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 李洋洋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施工内容,对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深入研究,
         李洋洋
         新疆苏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奎屯分公司,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是重要的施工内容,对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深入研究,对施工技术水平地提高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基本概述,然后分析目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技术应用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水平地提高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基本概述
         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混凝土施工包含预制方法和现浇方法,二者的最大差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有所差异。就预制法来说,无须在建造现场即刻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因而具有成本低、性能强等优点,深受建造企业的喜欢。就现浇法来说,虽然其需在建造现场就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其历史悠久,并且在建筑建造环节的运用率较高。混凝土浇筑通常使用普通的商用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效果,需要使用专业的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然后使用汽车泵或混凝土泵输送到楼面。针对混凝土运输,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外部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合理安排混凝土原材料的采购和配比情况。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浇筑步骤和环节进行施工,使实际的浇筑高度与混凝土设计方案相匹配。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白天进行,这样便于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分析。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材料配比不合理
         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材料的配比缺乏合理性,必然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使得混凝土浇筑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或者在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的难问题,必然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达标。另外,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往往从施工习惯出发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硅粉,目的在于使混凝土的自收缩值有所提高,保证其稳固度。硅灰和混凝土之间是正比例关系,将粉煤灰加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的自收缩值就会有所降低。硅灰和粉煤灰具有相似的特性,与混凝土的自收缩值成正比。
2.2对温度变化情况重视程度不足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会不断地变化,施工人员这个影响因素没有重视,混凝土浇筑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在具体的混凝土施工中,当温度大幅度变化的时候,混凝土浇筑裂缝问题就会出现。要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就要对混凝土的温差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吐过没有控制好问态度,当温度超过混凝土浇筑可以承受的极限值的时候,混凝土裂缝产生,结果质量受到影响。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控制好温度的同时,还要根据需要添加其他的材料以降温处理,保证混凝土的使用中不会存在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3.1混凝土配制与搅拌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要科学配制,按照规定的比例调配材料,这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配制和搅拌需要高度重视。通常而言,在材料的实际配置中,碱含量要稍稍低一些,不可以超过0.6%,还要加入适量的矿粉和低碱掺合料搅拌,据此对混凝土中所加入的掺合料比例科学技术,包括砂的比例、石的比例、水比例都要通过计算获得,在配比中严格执行。在试拌工作中,对混凝土碱-集料的反应要予以关注,并科学分析,使得混凝土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选择的材料应保证与基层供应的材料的标号相同,混凝土的比例要符合相关规定。在混凝土搅拌之前,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搅拌工作稳定进行,且不能中断。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要强化管理工作,使得搅拌筒有足够的湿润度,但是不可以受潮,避免混凝土失效。搅拌施工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完成搅拌施工之后,还要对混凝土的各项标准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出现分层的现象或者离析的现象,就要二次搅拌,二次混合,直到搅拌的混凝土符合规定的标准为止。
3.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保证模板平整之后进行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不能中断,而是要连续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浇筑的均匀性,在混凝土的下层凝固前进行上层浇筑,确保两层的充分混合,避免产生分层的问题,保证建筑强度。
         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如果产生了裂缝,主要是由于温差造成的。如果预埋管线没有合理设计,或者混凝土的养护存在问题,也会导致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从混凝土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采用合适的养护方法,保证养护到位,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通常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会采用蓄水池养护的方法。当浇筑施工结束之后,在其凝固之前就要在周围洒水,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如果混凝土浇筑体的规模比较大,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养护剂。为了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要做好保温工作,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裂缝产生。
3.3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
         当进入到振捣施工环节,要保证振捣有足够的密实度,就要注意三个位置的振捣工作,即混凝土坡顶的振捣施工、混凝土坡中部的振捣施工和混凝土脚坡的振捣施工。在进行振捣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棒需要插入到混凝土,深度要符合标准,超过下层混凝土的50毫米是比较合适的,符合施工的要求。在振捣施工的过程中,插入的速度要快,缓慢拔出。
3.4斜面分层浇筑技术
         与前两种技术相比,斜面分层浇筑技术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大、厚度较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除此之外,它还适应于倾斜角超过30°的坡面混凝土浇筑。需要强调的是,施工过程中若选用斜面分层浇筑技术,则每一层都不能浇筑到头,而在进行下一层的浇筑作业时还需要再将上一层的空缺补齐,如此便可以构造出阶梯式的浇筑层次,从而提高整体浇筑质量。
3.5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通常情况下,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只适用于开工后混凝土供应较少、混凝土厚度适中且施工面积长度较大的浇筑作业情境。施工中,若要使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需要先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末端进行浇筑。之后在混凝土初步凝固时,才能够开始进行第二次浇筑作业。需要强调的是,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并不适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通常情况下,顶层完成浇筑后最底层同样不会凝固,这便是可以进行多次浇筑的主要原因。相关案例证明,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实际使用量,有助于提高整体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核心技术细节。今后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把控好各个方面的细节,在开工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菲.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8, 000(006):43-43.
[2]蒋代波.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 2018, 000(003):153.
[3]岳金鑫.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8, No.227(02):75+77.
[4]沈琦.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 城市地理, 2018, 000(004):198-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