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玮
云南滇中保障房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的项目数量逐渐的增多,这让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项目的复杂程度也随之的增长。在地基基础施工开始前,要通过大体积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有关材料和参数的分析来对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施工采取合理的设计,同时还要对地下室施工期间所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就能有效的创建和设计出合理的地下室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的方案,从而就能够得以有效的确保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的讨论一下如何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做好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
引言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除了选择的施工方案设计内容要有效和注意缝隙补救应对情况外,还需要对材料的补给和运输等方面以及天气变化使混泥土浇筑终止等问题进行预案处理。
1、引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通常的来讲,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较大的裂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混凝土结构中的断面工程需要同时使用大量的优质水泥,在大量水泥的水化中就可能会直接产生混凝土温度的变化,在这个水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混凝土收缩过程和拉应力,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内部出现裂缝。二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散热速率不一致,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
2.1原材料的选择
(1)硅酸盐水泥:由于大体积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很高,导致在混凝土的施工期间,水化热很难及时得到有效清除,这样大体积混凝土里的外表温度就可能会没有反而显得非常高,并且就会与大体积混凝土的外表温度形成鲜明的温度关系和反差。所以,大体积的混凝土最好的选择是采用一种水热化不高的硅酸盐水泥,并尽量能地降低对大体积水泥的要求和使用量。(2)骨料含泥量:混凝土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多少会直接决定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质量。如果大体积集料里的石子含泥量太多,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变形,严重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和硬度,从而就可能会导致其抗裂性的下降。所以要有效地让大体积骨料里的粗细石子的骨料含量一定要保持在1%的含量范围,而水泥砂的骨料含泥量则一定要保持至少在2%的含量范围。(3)粉煤灰掺合料:往大体积混凝土里直接放入一定量的粉煤灰,不但实际上可以有效地节省大体积水泥砂的使用量,让大体积水热化的程度得到了下降,同时还甚至可以有效地让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提高了密实度,从而使我们得以有效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质量。
2.2混凝土浇筑
(1)对混凝土浇筑周围环境的混凝土进行清理,从而有效的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凝结处理效果。同时,还要有效的做好对混凝土的处理,将其泌出的多余水分彻底排除并及时清理混凝土浇筑表面的污垢和浮浆。该方法在操作进行时可直接插入一根带有标高基准线的分层浇筑钢筋,依照其高度控制分层浇筑高度。(2)在施工时要依照分层浇筑施工技术指标的要求实施钢筋与混凝土的配合比。云南省2013-2017年城市棚户区改造省级统贷项目(九期)-空港经济区大板桥集镇A片区A-2地块项目地下室分层浇筑中混凝土的等级为c30p12。(3)在施工时要有效的实施斜截面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第1次的浇筑操作过程中一般需要有效的控制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宽度在2m以内,斜截面浇筑宽度在6m以内,保证分层浇筑混凝土的厚度在500mm左右,浇筑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完成之后即可开始进行二次分层浇筑。二次分层浇筑的过程中需依照具体的环境和浇筑状况来合理的确定分层浇筑的时间,保证在初凝前就能完成分层浇筑,这样才可以能够有效的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处理效果,全面的保证和提升建筑地下室大体积的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质量。
必要时可在初凝前预先实施软管覆盖,从而有效延缓其初凝的时间。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状况合理选择控制布料,在混凝土上皮钢筋的表面浇筑时可直接地采用钢筋软管作为控制布料,一般钢筋软管控制的布料约厚40cm,从而大大改善了混凝土上皮钢筋浇筑的质量。
2.3混凝土的养护
(1)具体混凝土养护的方法和措施。在开始养护大体积成型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继续使用保温与喷洒的降温两种养护方法。(2)混凝土保温法的具体养护。在混凝土终凝后铺设塑料薄膜并覆盖上草席,降低水分的散失度。如果结合混凝土养护的经验来讲,混凝土的抗拉应力强度在达到高于降温养护时期的拉应力后,需要及时的停止混凝土养护。(3)开始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具体养护措施和方法。在开始浇筑养护完大体积混凝土后,模板不能马上进行拆除,蓄水55~95mm,养护的时间为8天,在8天之后需要继续进行养护一段较长的时期。
3、提高建筑地下室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施工强度和质量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3.1温度监测与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要点之一就是如何控制有害温度裂缝的监测与产生,而混凝土产生有害温度裂缝的主要施工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过高、里表温差过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与产生控制。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有害温度施工前一般应首先拟定好有害温度裂缝监测的方案,确定温度监测点位的数量和监测位置。同时通过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层预埋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方式,可以实时、准确地监测得到大体积混凝土各个温度监测点位具体施工时刻的有害温度裂缝数值。根据传感器监测得到的有害温度裂缝数值可通过采取减小混凝土的基层和里表温差或减缓大体积混凝土内部降温的速率等控制措施,预防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有害温度过高的裂缝。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与控制还采取措施包括:尽量选用混凝土水化热低的水泥或通用硅酸盐水泥、掺入适量的外加剂、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入模施工温度等控制措施。还可以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层预埋冷却管,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层进行冷却降温,降低内部混凝土温升峰值,减小混凝土水化热过高引起的混凝土内温差。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降温时,应控制好降温速率,不应大于2℃/d。
3.2裂缝处理
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就会出现收缩性裂缝,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混凝土裂缝的状况适当的选择材料将膨胀剂、抗裂纤维等材料加入到混凝土中,对微小的裂缝部分进行填充。混凝土裂缝较为严重时需要将混凝土拆除后对裂缝部分进行浇筑,否则很容易就会出现由收缩性裂缝引起的混凝土建筑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在对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收缩性裂缝处理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控制好混凝土裂缝部分填充处理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和温度,并将混凝土降温的速度尽量控制在3℃/d以内。
结语
地下室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工程内部状况、工程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在上述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混凝土施工的方案,确定混凝土施工的流程。同时要切实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和检查工作,对于浇筑、振捣、抹平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依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规范严格组织落实各项施工操作,全面保障和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整体施工的质量。同时要切实做好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风险控制,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面保障和提升了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效果,实现了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立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8):33-35.
[2]朱津文.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7):89-91.
[3]陈剑波,李永红,马怀章.苏州圆融星座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5):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