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顶岗实习驻厂教师工作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 《中国教工》2020年12期   作者:赵力
[导读] 2010年11月,人社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意见明确指出技工院校办学要深入实施校企合作
        赵力
        襄阳技师学院  湖北襄阳 441106

        2010年11月,人社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意见明确指出技工院校办学要深入实施校企合作,学生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根据文件要求,国内技工院校在学生培养计划中均安排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而在此期间,驻厂教师无疑是顶岗实习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定海针、压舱石,同时也是是学生这一学习阶段的引路者,知心人。
        除了日常的巡查记录等工作外,驻厂过程中有哪些注意要点,如何做好驻厂教师工作,引导学生完满完成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就业打好基础是值得思考的。
        一、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技工院校开展毕业生顶岗实习活动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历程,为数以万计的技工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提供了合作的桥梁,但在三方合作的过程之中也凸显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实习过程中大范围的存在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要求学生进行与青少年阶段身体特征不相配的体力劳动,或者不按校企两方协议要求,“两班倒”给学生排夜班工作等,损害学生的正常权益;又例如学生无法与校园生活脱钩,自愿参与后又忍受不了枯燥的实习工作,进而用各种借口逃避顶岗实习,更甚者借故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等等。
        根据襄阳技师学院近几年的顶岗实习日志统计,有近七成的顶岗实习活动都出现了上述问题,并且实习初期更为严峻,其损害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信任,也加大了驻厂教师的工作的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驻厂教师需要积极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如若问题已然发生,驻厂教师也要及时的进行沟通解决,采取手段维护学生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深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信任。
        二、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教育领域是个复合性的行业,不能用服务业一言以蔽之,但毫无疑问,教师的工作有服务的性质。一般教学情况中,服务的对象为学生,而在顶岗实习中,驻厂教师的服务对象多了一个——实习企业。学校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想要借助企业的实际生产岗位,通过工作消化知识技能,适应在校学生到就业工人的身份转化。而企业通过和校方的合作,将学生作为实习工人招募进企业,可以缓解企业的用工缺口,创造经济利益。而要创造这种双赢的局面就必须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这之间的桥梁便是是驻厂教师了。
        通过和双方的细致交流我发现,学生和实习企业之间的最大矛盾实际上主要是实习企业作为管理者和学生作为实习工人的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作为企业而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并且实习学生数量相对于员工总数来说比重较小,所以大多数企业并不会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指定一套新的管理制度,而是将学生作为常工管理。这样做毫无疑问可以端正学生工作态度,也让学生更为清楚的了解实际的就业情况,但这样也必然在实习初期加大了对学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冲击。有些学生不能快速的转化身份,用学生的身份必然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标准,再结合学生这个年龄段易冲动的年龄特征,很容易就会引发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所以驻厂教师必须做好企业管理者和实习学生之间的沟通,避免在实习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交流不到位而引发两者冲突。驻厂教师一是监督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驻厂教师必须时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强调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要求企业按照和校方商议好的协议进行工作安排,不得将实习学生安排到有损身体健康的工作岗位中,或是要求不合理的加班倒班,以免引发实习学生的不满情绪。二是要引导学生尽快完成由学生到实习工人的身份转化。要求学生完成作为工人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切身实地的体会技术工人的工作情况,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制度意识,适应企业管理。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消化在学校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但若不可避免的学生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产生冲突,驻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照顾企业,及时的居中调和,化解误会,凝聚共识。
        三、注意排解学生的异常情绪
        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异常情绪极易引发问题,而学生到心理是逐渐变化的,驻厂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据观察,实习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时期尤其需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心理,舒缓学生的异常情绪。
        1.初进企业时的不安情绪
        据统计,顶岗实习初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时期,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不能快速的转化身份以及对新环境新同事的不适应,学生在此期间容易出现并人为散播较为明显的不安情绪,表现为逃避企业实习和教师管理,向家长老师要求回家,谎称生病要求休息,消极抵抗等等。面对这种情况,驻厂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安源头,对散播不安情绪的学生加以安抚和处理,同时在上班的最初几天常驻厂区,时刻陪在学生身边,以给学生安全感来舒缓这种新环境下的不安情绪。同时还可借助企业的力量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借此平复不安情绪。
        2.实习中后期的疲倦情绪
        实习中后期,因经过了长时间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进入了相对疲倦的状态。这个时期实际上属于整个实习过程的攻坚阶段,跨过这个坎,学生在心智上和信念上都会有所蜕变,进而达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在这个阶段,驻厂教师可以不时的和学生进行交流,放松学生心态,并和学生家长沟通,双管齐下对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坚持下去,战胜实习后期的疲倦情绪,完成最后阶段的实习。同时,对集体性的疲倦情绪,驻厂教师还可以视情况在节假日组织班级活动,劳逸结合,放松学生心情。
        3.返程前的亢奋情绪
        行百里者半九十,返程前夕和入职初期一样,都是容易爆发问题的阶段。在这个事件段学生们会处于一种“解放”的亢奋中,容易做出出格的行为,导致顶岗实习不能画上圆满的句点。对于这种群体性的情绪爆发,要特别注意学生是否会偷偷夜出不归,或者饮酒等情况。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特别是寝室长,班委的联系,组织大家集合进行本次实习的总结,安抚学生的兴奋情绪,确定出发前的人员状况。在出发前夜,应进行多次巡查以确保在出发前按时休息。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驻厂期间,突发事件是大家都不想遇到紧急情况,但往往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正确、快速的处理好突发事件对驻厂教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学生发生突发情况,其重点就是要做好“一到二联三落实”,一到就是要马上赶到学生身边,查看情况,了解事件经过;二联则是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学院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进行汇报和沟通,确定后续事件的处理办法;三落实则是落实学生工资和费用报销,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落实事件的责任认定,确保不留尾巴,有据可依;落实家长,企业,学校的三方沟通意见,尽量降低对当事学生和其他顶岗学生的影响。
        总的来说驻厂教师对顶岗实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舒缓学生异常情绪,处理好突发情况可以确保驻厂实习顺利进行。当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驻厂条例和学生实习行为规范,让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受益,从而达到人社部对学生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要求,这也是之后我们驻厂教师将会一直奋斗的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