如何提高山区小学生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宋雅妮
[导读] 阅读是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引导小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
        宋雅妮
        湖南省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 湖南 怀化 419300
        摘要:阅读是提升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通道,也是引导小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的重要途径。但在山区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量不大等问题阻碍了山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从拓展课外阅读,创新教学方式,创建阅读情境等方式来不断培养山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能够真正地爱上阅读,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山区;小学生;阅读兴趣;提高措施
        导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小学生带入阅读的殿堂,不仅可为小学生的学习打好阅读基础,也能够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对于一些山区的小学生而言,因为书源匮乏,阅读意识淡薄,导致阅读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此时如何对山区小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就针对提高山区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展开详细的探讨。
1 提高山区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的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些规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同时促进了课内教学活动。但当前小学尤其是广大山区小学的课外阅读现状,与这些规定相差甚远。
2 提高山区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
2.1 结合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在目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一些山区课外的文本阅读数量有限,课文成了他们主要接触的阅读资料。小学的语文教材编排虽会考虑趣味性这一因素,但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结合知识性科学性,在筛选文章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都以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所以,一些山区地区的小学生阅读兴趣难以提高是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要培养山区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须寻根溯源,从源头上进行改变,也就是说要增强他们接触的阅读文本的趣味性,增强阅读文本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但若要从改变教材的内容开始着手,实现的难度较大,所以只能扩充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也就是说,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部分。在课外阅读这方面,虽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不能快速地增加,但教师可利用学校的网络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
        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时,可结合《孔雀之乡泼水节》《七彩云南泼水节》《小宝的泼水节》等文章和绘本,通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用具将书中的图片以及更加生动有趣的故事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作为教材内容学习的导入部分,学生体会到泼水节的乐趣所在,自然也就有兴趣去阅读课文的内容。

通过这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课外阅读带动课内阅读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能够实现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进而增强山区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2.2 创新教学,学会自主阅读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所以保持专注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易。这就意味着,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吸引小学生一时的注意力,让他们开始关注阅读文本、教材文章内容还不够,必须要让小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注意力专注,完成整个文章阅读的学习。所以,教师不仅要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小学生的兴趣能够长久地停留在阅读文本上。
        以《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的学习为例,教材中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小说中的一部分节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情节。由于小说的情节丰富,想象大胆并且语言生动,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很快对内容产生兴趣,促使他们完成整个的阅读过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可利用此特点,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小说的其他的几个节选部分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由于这种小说式的课外阅读文本可读性强,学生的阅读兴趣高,所以可安排学生在课下完成,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课下主动阅读的好习惯。
2.3 创造情境,丰富学生体验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要改善山区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整体状况,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可通过反向利用小学生特点的方法来实现。自身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不足虽然造成了小学生一定程度的阅读困难,但也决定了小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乐趣,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所以山区的小学阅读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就可利用创造文章情境的方式来不断激发小学生对文章的兴趣,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过程体会到阅读的更多乐趣。
        如教师在讲解《雪孩子》这篇课文时,就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文章中的这个环境中。若正好遇到下雪的天气,教师可带领小学生参与堆雪人的游戏,并让他们观察雪人在太阳下的变化情况,或教师可让学生把雪人带回到温暖的环境里,观察雪人慢慢融化的过程。若没有这样的自然环境,教师也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播放课文相关的卡通动画视频,或是相关的记录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像是亲身体验了课文中的场景,就能够对课文中所表现的细节和感情有更深的了解。
3 结论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较强的语言学习能力,因此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从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阅读习惯。不难看出,山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小学生将来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左细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2018.
        [2]黄锐.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山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