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工艺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孙泽宾
[导读] 为确保人们出行安全,社会和谐发展,应加强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

        孙泽宾
        中铁建(山东)德商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为确保人们出行安全,社会和谐发展,应加强对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路面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只有研究出先进的养护施工工艺,才能确保高速公路向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工艺
1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特点
        1.1长期性
        高速公路建设竣工后就会投入使用,在其使用期间都应进行路面养护施工。对高速公路路面进行养护施工,不仅能延长路面使用期限,提高路面稳定性,还能有效提升车辆行驶安全。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速度极快,导致路面维护施工难度较大,要求更加严格。并且高速公路建成后会一直投入使用,为有效提升公路使用寿命,必须提升路面养护施工工艺。
        1.2养护对象较多
        高速公路建设包括路基、周围环境、路面等,因此在对路面进行养护施工过程中设计养护对象较多。高速公路质量直接影响了车辆正常通行,为有效提升高速公路质量,必须加强对路面进行养护。在路面养护施工过程中,先对施工路面进行清洁,再设计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进而有效提升养护施工效率。
        1.3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事件较长,并且在养护作业中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果在路面养护施工过程中,遇到高温、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都将影响养护施工材料质量,并对养护作业产生恶劣影响。在施工环境特别恶劣情况下,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由于不同地域的水文条件存在差异,故在养护施工前,管理人员先对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进而提高养护施工质量。避免当地的水文环境影响施工材料,进而影响养护效果。
2高速公路主要损坏因素解析
        2.1水渗透
        针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整体结构而言,其往往极为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因为在持续动荷载的作用影响下,伴随着高速公路沥青的不断上浮,导致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损坏。针对于层间水而言,是可以在高速公路沥青各个面层进行保存的,但也极有可能渗透到路面基层的底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路面的各层的承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从而会导致应力集中化的情况发生,导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受到严重的破坏。针对于水渗透的问题而言,其会导致高速公路路基严重下沉,所以需要特别的关注。
        2.2高温影响
        在高温环境的影响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因为受到车辆的高频次碾压,其整体的承载能力会严重降低,倘若高于沥青混合材质的最高稳定性,就会发生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情况发生,长时间则会产生车辙。对于车辙的出现而言,其核心的受重来自于车辆长期碾压所造成的影响。倘若施工阶段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所用的沥青混凝土材质不达标,则会导致车辙问题的进一步严重化,从而导致路面受到严重的破坏。
        2.3路面坑槽
        坑槽问题,主要指的是公路路面骨料的外露且整体的状态呈散开状,造成的核心因素是因为长时间段内车辆的行驶对高速路面产生了相应的损坏,而从高速公路路面自身的因素而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沥青材质因为材质结构,长时间大量的坑洼积水,因此造成路面内部渗水情况的发生。第二,路基当中的部分区域整体的强度不能有效达到相关的设计标准;第三,车辆行驶进程当中的漏油现象会对路面产生一定的侵蚀问题。


3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工艺
        3.1微表施工工艺
        高速公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属于路面微表破坏问题,常见的微表破坏包括细小裂缝、土质松散、渗水等。对出现损害路面进行微表施工是切实有效的办法。微表施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养护工艺,其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就大不相同。在微表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是改性沥青,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骨料乳液、水,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完成后使用专业的搅拌设备进行搅拌均匀,再投入使用。铺设的改性混凝土厚度在5~10mm,温度控制在10℃左右最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等各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为有效防止外界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他因素影响,进而有效提升施工效果。此外,使用微表施工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化了操作流程,其施工使用设备简单,并且使用的改性沥青不会污染环境,在施工中能快速凝固。使用这种工艺操作简单,降低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难度,有效提升养护施工进度。
        3.2裂缝处理
        1)裂缝宽度在2mm以上。如果路面裂缝在2~5mm,采用流动性好的冷灌封料进行填补;裂缝大于5mm的采用高聚物密封胶灌入缝内,并填充干净的粗砂或石屑作为骨料处理。2)宽缝处理。路面出现裂缝较宽,采用上述的方法无法实现密封。必须采用切割机、风镐沿裂缝走向干切、破除宽20cm以上沟槽。在不确定施工深度的情况下,先清理施工周围的环境,再对裂缝进行加热,并采用高分子抗裂贴贴封裂缝,最后进行修复挖槽。
        3.3挖槽处理
        1)面层类挖槽。首先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及深度,依据“圆坑方补原则”,将中心线作为基准,划出与中心线垂直或平行的修补范围,使用切割机对切割范围进行切割,并清理干净槽内杂物,再在槽内喷粘沥青,最后在铺设沥青混合材料,且填充的高度略高于原始路面,再使用碾压机压实路面,确定混合材料稳定后,投入使用。
        2)基层损害形成的挖槽。先清除路基层病害,再进行路面修复。首先对路基损害范围进行开挖作业,在开挖过程中保持槽壁垂直,槽底平整稳定,再清理槽内杂物,保持槽内干净,并适当喷洒少量水,使槽底保持湿润状态。最后将搅拌好的沥青混合材料铺摊在槽内,振捣平整后,养护3d后进行路面修复。
        3.4养护其他工艺
        1)铣刨工艺。铣刨工艺主要清理施工路面的病害或平整路面,保持施工路面平整。在进行铣刨前,首先确定切割范围,并确保切缝深度大于4cm。由于铣刨的效果直接影响了后期施工,因此在进行铣刨前,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有效解决路面的病害问题,确保路面的平整。在铣刨过程中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由于机械设备不能很好铣刨切割范围边缘,所以在铣刨结束后,人工清除边缘土壤。为确保铣刨过程没有破坏周围土质结构,在铣刨结束后检查施工土壤情况,出现松散现象,应采用人工进行清除。如果松散现象较为严重,必须重新制定铣刨方案,重新施工。
        2)摊铺工艺。摊铺能有效解决路面病害,其方案主要根据铣刨结果而定。在进行摊铺前,首先清理挖槽,保持挖槽干净整洁,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摊铺方案,如果铣刨深度大于8cm,应采用分层摊铺方式;如果只有局部深度大于8cm,可采应人工摊铺,压实;接下来在摊铺上均匀喷洒布乳化沥青,在喷洒不到区域采用涂抹布乳化沥青;最后将摊铺机铺筑与原路面进行搭接工作,搭接宽度小于5cm,在于新铺筑路面搭接过程中,宽度最好保持在5~10cm。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摊铺,禁止在工作期间变速或停顿。
结束语
        高速公路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其使用功能越来越多,但是在荷载车辆重复作用下,路面频繁出现各种病害,进而影响了人们安全出行,因此应加强高速公路路面养护。
参考文献
[1]喻诗恒.探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93-94.
[2]张卫芳.高速公路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24):109-110.
[3]赵永军.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6):138-139.
[4]吴钟良,李昆华.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施工工艺研究[J].交通世界,2019(32):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