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旷
天津市安研应急技术中心 天津 300381
摘要:加强企业安全宣传和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及安全危机、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意义重大。深化企业安全宣传,完善企业安全教育体系,创新企业安全宣传教育模式,探索企业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提高安全宣传的效率是当前安全生产的强音。
关键词: 安全宣传教育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加速进行,这一社会结构特点决定了公众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生产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深入开展企业安全教育宣传和安全宣传工作,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保障员工自身安全健康,保证安全生产,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存在问题分析
1.1企业安全宣传教育理念不到位
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和安全理念良莠不齐,总体而言,小微型和作坊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意识较为薄弱。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规范、系统的教育宣传计划,宣传内容零碎,缺乏系统性,或是进行简单的安全生产规范和劳动纪律教育,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企业注重经济效益,安全教育宣传安排的时间不足,为不影响生产,一线技术骨干和重要岗位人员常常不能及时参加宣传,相关部门检查时抓一阵,过后就依然回到不管不顾的状态。个别企业主对安全宣传极不重视,不仅从来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自己也从不参与安全生产持证宣传。
1.2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安全宣传持续性差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需求调整,从业人员流动性加大,职工更换企业、工种的现象较为频繁,由于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务工人员往往更注重生产技术的学习,入厂后,经过简单的宣传,掌握了基本的生产技术,就仓促上岗,忽视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育,或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伤亡事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却最终酿成血的教训。
2.如何让安全宣传教育成为安全生产的强音??
2.1转变宣传理念,激发企业安全宣传动力
经过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安全宣教工作,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大多还处于被动接受宣传的状态。要真正实现使企业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使从业人员从“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转变,除了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增进宣传教育中的交流互动,提高宣传教学效果外,关键是要立足于“按需培训”。在这一层面,有关单位、机构因势利导,作了较为有效的尝试,把公众对安全教育需求视为“订单”,开展菜单式宣传,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确定宣传内容,组织安全生产讲师、专家,直接到基层、车间开展以班组长为重点的从业人员宣传。由于宣传教学基本上利用工余时间,宣传内容有的放矢,贴合工人实际,针对性强,受到广泛好评。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强针对性宣传、点滴渗透,利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进企服务”等时机,通过组织先进生产者巡回演讲、工伤人员现身说法,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模拟预防等多种活动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从而使企业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安全理念,营造全员参与、健康向上的企业安全教育氛围,促使职工加深对安全理念的理解,从而支持、认同、全力执行企业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2.2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强化安全宣传基础保障
要促进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两个责任的落实。一是要建立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在公共安全教育师资宣传、课程开发、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行“政府买单企业宣传”模式,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经费保障,劳动保障等部门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宣传等提供经费保障。另一方面,督促企业落实安全宣传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员工安全所需经费。二是以执法促宣传。安全监管部门应把安全宣传纳入年度执法计划,作为日常执法的必查内容,定期开展安全宣传专项执法,对应持证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合格持证后再上岗,并对企业提出整改措施,严肃追究企业安全宣传责任,保持强大的威慑力,促进企业安全宣传的深入开展。
2.3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宣教体系
社会公众的安全思想意识并非与生俱来,要靠长期的安全宣传教育来不断引导,把安全生产宣传纳入政治思想工作的总体布局,营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大力拓展渠道。加大主流媒体宣传,确保各项宣传工作不断线,借助媒体渠道,在报刊、电台、电视台设置固定专栏节目,探讨安全生产热点、焦点和难点间题,实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及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常规化、制度化、长效化。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要载体,坚持面向基层公众,通过开展咨询、警示教育、文艺会演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宣传教育宣传工作。同时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先进技术,发挥门户网站作用,增强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加快信息发布的更新频度,以编发手机报、简报、短信等手段完善宣教方式。
2.4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完善安全宣教机制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推动企业安全制度措施落实的能力建设,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具体而言,应双管齐下:一要抓企业安全文化创建,以企业文化发展为安全教育的繁荣奠定基础。引导各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渗透到每个角落、每个工作场所,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丰富安全教育产品,发挥安全教育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培养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兴趣,提高主动消除安全隐患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企业进一步完善与安全宣传相关的软、硬件设施条件,提升员工整体安全素质,防止和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二要抓企业安全宣教倒逼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以岗位操作和安全管理规范化为核心的企业安全标准化、诚信机制建设,倒逼企业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在积极推进岗位责任制、技术操作标准、安全例会制度、隐患排查制度等基础上,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宣传、教育宣传、安全活动等各种制度,约束和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使其严格按标准上岗,按标准操作,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从根本上遏制和纠正“三违”的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5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形成宣传教育工作合力
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明确宣传、教育、安监、交通、住建、公安等各职能部门的安全宣传职责分工,加强交流和信息沟通,必要时邀请专家及基层乡镇政府参加,研究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宣传工作的相关问题,落实具体措施,以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生产安全监管的整个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不断深化宣传的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有效地增强宣传的效果。要通过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安全意识,预防生产事故,调节生产安全监管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关系。推动企业的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意见.浙委发[2014]5号.
[2]唐洪文.关于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