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洋洋
[导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陈洋洋
        身份证号码:13108119891028****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有着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但是排水工程的建设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在建筑物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物排水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排水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其次阐述了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的改进方法。最后对排水工程的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1.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给排水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的给排水技术应用相对较晚,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也没有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人员大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实践,工作经验严重不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进行施工。另外,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建筑物的外观,忽视了给排水功能的细节,从而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
        1.2给排水管道施工渗漏问题
        管道渗漏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不规范的施工操作。在管道安装时,有涂密封胶的环节,但施工人员往往意识不到该环节的重要性。尤其是那时候工程将近尾声,不负责的施工人员草草了事,导致密封胶的涂抹不达标。使得管道在后期缺乏密封胶的保障,渗漏概率增大。其次,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由于管道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时间一久,管道就不可避免地有所破损。最后,受到其他材料的影响。钢管材料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与管道的位置相近。当钢管材料出现质量问题时,会对附近的管道产生一定的磨损,进而出现管道渗漏现象。
        1.3重视度有待提升
        给排水工程的特征之一,是工程量较少,施工周期短。虽然如此,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些施工单位却因此忽视了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认为给排水工程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较为薄弱。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施工单位甚至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对施工进行指导,也没有对在职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这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不能明确规范的操作。部分土建人员不具备有关给排水知识,只是简单地凭借自身经验开展施工,在具体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不能及时发现。例如给排水系统需要预留管各预留孔,以便后续施工。但工作人员却不了解这一常识,导致后续施工难以顺利进行,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1.4监督力度不足
        施工单位无法意识到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从而在监管力度上有所不足。虽然一些施工单位制订了相应的管控机制,但通常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不规范操作出现的概率随之增大,施工人员的态度也消极懈怠。此外,相应的人力资源、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对施工进度造成制约。尤其是在关键环节,例如预留管和预留孔的设置不合理,将会增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排水工程施工技术
        2.1做好排水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在排水工程建筑前期,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的培训,比如: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的培训,从而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为排水工程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其次在排水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和工程进度,以此来保证排水工程质量的顺利完工。

最后在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的质检工作,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中要结合施工计划来购买符合建筑行业质量要求标准的施工材料,从而确保给拍水工程的建设材料。
        2.2加强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好对地漏的设计、水管阀门、水表的安装等工作,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实际图纸和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对施工管道要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以此来保障排水管洞的正常运行。高层建筑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划分科学合理的分区法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2.3科学制订施工规划给排水施工方案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和安排,特别是要明确给排水施工现场工作程序,并经监理、甲方审批确认。当前前一道工序通过验收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果前一工序的质量检验不合格,后续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这里可采用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明确交接主体,落实交接手续。科学合理地实施给排水工程相关规划,这也是提高给排水施工技术建设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有必要根据具体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要求合理地开展此类工作,优化施工规划。
        2.4加强排水工程后期的质量安全
        在排水管道完成阶段,对管道后期的检测也是尤为重要的,以此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定期为排水管道做好质量检查,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工作人员在管道排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管道进行排查,尤其是管道的连接处要着重检查,从而保证排水管道的质量安全。
        2.5完善工程监督体系
        为了有效避免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技术缺乏监督的现象,必须对现有的监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所有的给排水施工技术操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一旦施工技术没有有效的监理系统作为保障,很多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就无法得到应有的监督,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给排水项目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所有施工环节都需要紧密的协调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给排水项目的效果。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中,都要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监理人员身上,谁监督谁负责,一旦出现质量、安全技术问题,就可以及时找到原因及责任人。完善的监督体系可以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顺利完成。
        3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
        新型管道材料是未来给排水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现阶段使用的管道材料还是热熔塑料。这类材料比传统碳钢、铸铁具有易拆卸、安装快捷、维护方便、耐腐蚀等的优势,但在高温寒冷天气下极易损坏,热胀冷缩对管材伤害极大。解决热熔塑料的热胀冷缩问题是未来新型管道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太阳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可以降低能耗,与传统的电力能源加热相比,加热量没有限制,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水泵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国内的水泵隔振技术是通过橡胶的方式,此种技术具有功率大、噪音小的特点,运用于建筑工程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有效解决高层、超高层供水难题。BIM技术结合给排水工程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合理布置施工平面管廊,防止管道发生碰撞。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地加快,居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环保意识地增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市政排水管道作为市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提升城市形象、保护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控制好市政排水管道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排水管道功能,可以为市政建设提供一个有力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德才.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通病[J].山西建筑,2007(28).[2]马振华.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
[2]朱丽娜.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住宅与房地产,2018
        (34):174.
[3]胡芳.关于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