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英
山东省莒县沭河公园管理处 276500
摘要:园林施工工程关系到城市发展,园林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加大离队监督园林施工过程,保障园林景观效果,顺利开展原因施工工程,利用园林景观有效平衡城市园林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美观性。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1 园林建设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土壤选择问题
在园林绿化施工前,应根据每种植物的不同特点对其生长环境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园林植物习性对种植土壤进行针对性分析,以确保种植土壤能够提供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存活条件。而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赶工期,常常在施工前忽略这一步骤,完全不对土壤进行分析或植物适应性试验,不仅影响植物的成活率,还降低了景观品质。
1.2对植物习性认知问题
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是重要的造景元素。而世界上的植物千姿百态,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生态习性。例如,向日葵喜阳,而芦荟喜光耐半荫。有时设计者为了追求别样的地域景观,不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从而造成植物存活率低,景观效益大大降低。所以,相关单位在种植时,应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只有认识到选择合适场地种植的植物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其能产生景观效益。
1.3施工单位资质良莠不齐,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全部是由相关施工企业承包进行,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管理制度的漏洞,很多施工单位选择在施工过程中投机取巧,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下降,有些施工质量甚至不能达到标准。除了施工单位自身的问题之外,相关管理部门的监察机制的不完善不规范,如监理不到位,也是导致施工质量不能达标、工程无法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
1.4 设计与施工人员专业素养问题
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出具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与工程完成时的质量密切相关。然而,很多植物搭配设计师在设计规划方案时,缺乏对整体规划的考虑,只侧重植物的种植,而忽略工程的其他因素从而造成景观效果不佳。而有些施工企业虽然做了规划方案,但施工人员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完整的读懂设计方案,只是依葫芦画瓢。这样可能造成整个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即便是完成了整个工程施工,也可能造成大量的隐患。
2园林绿化的施工要点
2.1在园林绿化施工前期的工作准备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对施工的过程及施工的步骤进行商讨,以确保完成建设园林绿化施工的最终目标。在园林绿化施工前期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对施工的整体环境,是否可以按照规定时间结束施工,对施工的需求条件是否有阻碍,要合理的运用科学性的规划进行,以达到园林绿化后期所在的自然环境能够完美的融合,让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记性合理的完善。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主要的施工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把控,按照园林绿化的规划特点制定有效的工程管理体系,降低在施工过程出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进度。对技术人员的选拔主要针对人员的技术专业性、扎实性进行筛选,工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都要及时的关注并解决,对于不起眼的问题也要进行分析,小问题的积累就会造成大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2.2对园林绿化施工图纸的严格遵守
工程的施工图纸是一个工程进行的重要说明。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规划进行施工,对设计好的整体园林景观进行施工,对设计的植物种类及种植位置进行施工,让植物快速的成活体现出绿化的效果,这样才会让设计的景观呈现出来。如果在进行施工时未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就会将原有的设计意义进行改变,使最终的呈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施工设计图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关键。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完全掌握,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对土壤的养分提高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植物的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对土壤的要求还是存在的,为了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土壤的使用上是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对土壤中存在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在对植物进行在栽种前,在植物的种植坑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作为植物的底肥,这会满足植物在被种植后的一段时间里有着充分的营养供应,在植物被种植一段时间后,对植物自身的特点进行了解,随时根据植物的需求进行肥料的补充,确保植物的生长是健康的。在雨季期间要对植物的根部进行检查,不要出现因雨水过量导致水土的流失,对土壤有着一定的破坏,及时对产生的土壤问题进行解决跟踪。
3.2水肥管理
在苗木养护中,需要适时浇水施肥来提高苗木成活率以及保证生长健康。高温天气时,可以利用喷雾器等器械喷灌树体,起到保湿降温的效果。注意这过程避免在正午进行,以防蒸腾作用过大造成水分大量蒸发,不利于苗木的生长。同时可以扩大根系土壤范围和深度,为植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3.3 病虫害防治
在城市中,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园林绿化联系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园林绿化病害虫防治应优先选用物理或生物方法及环保绿色的化学方法。首先,要建立常见病虫害的检测和防御体系,通过人工防御、生物控制和化学配方控制的互相协同,降低病虫危害发生率;第二,通过在周边生长环境种植和养护病虫害预防植物,以增强植物整体生长环境的系统抵抗力,以达到保护效果。再次,根据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条件,及时修剪、清理病枝枯枝、施肥。
3.4 加强培养养护技工
在园林建设项目中,大部分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对施工和后期养护所需的专业知识不够。所以相关的施工单位在雇用时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和熟悉更多的专业知识,进行严格的考核并通过后再雇用,这样才更有利于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园林技术人员应采取预防和维护措施,并定期对园林周围的设施进行监督、清洁和维护,防止园林植栽成品被损坏或盗窃,从而提高园林植栽成品的环境质量。
3.5园林修剪
园林绿化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城市环境得到美化,人们获得精神享受,因此对植物形状和态势有所要求,通过园林修剪的实施,能够避免植物出现无序生长的问题,这就需对植物进行定期修剪,将其修剪成满足人们需要的形状,进而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对植物的修剪并不是毫无限制,修剪工作较少时可以随时进行,在进行大面积修剪时最好选择植物休眠期。在对植物进行修剪时,即使是一个品种,由于环境的不同,也可能需修剪成不同形状,因此在对植物进行修剪时,应根据具体环境决定,并且尽量将一些残花败果摘除,防止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养分过分损耗的问题。
结束语
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紧紧相连,一旦其中一个流程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工程。在我国,园林工程建设趋于标准化,为更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中出现问题。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也逐渐向高品位、高层次的标准发展,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形象的关键因素,不仅要求美观实用,而且同样要求在其养护和施工中彰显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建华.现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对策[J].乡村科技,2019(35):54-55.
[2]宋立志.简析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南方农机,2019,50(23):277.
[3]肖合章.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2):146-147.
[4]季斌.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及植物养护[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