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影竹
杭州市三墩小学 310000
摘要
面对本次举国关注的疫情,大众反映出:科普医疗卫生知识薄弱,应急事件组织能力匮乏,海量信息真伪甄别困难等问题。小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环节,立德树人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灾难是最好的课堂,而思维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从小学培养哲学思维是很好的突破口。但通过观察和问卷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能力等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体验式 哲学思维
一、多维度内容
疫情中,学校在线上教学期间积累了疫情事迹、健康教育、劳动锻炼、自主学习等多项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素材,疫情后,学校从思考力、创造力、决策力、批判力四方面梳理哲学思维的学习点,分学段设计在校期间的德育活动。
1.思考力(T):探究新型“病毒” 通过查阅资料、画图、视频讨论等方式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学校低段开发认知类学材,中段开展体验类游园活动,高段结合生活情境操作小实验。了解此次病毒来源与特性,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创造力(C):研发方法“疫苗” 通过观看“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法、“健康码”的经验推广,各行各业都在发挥着专业水准和创新能力。学校分学段“学习——实践——策划”三层阶梯为育人落脚点,确定年级组主题活动。
3.决策力(D):统筹资源“管理” 通过阅读杭州接纳TR188次航班搭载118武汉乘客等案例,设身处地的情况下分析利弊,考验一个领导者的决策水平。学校低段“一人一岗”,中段“圆桌会议”,高段“闪亮星主播”,锻炼组织协调能力。
4.批判力(C):打破信息“口罩” 通过研究“捉谣记”、“吹哨人”等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信息,学校低段谈谈事件感受,中段“谁是大人物”辩论赛,高段阅读新闻杂评,引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真诚发声,在纷繁中保持理性判断。
二、多步骤策略
活动设计包含科普知识、生活技能、家国情怀、批判思维四方面内容,探索我与自我、我与他者、我与社会三方面关系,通过多方计划、多科融合、多法展示三方面实践。
1.四步设计,主题式推进
(1)影音素材,初学科普知识 在2-3周,观看《蓝色地球2》、冠状病毒科普动画、《根本就不脏嘛》绘本等科普影音,分别指导不同学段学生了解病毒的来源、特性,深入探寻自然与生命的关系。
(2)实践体验,提升生活技能 在4-6周,结合学校的年级组主题活动,每个年级制定劳动技能学习,结合各学科特点,通过实践体验、心得交流、数据分析、多元评价,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生活能力。
(3)言语表达,激发家国情怀 在8-10周,针对本次疫情中涌现的“逆行者”,聊聊“生死”问题。大多数人谈到死亡感到恐惧,而医务人员勇于与病毒作战,公务人员在各处日夜坚守,民间力量自发捐款捐物的原因。
(4)活动激趣,锻炼批判思维 在6、11周,分别进行辩论赛和展示小擂台,围绕抗疫内容、主题等发问,中期展示所学知识,期末汇报成果。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展示,也让教师在实践中了解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
2.三类关系,阶梯式推进
(1)认知自我,兴趣培养 低段学生注重夯实思维基础,培养认知、记忆、模仿的能力,培养质疑兴趣,爱上哲学思维。了解“我在活动中的角色”。
(2)我与他者,能力训练 中段学生注重行为能力训练,学习分析、理解、运用的能力,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了解“我在活动中与他人的关系”。
(3)我与社会,系统构建 高段学生注重辩证思维实践,发展决策、评价、创造的能力,逐步完成整体思维的基本建构。了解“我在活动中与社会的连结”。
3.三项优化,关联式推进
(1)多方计划,细化措施 师生互动,设计的方案既是教学的计划,也是学生的活动计划,充分预设学生在活动时遇到的问题。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
(2)多科融合,素养先导 生学生导,与音体美劳、信息等学科进行多学科融合,抓住语言运用能力设计,变成语言类的综合性学习。学生是思维的深化者。
(3)多法展示,体验过程 实践体验,如为学校读书节、小雪花艺术节选送优秀作品,如借鉴“奇葩说”真人秀,小队活动进社区等。学生是素养的收获者。
三、多样性评价
配合《“我是思考小达人”活动观察表》及《兰里小公民成长手册》,“体验式”哲学思维培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将学生自我评价、互动评价相结合,旨在作过程性、表现性、终结性评价研究,为学生展示做好记录。
每一次主题活动以星星“★”展示为主,“同学互评”和“教师打星”都根据学生参与表现,通过“★”数量展示。最高每项可得3★,表示那一方面表现非常好,最低得1★,参与都能得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活动兴趣,增加学生参与度。
1.评在过程,点亮星路。
(1)三星自评,全面认知 学生根据每次活动的表现,从“哪里表现最好”和“哪里最不足”两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在反思中发现优缺点,找到进步的方向。
(2)协商互评,同伴互助 这部分包括两方面,主要通过“同学互评”展示与“教师打星”来体现。“同学互评”以组内一位代表、其他组一位代表、指名代表点评,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教师是同伴中的一员,目的在于在重要方面适当点拨。
(3)大众评委,家校联动 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可以通过家长作为大众评委更直观。针对在家时参与相关主题活动综合性进行评判,同时也为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打建平台。
2.评在表现,闪耀群星。
(1)中期展评,我行我秀 学期中,配合《兰里小公民成长手册》、“雏鹰争章”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以竞赛方式展现学生学习情况。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小雪花艺术节”、“社团展示”等活动中选送优秀作品,展示自我表现和团协作能力。
(2)期末终评,我思我在 期末阶段,通过回顾整个学期学生的表现,并结合“我是思考小达人”、五自十星评比等方式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在期末时由班主任召开专题班会总结,谈谈在一学期体验式活动中哲学思维的实践与收获。
3.评在细节,灿若繁星
(1)细化设计,多样量规 针对不同类型的德育活动,设计有方向的评价标准。如调查类就侧重于分析和解释数据方面的评价,演讲辩论要涉及倾听与回应方面的评价等。
(2)动态监测,完善标准 启动初期共定量规,中期共修量规,结束共同反思量规的合理性再进行修改成果分享、经验交流。
课题类别: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
课题批准号:2020YQJY117
课题负责人:郑影竹??杭州市三墩小学
课题成员:沈伟群 万国美 曹慧英 娄晶汝 杭州市三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