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帅
中共库伦旗委党校,内蒙古 通辽 0282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指出:“我们党要在中国长期执政,必须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执政骨干。”可见,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如何让库伦旗青年党员教育工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党校工作者经常思考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青年党员;教育;事业发展
1 库伦旗青年党员教育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库伦旗青年党员干部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教育形式运用更加丰富。除党校课堂培训及教师基层宣讲常规手段外,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愈加规范,支部书记讲党课形成常态,“固定党日+”等创新党建载体的推广使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就能受到党性教育。党员教育与多媒体载体运用进一步融合。比如青年党员可以通过“学习强国”、“法宣在线”、“北疆先锋”等平台进行学习,既方便又及时。二是教育内容把握更加准确。深入开展了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内容的把握十分准确。三是党校阵地作用发挥更加明显。近年来,党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教师队伍素质、办学软硬件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学内容上始终把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的“主课”。
2 青年党员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1 党员共性不一,教育培训缺乏针对性、全面性
库伦旗党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党员构成日趋复杂,年龄构成复杂化、职业构成复杂化、经历差异复杂化、语言文化复杂化等。
从党组织情况看,库伦旗共有基层党(工)委36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523个,党员10974名。其中:苏木乡镇党委?8个,党员7006名;旗直和中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工)委18个,党员2469名;国有企业党委1个,党员231名;居委会社区党委9个,党员1268名。
从党员队伍基本情况看,在10974名党员中:预备党员316名,占党员总数的2.29%;少数民族党员7573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69%;女党员3005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27.38%;35岁及以下党员2490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22.69%;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4762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43.39%;在岗职工党员共3236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29.49%,农牧民党员共5182名,占全体党员总数的47.22%。
党员的共性不一,给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党校培训难以做到全覆盖。一方面体现在人员覆盖范围上,旗委党校每年针对党员干部平均举办25期培训班,针对青年党员干部班次占比较少,针对农村和社区等基层青年党员很难做到全覆盖。另一方面体现在培训时间上,基层普通党员在党校培训或单位、支部组织的集中培训累计天数多数不超过1个月,部分党员甚至没有达到10天。
二是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青年党员构成的复杂化导致党员需求的多样化。党员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党员学习资料不足。库伦旗是蒙古族党员占比比较大的旗县,基层少数民族党员往往面临缺少蒙文教学、阅读材料的问题。
2.2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正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青年党员干部总体上学风是端正的,但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动力不足。存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或“对理论学习厌恶”的想法,部分学员特别是年轻学员习惯了通过智能手机等多媒体快速获取碎片化信息,有些学员忽视了传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严谨性。二是学习目的不明。
有些青年党员干部认为“干好工作、完成任务就行了”,把理论学习当作软任务,抱着“要我学”的思想参加培训,学习坐不下来,深入不下去,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三是学习方式不对。理论学习不结合实际,沿用以前照本宣科的老方法,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四是工学矛盾突出。部分学员的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青年党员往往是所在单位的“主力军”,不能严格执行干部调训的有关要求,与原有工作不能完全脱开,使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2.3 青年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教学供需矛盾突出
年轻干部成长环境的不同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作风与上一代也不尽相同,与老党员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世界观不成熟,思想上不稳定,政治上不坚定等,但是基层党校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依然存在占比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基层党校学员流动性不强,相对固定,这就导致基层党校的理想信念课“新鲜感”不强。另一方面是基层红色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学员很难有机会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体会,这也是教与学供需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2.4 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创新不足
一是教学系统性不强。基层干部培训缺乏一套严密的教学计划和规范的教材,讲得不深、不透、不系统;教师素质不够高,联系实际不够紧密。二是培训形式上创新不多。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仍然是目前主要的培训方式,互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由于种种客观条件限制运用的不多。
3 加强新时期青年党员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坚持做到有的放矢,突出“三个特性”
青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取得明显成效,必须选准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在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一要切实增强教育的时代性。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赋予时代性,把教育的切入点放到引导教育青年党员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建设的大局中来,在落实教育培训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二要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中要求:各级党校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把党章和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党员教育要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三要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青年党员教育既要借鉴好的教育形式,又要选择灵活的载体,更要善于探索新的方法。根据党员的实际需求,分类施教,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
3.2 营造学习氛围,做到“两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从严治校”的规范化管理。在管理学员的制度上进行创新。要严格落实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治校制度。二是坚持考学机制,倡导良好习惯。在青年党员干部当中倡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学为荣、不学为耻,使每个单位都成为学习型组织,每个人都成为学习的楷模,整个社会成为“人人向学”的学习型社会。
3.3 充实培训内容,力求“三个转变”
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力求“三个转变”。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和接收信息的多样性,党员干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二是实现由一人讲向众人讲的转变。把党课带到田间地头、带到办公桌旁,做到基层党课经常化。三是要实现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转变。通过视频点播政教、科教、文教等类节目,把各类专家“请”到党员的家门口单位中,“面对面”的教授知识和培训,实现“零距离”接触,可以有效促进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转化。
4 结语
总之,我们要充分做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德明.为什么要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组建上海开放大学的条件与架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