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锦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在工民建行业的方面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不仅工程项目越来越大而且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工民建施工离不开钻孔灌注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工民建施工当中较为核心的一项施工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关系到整个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做好对这项施工技术的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就工民建工程施工当中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控制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近几年,新的施工标准不断出台,包含了设计和施工的技术标准,同时也是对桩基质量进行评估的基础。虽然其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是工作于地下且在水中成孔,灌注水泥混凝土,成孔方法与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再加上混凝土灌注时长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存在,钻孔灌注桩极易出现各种缺陷,所以,需要深入的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给出有效的质量意见,有效控制施工过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包含孔洞形成、空洞清理和水下混凝土灌注三个重要环节。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地下部分的隐蔽工程,存在大量的程序和工程量,且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还要求要在短时间内不间断的施工到顺利完成。为了使桩基施工按时按量的完成,且还要保证质量,一定要将施工准备工作做好。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当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机械钻孔设备或者钢管挤压方法对建筑地基进行钻孔打桩,把混凝土材料管桩到桩孔当中形成桩体。从而达到有效的稳固建筑基础工程的目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属于桩基础技术,在工民建工程项目中应用较为广泛,灌注桩在建筑基础工程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灌注桩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基础工程的基础强度,同时也能够保证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于施工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施工设备和技术水平达到标准工民建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相反如果钻孔灌注桩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也就无法支撑强大的重力载荷,建筑物的抗震性就会大大折扣。
2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
钻孔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用机械成孔或人工挖孔,在孔内安放钢筋、灌注混凝土而成型的桩。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节约钢材、振动小、噪声小等特点。钻孔灌注桩适用于在各种砂性土、黏性土、碎、卵石类土层和岩石上修筑各种类型的墩台基础,常用于公路建设中。但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受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3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
锤击法是早期工程中的常用方法,但是随着行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的不断提高,锤击法表现出适用性不足的缺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逐步替代锤击法,其优势在于施工干扰小、效率高,使柱基础的稳定性更佳,在各类地基中均具有适用性。桩承载力是重要指标,其受到各环节施工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注重对工艺的控制,避免出现坍孔等质量问题。
4钻孔灌注桩质量问题原因与控制方案
4.1护筒冒水的处理
第一,进行护筒埋设时,周边土体不具备良好的密实性;第二,钻头接触到了护筒;第三,护筒存在较大的水位偏差。若存在严重的冒水情况,会使其周边土体下沉,还会使护筒发生移位或者倾斜,在此情况下孔位会发生严重倾斜,对正常施工产生影响。预防措施:护筒实际埋设环节,针对于以上几种可能造成护筒冒水的原因,应做出事先的处理预防,首先,对于周围土体,应进行分层夯实;其次,钻孔环节,注意不能与护筒发生碰撞;最后,若出现存在冒水情况,需要暂停钻井,对土体实施加固处理,防止严重情况出现。
4.2缩径的处理
成孔后在桩基完整性检测时发现缩径。第一种情况:要根据缩径的多少验算承载力,一般1.5米的桩做成1.3米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对桥梁产生致命破坏;第二种情况:这种比较麻烦,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桩身有缺陷,对工程的主要影响是,桩基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承载力不但要考虑抗压还有抗弯,耐久性主要考虑钢筋保护层不足以致钢筋外漏造成的锈蚀断裂,对抗弯有影响。要考虑缩径的位置在桩身的哪个部位及桩身类型,一般嵌岩桩的缩径和桩身浅部位(1/2以上)的缩径是要进行工程处理的!切不可图一时省事埋下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运用带有直径保持装置的钻头,而且其直径要与钻孔直径的标准要求相符合,同时也要仔细检查其使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加以修复。针对容易出现缩颈反应的结构部分,要采用具备较高润滑性的重质泥浆来对平衡钻进加以有效控制。再者,需借助反复扫孔法来确保孔径达到标准要求。
4.3坍孔的处理
灌注过程中,一旦发现护筒内部突然涌出泥浆,即为坍孔出现时的表征,并且泥水水位会迅速下降,同时伴有气泡产生,出现以上情况,可以判定出现了坍孔问题。除此之外,如果发现探头深入的深度与之前的测量深度不符,也表明出现坍孔情况。引发坍孔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①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他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②未及时补浆,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③护筒埋置过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被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④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过快。⑤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发现坍孔情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识别和判断,例如护筒底脚如果发生漏水,会影响工程作业进展,如果孔内水位差减小,破坏孔内原来的平衡也会出现坍孔。如果发现坍孔持续发展,没有停止的趋势,应及时处理坍孔问题,如果坍塌部位较深,应及时将导管拔出,防止事故扩大化或严重化。
4.4桩底沉渣的处理
(1)施工未按照标准施工,清空不干净或者二次清空未进行引起的。(2)泥浆比重较小,处于桩底位置处的浮渣不能及时浮起,不断堆积下,使持力层及桩底结合受到影响。(3)钢筋笼吊装放置环节,若钢筋笼与孔壁发生碰撞,会在桩底位置处造成较多泥土堆积。(4)对桩孔进行清理之后,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导致桩底出现泥浆沉积的现象。预防措施:成孔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将钻头的高度进行调整,并且合理掌握转速。将清孔工作作为重点,以保证桩孔无杂质。在泥浆材料的选择上,要首选综合性能高的,特别是在配合比及粘度方面要重点注意。钢筋笼放置过程中,注意其中心要与桩中心相吻合,尽量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在工作完成后,检查沉渣量,若数量过多,需要二次清孔,直至其厚度在合理范围内。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影响着工民建工程质量。本文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特点,阐述了混凝土灌注量的控制方法,并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如钢筋笼上浮、气塞、导管进水、坍孔等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施工单位应重视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大工程管理力度,保障高速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卫华.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11):92-94.
[2]彭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要点[J].价值工程,2019,38(25):203-204.
[3]李提.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