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 马兰【1】 杜洋洋【2】
[导读] 核电站的施工质量和可靠性对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马兰【1】 杜洋洋【2】
         4112221988062060**【1】      371526198905022**3【2】  
         山东省海阳市   265100
         摘要:核电站的施工质量和可靠性对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对地区的安全也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从牢固树立总体意识、牢固树立核安全意识、把握核电站项目管理的核心、如何加强核电站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政府监管部门要一丝不苟,保证核电站施工建设的准确性。
         关键词:核电站;建设:质量;控制
         对核电站土建工程质量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建设单位,只有保证自己承担的工程质量可靠,才能塑造更理想的社会形象,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管理工作都要着眼于工程整体质量和现场施工安全,以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核电站施工质量管理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就是在现场正式施工前实施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主要包括:建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人员的配备,人员的培训,施工机具的管理,设计交底,图纸、文件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审查原材料的供方选 择、到货验收、贮存等[1]。
         1.1 建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为贯彻执行核安全法规,确保施工质量,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EPC公司等必须在正式施工前,按照《核电站运行人员质量保证大纲》编制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保证子大纲。质量保证子计划必须对影响质量的所有活动提出要求和措施,包括验证待验证的每项活动是否正确执行,并确保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质量保证大纲必须规定能够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证明文件的生成。
         1.2人员的配备
         质量是人做的,也是人检查的,充分体现了人在保证施工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各岗位规定相应的人员资格要求,并根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配备足够的人员。
         1.3人员的培训
         岗位资格要求是人力资源部招聘员工的依据。员工上岗前还应根据核电项目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核电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程序、核安全与质量文化、工业安全、规章制度、岗位技能等,对培训工作进行规划,分层次、分科目,配备足够的师资,编写培训教材,严格考核,建立培训档案。
         1.4施工机具的管理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备施工设备。建立施工机具台帐,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确保施工机具正常使用。另外,对于一些用于检测和试验的工具和设备,应建立相应的台帐,以确保所有的试验和试验工具和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
         1.5设计交底
         工程施工前,组织设计单位介绍施工设计文件、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工艺要求等技术措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和重点问题。工程单位、监理单位、AE公司在图纸中提出的问题和疑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最终协商解决,形成设计交底会议纪要。
         1.6 图纸 、文件会审
         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图纸、文件会审,检查施工图纸、规范是否齐全,设计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有无错误、遗漏、矛盾、标识不清,相对标高选择不合理等。
         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控制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部 分,即有计划的质量控制和日常巡检。有计划的质量控制是以施工质量计划为主线开展的,日常巡检则是随机的[2]。
         2.1以质量计划为主线的有计划的质量控制
         质量计划即质量控制计划,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计划中的具体施工程序,列出顺序对应的质量控制要素后形成的质量控制计划文件。

质量计划生效前,必须送参加施工质量控制的各级质量管理部门审核,选择需要参加的质量控制点,并明确控制点的类型。质量计划中的每个控制过程。它被称为质量控制点。质量计划中的质量控制点一般分为三类,即w点、H点和R点,分别称为见证点、停工待检点和报告审查点。对于见证点(W点),施工部门应在施工前按程序提前到控制点。对于停工待检点(H点),施工部门应在施工到达控制点前的一定时间,只有在从选择停工待检点的质量控制部门得到放弃控制点的书面确认(或其他约定的方式),施工部门才能继续施工。对于报告审核点(r点),施工部在按程序出具施工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后,应及时通知选择质量控制报告审核点的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审核确认,但报告的审核不得作为控制下道工序施工的前提。
         2.2以日常巡检形式开展的随机质量控制
         日常检查是指各级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抽出一定时间对责任区内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这种检查事先没有详细的计划和安排,也没有事先规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这是随机检查。日常检验与质量计划形式下的计划质量控制同等重要,而且,由于日常检查是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容易发现一些在质量控制计划形式下无法发现的问题,如工人违反规定、违反工艺纪律、擅自处理质量缺陷等。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完成施工过程且已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主要包括:实体检查混凝土工程外观检查、装饰装修门窗是否正常使用、防水要求、石膏板墙外观检查等。
         竣工验收资料准备,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 和方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T验收等[3]。
         事后控制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工程实体中已经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并加以处理,最终保证工程质量当然,也应该将事后控制过程中所发现的质量缺陷及时进 行反馈,以改进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不断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3.1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
         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是检查混凝土表面有无蜂窝、麻面、露筋、裂缝、胀模等缺陷,检验批、隐蔽、分项、子分部、分部检查及实体检查。
         3.2成品保护检查措施
         成品保护检查编制,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并对施工员、劳务队人员、班组长、作业人员进行认真交底,加强现场成品保护宣传,并制定相应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3.3系统建设完成后的符合性检查
         系统建设完成后,应组织对构成整个系统的各专业的符合性检查,以确认各专业的安装工作已经完成并满足要求。工程若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如不符合性检查。
         3.4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
         工程施工完成后,竣工验收资料应与工程实体移交同时移交。竣工验收资料主要包括:关闭的施工质量计划、国标资料、施工质量记录、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工程变更、各种试验检测报告等,竣工文件可按工程分项或系统组织。
         3.5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质量评定
         工程施工完成后,对已完分项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质量评定。
         3.6竣工验收的组织
         工程实体验收合格,竣工资料准备完毕后,方可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结束语
         核电站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三个质量控制阶段相对独立,相互关联。事前控制是预防,过程控制是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后控制是发现和消除工程中的缺陷。只有做好核电站建设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核电站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核电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2011.
         [2]黄新明.核电站土建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门窗,2016,(3):219-220.
         [3]张琳.浅析核电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941-9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