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召纯
山东东阿四方建安有限公司
摘 要:就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成本管理、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都非常重要,且三者之间紧密相连,安全管理水平较高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有序、保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安全、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及管理策略,以促使建筑工程施工可顺利进行。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了简单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效益已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共识。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四大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必须经过严格的控制和精细的管理才能得以保证。在国家加大对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和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吊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伤补偿标准的逐年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风险越来越大。为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安全风险和延续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1.1缺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缺少健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以及监督管理措施与体制,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总是将突击性检查作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重要依靠,以致管理工作未做到位,安全责任得不到落实,最终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1.2重大危险源防范意识较差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问题主要有物体的打击、高空坠落等等的问题,伤亡的事故问题主要集中在脚手架、土方以及吊塔的拆除问题,每年的建筑工程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追究其根本,就是施工单位和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管理不到位,没有安全防范意识,降低了施工的危险防范的意识,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方面的意识尤为重要。
1.3未明确的建筑施工安全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到很多主体,例如,分包单位、总包单位、设备租赁单位、监理单位及拆装单位等,而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规定的这些主体的安全责任不够明确,部分施工企业在分包及转包建筑工程时,一并转移了安全风险,甚至有些施工企业签订了生死合同,这就严重威胁着国家以及人民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4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未做到位
相关规定表明,各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方面的安全教育,且新工人一定要在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工作岗位。事实证明,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使得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且安全操作水平也不高。由此可见,施工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知识方面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其缺少自我防护能力。
1.5建筑工程在施工现场安全方面的投入较少
建筑工程招投标时,很多建设单位故意将造价压低,而相关的施工企业则减少投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费用,使得投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上的资金较少,有些时候还会发生不合格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情况,使得安全生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致最终发生安全事故。
2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措施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建筑安全生产事故,降低项目安全管理风险,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是每个项目部管理者的首要职责。如何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我认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增强项目管理层对项目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1.1 强化项目管理层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思想,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彻底扭转重进度、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
2.1.2 要广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通过项目安全例会、教育培训、技术交底、生产调度会、宣传栏、典型案例剖析、安全知识竞赛、预案演练等安全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项目参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使项目安全管理处于可控状态。
2.1.3 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管理人员激励约束考核挂钩。
2.1.4 加大对安全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迫使项目管理层把安全工作真正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
2.2 建立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劳务队安全监管
建立完善项目部、架子队或工段和作业班组三级安全监管模式,各架子队或工段配备专职安全员,作业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按照职责权限,各负其责、各把其关,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监督作业班组规范操作,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2.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2.3.1 加强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安全培训,促使他们成为安全生产的带头人,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的关键。
2.3.2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上岗前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和培训是项目部一项首要任务,必须严格落到实处。培训的主要内容有: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防范措施,作业环境如高空、水上、高温、寒冬天气施工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对施工安全的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用电、防火防盗、饮食、交通等。教育培训内容应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以架子队或工段、作业班组为主,做到经常性、不间断、一个不漏,教育培训活动必须有记录、有考核,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常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
2.3.3 加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针对各工种特点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是培养作业人员专业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以机械常识、性能、操作规程等安全注意事项入手,对从事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还必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培训,并取得操作许可证后方可上岗作业,坚决杜绝无证的人员从事焊接、低压运行、架子搭设、爆破、特种设备操作等技术性较强、安全风险大的项目作业。
2.4 强化现场标准化管理
2.4.1 项目部必须根据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制定方案、布置现场。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标识标牌,必须设置安全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跟班指导,项目部必须加大现场管控力度,及时检查、考核评比,对现场违章行为加大处罚,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强力推进安全文明工地建设。
2.4.2强化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监督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统一穿着工作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戴影响作业安全。施工现场的便道、管沟、电线应布设合理,加工机械、电气设备应安装、固定可靠,性能稳定,各种材料应堆放整齐,符合安全规范,并在合适位置、部位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无积水。
3结语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之间不同的协调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复杂的安全管理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归纳。否则会出现很多不利的后果。对施工场地需要不断的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政策的研究,保证可以探索出有积极经验的到管理的实践当中,保证建筑施工的管理能够更好地达成目标,促进企业的建设,维护企业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加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有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01):249-251.
[2]陈胜伦.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55.
[3]陈绍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1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