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向虹
[导读]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各种数据信息层出不穷
        向虹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花山清潭学校 417000

        摘 要: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各种数据信息层出不穷,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提升工作学习和生活效率,就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从中找到合适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学习,提升阅读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阅读是人类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一直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可以离开阅读活动而得到发展。新课程改革也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开拓视野。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做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大语文”教学观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开放式思维中获得发展。纵观当前的社会形势,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小学生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字和符号,阅读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是学生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要完成至少100万字的阅读量。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介绍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才能使他们完成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还承担着其他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学会阅读,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证明,小学语文教师要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做法。
        一、教师改进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要拓展语文阅读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幅较短,难以全面地展开故事情节,无法充分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难以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为学生拓展语文教学内容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比如在课堂上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要为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可以为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本童话选集中反映了丹麦当时的社会情况,反应了作者在当时的情感,让学生通过阅读《安徒生童话》学的其他文章,并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安徒生所处的当时的那个年代背景的具体情况,这样对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老师还要引导小学生比较自己的生活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现在所过的幸福生活,这样一来,阅读教学过程还在无形中完成了德育任务,事半功倍。
        其次,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的阅读需要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还不具备良好的阅读指导技能,教师没有将批注法、略读法、精读法等阅读方法告诉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有鉴于此,教师必须优化阅读教学方法,针对小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师可适当使用提问法,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提问需要小学生深层次了解阅读材料、深刻理解教学故事情节、紧抓阅读材料特点。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少问一些非此即彼的问题,比如说“可不可以”“好不好”“能不能”这样的问题。要尽量多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等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样孩子既可以理解阅读材料,又能用自己的语言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样的阅读方法既能为孩子提供多角度思考的机会和增加小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重视语文阅读
        提升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这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加强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
        首先要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就是要鼓励学生走进学校内部的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阅读情况开展交流活动,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资源共享,他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所阅读的资料有新的体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建立电子阅览室,在这个电子阅览室中,要上传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能够吸引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电子阅览室中搜索信息,增长见识。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有所差别,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现实情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教师应该先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阅读故事性强的资料,所以可以为他们多提供一些绘本、图画书等阅读材料。中高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发展,他们对探索类故事、战争题材书籍比较喜欢,所以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阅读材料。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有教育性、思想性和启发性的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阅读、去感受、去开启智慧。
        三、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涵盖的世界是广阔无边的,我们的教学绝不只能局限在课堂上,这样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主动开放教学空间,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比如学校可以借助重大节日文化,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引领学生徜徉在节日文化所渲染的四季之中,接受着节日文化内涵的洗礼和熏陶。如充分利用中秋节这个寄托中国人崇尚团圆之情的传统节日,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使同学们感受节日的丰富内涵。如开展“中秋赏月赛诗会”、“中秋知识我知道”、“中秋节手抄报”等比赛,同学们以不同形式体验着同一主题,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品味着节日文化中强调的家国意识。
        又比如,学校可以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学校与家长是密切的合作关系,所以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方面,学校还要给予家长一些指导,共同促进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通过专业讲座的形式,邀请校内的专业教师或者聘请专业教育者为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形成良好的指导技巧,和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活动的乐趣。还要解答家长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平时,学校可以在“家长校地”展示栏中张贴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技巧,向家长传授实施亲子阅读活动的方法与手段,促使家长互相交流亲子阅读活动的策略与意义,进而提升家长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小学生在阅读世界中开启智慧、打开视野,感受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努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岚岚,龚杏娟,翁映,陈琦,黄蓉.绍兴市区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J].图书馆学研究,2012(23):93-97.
        [2]隗媛媛,蹇世琼.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02):8-10.
        [3]叶有连.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阅读[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