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工作中GIS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农生翔
[导读] 对于当前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而言,相关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切实能
        农生翔
        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    530022
        摘要:对于当前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而言,相关技术和措施的应用,切实能够满足一定的地质勘查需求,但由于工作量的增大以及有些偏远地区地质勘测工作难度的增加,也使得有关工作的展开受到影响。所以借助GIS技术的应用,为地质勘查工作的落实和执行带来更多实际保障,并且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更是能够体现地质勘查工作的现代信息化发展趋势。对此,本文基于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分析和明确,研究GIS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GIS技术;地质勘查;技术应用与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依托于计算机等硬件,以地理概念空间为收集范围,汇总、整合一定时间内的海量地理数据,进而依此来进行决策,是土地测绘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工具,在地理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全球定位系统和互联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增加了便利。目前来看,我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应用方面处于国际中等水平,与西方地区技术发达国家存在着客观差异。
        1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自建立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资料收集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于地表物体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来获取用于分析的数据资料,并通过模型测算来得出相应数据,主要被应用于城乡规划、房屋建设、旅游景区规划等方面,为现阶段工业城市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一是通过GIS对于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在计算机上成像,数据的输出中主要有空间数据与原始数据两种形式,空间数据主要通过图形识别来进行存储,原始数据主要是简单的键盘录入数据来进行存储,现阶段随着GIS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融合,对于数据的输入输出也会变得更加简单起来。二是在GIS中实现对于数据的直接管理,在GIS系统中,录入数据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繁杂的数据中,建立一个有逻辑性的数据结构,达到能够随时访问或者查询所储存的相关数据,才是GIS数据管理的重点。当前阶段人们对GIS系统中数据的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发展出新的运行方法,才能使GIS系统正常运行起来。
        2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当前地理信息系統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容易受到外部条件所影响,与传统测绘技术不同,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传统的测绘技术在一些地形相对较为复杂的地区会容易偏离预设轨道,进而导致测量结果失准,如果采用估算法,又会导致测绘出现较多误差使测量失去意义。
        此外,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传统测绘技术无法对地况进行有效测量,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卫星来对地面状况进行测量,测绘工作者并不需要时时刻刻处在测绘环境当中,而是利用卫星进行测量,这有利于打破自然环境的限制,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能够保证测绘效果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二是监测水平效率高,地理信息系统和其他的测绘工具不同,不需要工作人员实时监护,只需要在指定位置安装一个信号接收装置,定期检查数据即可,这有利于测绘工作的快捷、方便,减少了之前测绘中耗费时间的观测、调节等步骤,有利于大规模提升测绘工作的效率。
        3GIS在岩土工程勘察当中的应用实例
        某工程中,主体结构形式为钢结构总面积达到了45.3万平方米,跨度尺寸为17.3m,地下室对应标高为-5.3m。结合到该工程的勘察设计以及工程建设施工的要求,在整个工程施工区域内总计布置了310个钻探孔位,并且要求在厂房内部的勘测点间隔距离为24m,孔深度尺寸为15m。本次勘测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就是经纬仪与全站仪等设备,在勘察中准确的进行孔位定位,然后检测高程参数。根据勘察工作的需要,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应该从承载性能、变形量、含水量以及密实度等方面来进行,保证其各项参数都能够达到规定的要求。

为了保证勘察结果可以有效的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应通过GIS技术进行全部信息系统的构建,此时的数据分析是通过Map-Info来达到要求。
        此外,在安装施工阶段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操作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工艺与操作规范来进行。安装质量达到了规定的要求之后待安装达标后,需要将数据输入系统中,使其能够形成一个总览分布图。这主要是在勘察工作实施前,对地基的原土进行了回填处理。因此素填土针对的专题图需要表明出回填的位置,使其能够形成一个连续的分布图。通过本次勘察研究结果可知,夹层位置的粉质黏土物理特性为:压缩系数为0.33,其中存在的含水量达到了32.11%,饱和度则达到95%。另外,通过勘察得到的结果可知,在本次勘察中岩土中的主要成分以石英为主,同时伴有一定的砾石,它们的分布特征属于连续性,埋深为12.2m~15.1m,底层标高为14.3m~16.7m,密度属于中等类型。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后,可以在系统中将其进行整合归纳构建出一个专题图,同时按照该图形能对岩土现场的构造与性质土壤等进行判断,大大的提高了工程后期的建设质量。
        4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展望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所以还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随着共享时代的来临,地理数据的共享逐渐成为可能,不同机构之间可以共享彼此的数据,进而使地理数据采集和管理更为方便,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数据的共享意味着操作的共享成为可能,在授权正规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调用相关的数据进行操作,最大程度上满足自身的实际需要,缩短了处理数据的时间;
        其次,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主要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分布,这种数据处理还处于新兴阶段,缺乏相关的优化处理,下一步的发展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将三维成像以更精确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相关的技术要求,以便其更为精确地处理数据信息,同时地理信息系统选取的节点往往以空间数据为图示,缺乏对于时空变化的分析与比较,只强调横向而缺少纵向,在下一步地理信息系统的调查当中,需要创建专门的数据库来比较不同地点之间时空差异变化,将数据的时态性特征表现出来;
        最后,网络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5G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可以呈现在不同的终端媒体中,例如,手机和iPad上,用户可以通过无限终端随时访问相关数据,有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某一个设备接入理信息系统,从而获取专业的数据来制作图纸,以便能够开展空间检索以及分析工作。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与GPS息息相关,这是其发展的大趋势,而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就是不断完善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
        总体而言,关于GIS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最明显的体现,同样也更是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至此需要更加全面的对GIS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能够使得技术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同样也更是借助其中信息和数据库等的帮助,切实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能够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技术创新、完善,不仅实际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持,相应的也更是借助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提升、效率提高提供了支持。因此要合理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阻碍,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应用GIS技术。
        参考文献:
        [1]饶传友.遥感与GIS技术在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11):166-167.
        [2]鲁玉红.三维GIS技术在地质勘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12.
        [3]芦跃军.基于3D-GIS技术的地质勘察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28-29.
        [4]唐鑫.GIS和GPS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4):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