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杜强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民生工程的核心

         杜强
         枣庄市城乡水务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民生工程的核心,其建设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想要把控好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工程招投标管理。利用工程建设的招投标工作,选择工程质量口碑好,管理严格、资金利用率高的施工主体,进一步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针对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能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研究
         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的必要性
         1.1推进工程建设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招投标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施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相关工程建设的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此类工程耗资巨大,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其中各类建设材料是工程耗资的关键,若不加以控制,将造成严重的浪费。加强招投标工作的管理力度,能够切实推进社会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切实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2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项目招投标阶段,各类建设单位为使投标成功,需要在工程报价、企业资质、技术投入等方面充分展现自身优势,在施工材料、设备、技术、工艺、人员等方面将会加大投入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1.3规范工程建设市场运作
         招投标工作的开展,会根据法律条例形成各类工程文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较为复杂,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能够使招投标文件受法律保护,可使招投标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法行为受到法律的限制与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市场运作保持健康与活力。
         2.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投标行为不规范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标行为仍存在不规范性的现象,各类法律规范的应用效果仍比较薄弱,市场内不规范及非法行为仍大量存在,这一管理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实力较强的企业无法中标,而助推大量实力与实际资质不符的企业中标。面对巨额利润,中标企业为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以次充好,严重破坏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会给施工地区的安全发展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将给政府及企业带来巨大的负面社会舆论。
         2.2评标缺乏公正性
         综合评标法一直以来是水利水电工程招标方最常应用的评标方式,此类评标方式能够精准评估工程造价的预算,可有效避免投标人胡乱要价的情况发生,这在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成本。但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建设单位的数量正逐渐增多,综合评估法人为控制的缺点较大,主观评价性相对较高,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
         2.3投标过分追求低报价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利润空间较大,随着国家水利水电基础设施规划力度的提升,当前相关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但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仍不够健全,投标方经常会使用恶性竞争的手段,故意压低投标价格,而招标方为节约工程建设的成本,往往会对价格低廉的投标方更为青睐,导致低中标方的资质审核力度严重不足,会造成大量违包事件的发生。


         2.4行业内监督机制不健全
         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中违法乱纪的事件数量普遍增多,在监督部门建设水平滞后与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实际工程招投标过程严重缺乏切实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招投标环节无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监管规范程序
         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是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招投标过程中建设单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设单位干预招投标的行为常有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规范招投标工作的各个环节,避免出现不招标直接施工、转包以及压低标底,泄露标底等情况,对于此类情况加大处罚力度。还要做好对于失信企业以及严重失职的个人进行公示,已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提高建设单位的责任感,确保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监管职能,进一步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严格执行规范流程的管理规定,针对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依据法律和行业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杜绝出现不合理的转包和分包等行为,实现内部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保障招投标工作规范运行。
         3.2强化评审制度的公平公正
         评标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选择和确定各参建单位的关键程序。重视评标工作可以保证招投标的公开性和科学性,根据工程建设的标准合理的开展招投标工作,采取专家评审制,通过技术和制度规范市场环境。能够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招标资料。为了能够实现更为积极的目的,要采用评标专家审核制度以及对于资质的审查和进行前期的培训,完成评标专家档案信息化管理。综合考量具体情况和考察结果完成专家团队的人员配置,保证评标专家实行动态化管理。评标专家和投标的单位间有利益关系的时候应该采取回避原则,特殊关系人员禁止参加本次工程的评标。
         3.3严格执行招投标工作要求
         施工主体在参加投标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执行招投标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要求,不围标串标,严格按照正规程序参与投标。收到招标公告或接到招标邀请时,首先应该对现场进行科学全面的考察,全方面的考虑水利水电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考察的情况和招标的资料进行对比,及时的和建设单位沟通,当条件相符后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特别是编制工程量清单,并保证工程预算的准确度。中标后,施工单位还应该根据投标内容和建设单位签署工程合同,严格依照合同规定完成工程任务。
         3.4加强评标专家团队的管理
         评标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评标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结果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加强工程建设的招投标管理亟需加大对评标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评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提高专家评标的科学性:(1)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资质管理,严格审查专家资格,增强对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考核与选拔,确保专家评委团队保持高度的纯洁性,避免投标方人员出现在评标队伍当中,破坏评标过程的公平,影响评标结果。(2)加大对违规专家的惩治力度,这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以往专家评标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专家评标违规的严重程度进行违规等级的量化制定,从而视情况给予相关人员不同的惩戒处分;同时应建立起完善的专家数据库,一旦某专家发生违规行为,则将其永久剔除专家库,不再予以准入,以此来切实提升评标质量,为评标结果的公平公正提供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一方面可增强国家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地区间的防洪排涝能力,属于国家民生工程。为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相关单位应积极规范招投标行为,提高相关工作的规范性,科学选用评标方法体现市场的公平公正,合理开展无标底招标、实施低价中标避免恶性竞争,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健全行业监督机制,加强法律规范推广的力度,从而有效增强水利水电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水平,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和民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华,朱成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J].低碳世界,2018(09):111-112.
         [2]杨雯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