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林雄飞
[导读] 摘要:学校是教育者有组织、有秩序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学校是教育者有组织、有秩序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中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的必要过程,社会要重视中学阶段的培养,不单单要关注教师角色的建立和应用,还要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设,学校的教学环境、人文环境等都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起到一定的环境陶冶效果。学校建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属于公共学习区域,其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要重视空间组合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和谐友好、积极向上、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确保中小学建筑在空间组合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组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对中小学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重视空间组合设计,将整体性原则作为空间组合的前提,实现建筑空间的综合规划。同时,对教室空间组合给予综合的考量,重视学校环境与教室环境相互的联系,将每一种空间实现良好排布,实现一体化的中小学校建筑,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空间中进行学习。
        1、空间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中小学在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为保证素质教育的落实效果,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要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应用空间组合,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教学方法,保证空间组合建设的文化性和创新性,把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状态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对空间组合进行设计时,要先从整体结构进行考虑,再对各个结构进行设计,考虑学校的学习氛围,把设计要求和设计理念进行突出,展现学校的学习特色和氛围。因为新课程改革的特殊性和有效性,造成中小学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的影响因素,以便满足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例如,要考虑光照、通风系统、环境营造、教室情况以及学生情况等多种影响因素。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贯彻现代教育理念,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班级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对各年级段学生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保证校园建筑创设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而且,对校园建筑空间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要重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建筑细节与建筑整体进行考虑,保证校园建筑的科学性和稳定性,还要与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考量,确保校园建筑的文化功能和影响作用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除此之外,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还要突出新颖性,不仅要贯彻现代教育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还要突出学校自身的文化素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
        2、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室内空间的时差
        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往往忽略室内空间的时差,室内空间时差性被忽略会对建筑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作用,不同功能的建筑设备因忽略了室内空间的时差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实际施工中,如果忽视了室内空间时差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会造成建筑内部出现分层的现象,无法保证建筑的内部环境建设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2.2建筑设计中因功能要求的差异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
        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保证校园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考虑校园文化习俗、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阶段等。建筑设计理念会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改变而发生转折,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我国社会的发展理念、教育的根本要求,以及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要在校园建筑中体现功能性和影响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除此之外,校园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文化功能的建设,还要重视建筑的美观性,让学生在校园中有愉悦的学习氛围。


        3、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应用
        3.1教室空间组合及应用
        现阶段,教室有性能之分,分别是普通型教室和功能型教室,普通型教室最为常见,班级一般为长方形,所有的桌椅呈平行状态,而功能型教室一般为长方形或梯形,所有的桌椅呈现阶梯状态。对教室进行设计时要考虑教室的性能之分,根据教室的需求和学生的教学情况、学生的总人数等等进行考虑,确保教室创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营造紧密的学习氛围,对教室进行空间组合时要注重考虑教师的教学功能,把具有同一教学功能的教室组合在一起,譬如,把实验室和实验室材料储存室组合在一起。对多媒体教室进行设计时,要保证教室的阳光照射和通风系统问题,保证多媒体教室的实用性和多元性。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年龄段的区别,把同一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区域,不可进行年纪混乱的组合,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素质教育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因为不同年纪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系统和行为习惯,所以对教室进行空间组合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
        3.2教室环境空间组合
        对教室环境进行设计时要考虑教室的实际情况,例如,教室的光线问题、教室的风向问题以及创设的安全问题,对教室环境创设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确保教室环境的创设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教室环境的通风系统,通风是教室环境进行创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分别考虑学生和教室的情况后确定教室门窗的位置及规模大小,确保门窗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保证教室通风的稳定性。
        3.3建筑室外空间的运用
        对建筑室外空间进行设计时注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既要相互影响,又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校园的室外空间创设在校园环境营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影响地位,一般情况下,会在校园的教学楼门口前创设大规模的活动区域,以便学生进行玩耍放松,室外空间与室内空间之间会有走廊进行衔接,室外空间的创设不仅为学生提供的玩耍和放松的场地,也对校园环境的营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一些校园也会选用教学楼底部架空的方式去创设校园室外空间,教学楼底部架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雷雨天气也能到户外进行放松。
        3.4半室外空间
        半室外空间是指连接学生学习和游玩场地的环节,对学生有一定环境分配影响,走廊过道就是最显著的半室外空间。在半室外空间可以进行合理的装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文化情趣,例如,在半室外空间的墙壁上张贴学生的画画或书写作品,添置一些绿色植物,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同时,还可以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半室外空间结构中制定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文化墙,凝聚班级的团结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加强空间组合设计,在保证不受完到自然的支配的同时需重视设计的创新性。与此同时,还需重视自然的条件以及环境综合调整,避免随心所欲地闭门造车,玩弄空间等形式的出现,需重视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的原则,提升空间组合设计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的综合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式健.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1):129-130.
        [2]骆玉彬.自贡市智力障碍学校校园空间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何亭枚.高校教学建筑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杨洋.桂东山地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5]艾学明.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8(17):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