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 杰 2.刘鹤南
1. 232325197509092*** 150001
2. 230404198508040*** 150001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绥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业是绥滨县支柱产业。绥滨县农产品如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种植很早就已形成规模,是全县农业生产的主力产业。县政府把玉米农产品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发展,但是目前县里发展玉米深加工仍然存在诸多瓶颈问题,玉米深加工水平较低,且加工设备原始,加工产量低,加工产品种类较少,急需建立规模型玉米加工产业。因此,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应该从玉米的种植到加工到冷藏的全产业链产业的发展步伐。
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原有加工厂闲置厂区,该厂区属于县固有资产,目前该厂房处于闲置状态,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利用现有厂区闲置土地,有效解决区域贫困现状的具体体现。
另外项目的建设结合玉米资源和地域优势,拟对现有闲置厂房改扩建,建成玉米精深加工、储藏、销售一体化的平台,该厂区的建成将充分发挥项目区域玉米资源优势和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县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可以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甜食玉米全产业链项目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玉米的生产环节、玉米的加工环节、玉米的储存环节、还有最后的销售环节。
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加工或直接食用的玉米类型,主要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甜糯玉米,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起的新兴产业。鲜食玉米作为粮、菜兼用型,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风味独特,能满足人们营养、保健的消费需求,老少皆宜,被誉为世界蔬菜精品。鲜食玉米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欢迎,产业优势凸显。
产品农业资源优势:绥滨县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发展重点区域,绥滨县幅员面积3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万亩,草原面积65万亩,林地面积51.37万亩。该项目建成后能解决78公顷玉米销售难题,在保障项目原料来源的同时也保证农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该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项目实现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生产方式,采取订单种植的利益链接方式,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鲜食玉米,同时也促进玉米种植向规模化、有机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项目建设的厂区选址原则: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划要求。要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不造成新的布局不合理和新的发展不平衡,做到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重视节约用地和合理用地;有丰富可靠(或靠近)的原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或靠近)市场,减少运输环节;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有利于生产协作和上下游加工一体化,有利于原料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资源浪费;厂址地形地貌要适合项目特点,有便利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可依托的基础设施和方便的生活设施;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防洪防涝、防潮、防台风、防地质灾害、防震等条件;环境条件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不会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玉米的加工工艺分为如下步骤:首先进行清洗,将经分级的玉米穗用流动清水洗;接下来进行漂烫,玉米应立即进行漂烫,可用沸水或蒸汽进行。沸水漂烫一般多用夹层锅,蒸汽漂烫可用蒸车进行;之后冷却,漂烫后的玉米应立即进行冷却,否则会影响产品质量。一般采用分段冷却的方法,首先用凉水喷淋法,将90℃左右的玉米粒的温度降到15℃至18℃;最后挑选,及时人工挑拣出穗轴屑、花丝、变色粒及其它杂质,以减轻包装前筛选的压力,并保证产品质量。
加工车间的布局原则:确定设备布置的形式;满足工艺流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建筑形式;满足防火疏散要求。
速冻、冷藏的技术要求
速冻:应先预冷,通过换热器将净化的空气制成冷风,玉米在预冷机组中受到冷风的强力吹拂后,冷却至1~3℃;然后再冻结,将预冷工序处理所得的玉米摆入托盘,然后用小车送入冻结间,在-30℃的条件下进行快速冻结。
冷藏:冷藏库温要求在-18℃以下,相对湿度95-98%。冷藏库内的温度波动范围不能超过±2℃,码放时垛与垛要留有足够的空隙,以利空气流通和库温均匀稳定。
冷库工艺技术
冷库设计为低温冷藏设计温度在-18℃至-25℃之间;速冻库设计温度在-30℃至-35℃之间。
制冷生产设备包括:氟利昂制冷系统、制冷压缩机、风式蒸发器、吊顶风机等;制冷剂采用 R507A;制冷系统由制冷剂和四大机件,即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
高、低温冷藏库储存区主要以冷库建设为主。储藏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多层护冷设施,冷库的围护结构属重体性结构,具有热惰性大、保温性能好、承压能力大等特点。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由电动机拖动而不停地旋转,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
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作用是利用环境冷却介质(空气或水),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冷凝器在把制冷剂蒸气变为制冷剂液体的过程中,压力是不变的,仍为高压。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直接送入低温蒸发器、根据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对应原理,降低制冷剂液体的压力,从而降低制冷剂液体的温度。将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通过降压装置节流元件,得到低温低压制冷剂,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在日常生活中的冰箱、空调常用毛细管作为节流元件。
蒸发器也是一个热交换设备。节流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在其内蒸发(沸腾)变为蒸气,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使物质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食品的目的。在空调器中,冷却周围的空气,达到对空气降温、除湿的作用。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被冷却物的温度也越低。在冰箱中一般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调整在-26℃~-20℃,在空调器中调整在5℃~8℃。
冷库库房的布置原则
??应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要求,运输线路宜短,应避免迂回和交叉;冷藏间平面柱网尺寸和层高应根据贮藏食品的主要品种、包装规格、运输堆码方式、托盘规格和堆码高度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综合考虑建筑模数及结构选型;当采用氟制冷机组时,可设置于库房穿堂内;冷间应按不同的设计温度分区、分层布置;冷间建筑应尽量减少其隔热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
冷库的隔汽层和防潮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库房外墙的隔汽层应与地面隔热层上、下的防水层和隔汽层搭接;楼面、地面的隔热层上、下、四周应做防水层或隔汽层,且楼面、地面隔热层的防水层或隔汽层应全封闭;隔墙隔热层底部应做防潮层,且应在其热侧上翻铺0.12m;冷却间或冻结间隔墙的隔热层两侧均应做隔汽层。
参考文献.
[1] 基于全产业链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9)
[2]农业产业化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与机制创新——“肥西老母鸡”的实践及其启示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1(06)
[3]关于冷冻冷藏食品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献综述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2-30
[4]玉米秸秆饮料营养成分与生产工艺流程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2-15
(1)刘杰 LIUJIE作者简介:刘杰(1975.9),男,硕士,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建筑新技术。 身份证号:23232519750909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