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华春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办事处 山东莱州 261442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需求获得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建设技术质量要求日新月异,其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在建设技术不停地向前发展的过程时,工程建设的风险安全管理必须优化以适应现代建设需求,因此工程建设项目必须不断加强管理模式优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以确保建设质量,避免出现工程建设风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安全管理
1、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优质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和建设质量效益。经过几十年的起步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行业中也摸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风险应对策略。但工程建设行业的步伐仍在不断前行,必须时刻关注项目风险进行项目优化发展,用高质量的建设管理水平,把握主要环节,探索优化安全的项目建设质量,为工程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
2、工程建设项目风险
精进的工程建设项目水平是工程能够获得成功的基础,在工程建设中,一些项目管理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2.1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工程行业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者了解到其项目风险的安全应对方式对于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在项目建设进程中也为其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指引,但大多工程复杂性较高,管理层次多样化。在进行各项工程管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改善工作[1]。但有些建设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制定的标准制度过于漠视,往往照本宣章。没有进行建设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没有形成完善的闭合链。对于基层员工的建议,没有良好的反馈机制,无法深度了解实际的建设情况并进行方式优化,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
2.2项目风险防范力度不足
项目风险往往涵盖在建设工程的方方面面,前期设计到后期验收都必须要执行标准的项目风险防范制度。并且各个工程项目管理者需要与有关负责人进行仔细的对接管理,避免建设信息的错漏[2]。但在实际操作上,对于建设中的项目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极为薄弱。许多负责人对于项目安全管理的意识重视度不高,导致对标准的执行力度减弱。没有通过各方面进行管理配合,忽视了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往往等到发生了较大的价内税事故才重视其安全管理的漏洞,此时再对项目风险加大应对防范为时已晚。
2.3项目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优秀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中,其相关风险防范制度应该围绕项目的全方面。对于建设成果安全质量到建设工人的生命安全,都必须有极为严格标准的管理方式规范。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风险的发射。要不断构建监督机制,安排专门的安全监督负责人,能够降低违规的操作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和员工安全。但是一些建设项目负责人为了缩短工期,减少成本支出,对项目监督管理较不上心,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以此激励建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忽视监督和奖惩机制对项目发展的重要性,反而更加注重工程进度管理以及费用管理,使得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人员风险忧患,不利于后期项目的顺利进行。
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应用
工程建设规模较大,难度极高,如果对项目风险不进行严格的防范管理,容易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事故、人员伤害、经济损失等情况,以下是几点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应用:
3.1项目人员风险应对
对项目人员管理要求保证建设人员能够按时、有质量、高效地完成分内的工作,实行责任制度,建设员工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工。这就使得建设工人必须有非常专业的水准,能够明白工程建设任务的分配内容并自行操作。对项目中出现的风险有自主的思考能力[3]。因此企业要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建设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项目风险管理力度的提高打下夯实基础。同时建设中的每个微小的细节都要精确控制和管理,才能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员工安全,建设风险发生[4]。如果建设时出现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甚至死亡,建设企业将得不偿失,不仅要付出金钱的代价而且还会损害公司名誉,更难以顾及项目质量问题了。
3.2建设项目材料设备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材料比较多且复杂,其材料设备供应商也鱼龙混杂。这对建设的质量管理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工程建设的建设管控和规划安排都有严格的标准需求。为提高建设质量,必须选择合适高效的仪器设备进行建设,如搅拌机,打桩机等。来提高建设的效率质量。项目使用的材料把控检验要严格按标准执行,避免出现员工受贿赂使用低级劣质材料等情况发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绝对不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等。需要检测它们的规格、结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根据工程计算,工程建设的钢筋需求吨数上万,打桩、浇筑、焊接等工作量巨大,这就要求负责人员要关注项目中的材料设备风险[4]。
3.3项目建设环境风险应对
工程建设的环境风险管理十分重要,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多不胜数,比如台风、暴雨、冰雹等都能导致工程建设出现较大的风险。这些自然灾害难以避免,我们只能通过气象报告等途径了解发生的时间地点来做出防护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建设风险。除了自然灾害,建设中环境也会带来风险,因此建设前要分析土质、地势等环境因素,建立安全的建设环境,尽力降低建设风险。同时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对建设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它们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意识,来保护建设工人的人身安全。建筑企业可通过分包工程和劳务项目来保护企业的利益、规避财务损失的情况发生、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控制建设项目保证建设质量。建设设计图纸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查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出现违法建筑和安全隐患。
4、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先进的风险防范制度正在广泛的普及应用中,其为建设企业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效益。时至今日,风险应对策略仍然在不停地优化完善中。建设企业应该通过各项先进管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风险应对及防范力度,让其在今后建设项目进行中发挥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运文婧.工程建设项目风险预防处理策略探析[J].科技视界,2013,000(002):66-66.
[2]严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和实例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
[3]卞晓明.工程建设风险及应对策略[J].赢未来,2017,000(033):P.424-424.
[4]冯丽茹.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应对策略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8,000(0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