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
身份证号码:13102219880120****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颇深,并且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所以不管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还是为了充分满足人们针对建筑越来越高的需求,建筑行业都需要积极地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这也是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重要价值
1.1发展生产力的关键
社会要想进行高速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强大的生产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会带动社会的整体进步。相反,社会生产力下降,就会导致社会的发展出现迟缓的情况。生产力包含了丰富的生产内容,其中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想要进一步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就需要进行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这是建筑施工的发展的基础所在。
1.2时代的需求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高效推进,建筑企业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此保障建设行业能够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促进建筑行业的进步过程中,需要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类型和工艺,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所取代,以此来科学的促进企业建设。
2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
2.1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2.1.1置换及伴入疝技术
置换和伴入法指的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砂砾与碎石进行处理。一些碎石较多的建筑地基,通常会利用置换与伴入法处理砂砾与碎石。置换预伴入法在软散土层中加入硬化材料,使得土层出现胶结现象,以此来提高土层的稳固程度。置换与伴入法中,深层搅拌法及振冲击法等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2.1.2挤密工艺
挤密桩施工工艺在地基处理施工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若建筑物位置选择在黏性土体或湿陷性土体中时,可以通过挤密桩技术进行处理。该施工技术通常有砂石桩施工法和灰土挤密桩施工法两种形式。砂石桩施工法通常引用冲击或振动等方法在软散地土体成孔,之后通过砂石挤压的方式在小孔中形成桩体,从而将土层进行挤压,提高整体稳定性。灰土挤密桩施工法指的是通过锤打将钢管契入土体中,之后利用分层回填的方式进行夯实,同样可以起到加强地釦固程度的建。
2.1.3换土垫层施工技术
换土垫层施工技术主要通过低压缩碎石来取代高压缩淤土,在确保土层稳定性达到预期标准的条件下加强建筑地基的承重能力。在应用换土垫层施工法过程中,需要挖除基础层之下的软土层,之后利用压缩性较小的材料进行回填,最后分层夯实,提高土体稳定性和承载力。
2.2砖石砌蹒技术和新工艺
2.2.1砂浆搅拌和砖石浇水技术
目前,在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中,黏土砖是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主要优点便是有着较高的强度及稳定性。在黏土砖使用之前,必须利用浇水的方式提升砖体含水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砖体强度。通常情况下需要保证含水率在10%~15%,太高或太低都可能降低砖体强度。同时,砖石砌筑用到的砂浆也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及管理。针对砖石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适当提高砖石的砂浆黏度,把灰膏的偏差保持在4%左右或更低。除此之外,还要对水泥的精度进行管控,尽可能地降低水泥偏差。
2.2.2楼层轴线引测
在开展砖石砌筑施工时,为了能够提髙施工安全性,需要通过楼层轴线引测技术来避免事故的产生。利用经纬仪和垂球来引导轴线,保证各建筑层中墙身间轴线的重合,之后利用钢尺来矫正检验,确保外墙施工的稳定开展。
2.3施工测量新技术和新工艺
在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施工测量通常是为了规避由于信息偏差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施工测量需要渗透于各个施工流程中,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一些精度较高的设备进行测量。目前建筑测量中较为常见的技术和工艺有GPS测绘技术、全站仪侧标技术等。GPS测绘技术更加适合在建筑平面轴线管理和建筑安装等工程中应用,能够提高测量速度和测量范围,并降低施工误差。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现代测量技术所拥有的效率和可靠性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测量工艺,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障。
2.4钢筋连接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筋是建筑整体结构的支撑,因此需要对该项工序的施工进行严格的技术性规范和审核,同时提升其技术的应用监管程度,以便可以提高新技术使用的落实程度。首先在钢筋的连接方面,需要对钢筋的应力范围有着良好的控制,可以从钢筋的相关数据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出可行的方案。在进行钢筋连接过程中技术使用方面,现阶段出现了一种直螺旋纹的连接技术类型。这种全新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操作,在经过预先设置好的连接套筒,通过所规定的段落之后完成钢筋的凝结。通常情况下,三十套筒以外没有相对完整的丝扣。因此,在完成这种施工技术之后,需要确保螺旋长度具有一致性,确保不会出现超岀完整丝扣的情况发生。这样的施工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连接的效率,同时保障施工3度的提升,进而保障施工成本的控制。
2.5混凝土裂缝控制
在建筑项目竣工之后,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建筑的表面或者内部会出现预定一个程度的裂缝,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充分控制好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并且在这种技术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对水热化随后产生的问题裂纹进行良好的控制,从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质量性。在这个工序当中,需要使用到新技术或者新工艺,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釆用到一定的化学添加剂,这样就可以保障进行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可以有效的满足建设的需求。同时为了进一步的控制住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收缩,最终导致的裂纹,就需要在进行新技术使用过程中,进行湿度和温度的严格控制,以此保障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应激性的收缩,以此避免裂缝的出现。
3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新技术应用注意点分析
为了保证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效果,那么首先就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应用注意工作,因为现阶段的新施工技术的应用都是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形成的,这些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施工技术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给相应的施工人员带来了挑战。因此,作为相关人员,需要对新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非常熟悉,并且对于新施工技术在不同施工环境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有非常充分的了解,从而确保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有效避免了新施工技术的应用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困难。另外,对于新施工技术的应用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对于新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方便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而服务的。因此,在对新施工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做好仔细地调查工作,不能盲目地应用新施工技术,也不能为了突出对新施工技术的使用而随意应用新技术,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新的施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之中,对于施工新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建设水平,对于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作为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且掌握施工新技术的应用要点,确保这些施工新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之中,最终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飞,李鹏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田.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9).
[2]王永正.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