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桑景景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建筑行业

         桑景景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建筑行业,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地增长,但是房屋的质量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地基基础工程是整个工程开工的典型标志。因为房屋建筑在地面上,因此,建筑上层的结构重力将经过墙和支柱传递给地基。如果建筑地基的强度与承载力达到建筑标准,那么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就会得到保障。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的重中之重,施工人员要明确按照施工标准建设地基,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引言
         在房屋建设期间地基基础工程作为项目基础条件,对比其他的地面上层建筑有更为高标准的要求,因为其最终对整个房建工程的承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地基质量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质量。所以企业单位要注重地基基础施工,做好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把控,确保地基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与抗压能力,后期房屋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才能逐步提升,有效保障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1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基础特征
         1.1潜在性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重点工作,在实践阶段注重设计、施工、管理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能够从源头开始了解导致建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避免相应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的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技术要求、工艺要求相对较多,不同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衔接覆盖,就会出现一些操作的隐蔽性特点,也就是说地基施工结束之后,检测其质量是否能够达标,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性问题。所以监理部门需要将房屋建筑施工的工序设置进行管控引导,提前做好对隐蔽性施工环节的部署以及监管。当每一道工序都能按照施工要求及时进行验收并审核,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后期的项目施工也有了良好的依据条件。
         1.2复杂性
         地基基础施工开展过程中,由于条件比较复杂,所以在正式开工之前,针对所在区域的环境调查工作必不可少,因为不同的地区地形条件是不同的,所以专业人员一定要针对现场做好具体的勘察工作,重点需要勘查的项目便是地基的承载力,要将工程勘察阶段的数据审核工作严格进行。此外,因为地基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在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先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便及时排除,避免外界因素对地基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
         1.3多发性
         在地基建设的前期,若是地质勘察不到位,不能全面了解建筑环境而造盲目施工,这必将造成施工的技术与实际的建设不符,必将埋下诸多的隐患,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建筑中时有发生,尽管目前的勘察技术不断地发展,也避免不了此种事件的发生,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2提高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土钉墙支护施工要点
         土钉墙支护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工艺,包含土钉墙的建造与钢筋混凝土浇筑两部分,通过妥善运用此项施工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作业人员特别注意以下问题:在地基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勘察,进一步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有关规定标准要求,针对不满足施工需求的地区,进行科学处理。勘察完毕后,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合理设置施工参数,并定位钻机位置,进行科学调整,防止出现较大偏移。施工人员按具体的施工要求,有序钻孔,钻孔完毕后,要立即清理,并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有序插入土钉。按照混凝土喷射施工标准,加强混凝土喷射,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抛石挤淤法施工要点
         抛石挤淤法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需要将下方的土内抛掷相应的石头,具体的石头直径控制需要结合项目具体要求进行控制。在实践阶段注重石头的性能,诸如抗风化能力、硬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基础性工作。石头性能的管控,主要目的是避免石头在后期应用阶段出现风化问题,直接变成土壤则淤泥排除的效果就不能得到保障,甚至最终成为淤泥类的土壤构成基本部分。在进行地基施工处理期间,抛石头方向在土层坡向的基础上控制频率域重量。如果土层相对较低,则利用两边抛掷的方法,由此对土质的摩擦问题就能控制到位,最终的淤泥排除效果也相对较为理想化。通过对项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分析,并控制抛掷方法的有效选择与应用,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后期为控制淤泥回流的现象,还应该在地基的周围放置隔膜,避免这类问题的存在影响项目质量。这种操作方式方法相对较为简单,而且能够快速获得施工材料,对于企业单位来讲是控制成本投入的有效方法。
         2.3粉喷桩技术施工要点
         在具体应用时,对于该项技术的把控,需要配合好其他施工技术条件,能够显著提升地基的固结能力。如果施工条件在低地基的泥土环境中,借助该项技术便能够对地基基础实施把控。在使用时,需要对地基能够承受的承载力高度重视,与标准的装机应用相互配合,能够约束好地基的施工工作,使整体加固效果得以提升。当前该项技术的应用,在与其他技术进行融合的层面,还缺少一些实践经验和技术探究,所以要在日常实践过程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和探索。
         2.4强夯法施工要点
         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环节,强夯法较为常见,施工作业人员对地基进行有效夯实,同时使用施工机械设备,能够明显提高地基基础稳固性。将重锤在一定高度下自由下落,对地基基础进行夯实,显著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凝固速度,强化地基承载力。在应用此项施工工艺时,施工作业人员要结合该地区的土壤特点,科学确定重锤下落高度。
         2.5重视施工人员的培训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较低,大多都是按照经验来处理建筑中的问题,然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前的经验并不能满足现在建筑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建筑企业应重视员工施工技术的培训,增加其应当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建筑的质量,缩短建设时间。
         2.6注浆法施工要点
         注浆法同样是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施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先确定钻孔点的位置,并精确计算需要钻孔深度合理调配注浆浓度。然后在已经确定的钻孔点进行钻孔,注入适当的注浆并做好详细的纪录。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同样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同时在混凝土注浆施工过程中,还要注重预防漏浆情况的出现,避免浆液上冒,一旦发现出现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确保注浆施工的顺利开展。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处理直接影响到房屋上层建筑的结构性能和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想要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和整体质量,就必须先保障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如此才能减少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是和后期使用时损坏、倒塌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文着重强调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控制的重要性,并深入探究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处理措施,得出了相关结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3):11-12.
         [2]李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门窗,2019(20):103.
         [3]段宏.房屋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10):187-188.
         [4]沈侃.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23):159-160.
         作者简介:姓名:桑景景(1986.06.2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