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航标处技术装备科 基建管理
摘要:文章以笔者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前期的大量工作,分析了我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BN-DGNSS)现状,阐述了该项目对航行在我国沿海航线及进出港口船舶的准确定位,防止各类事故已经起到的重要作用,深入论述了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大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台;必要性;可行性
引言:“十三五”期间在我国东海拟建的DGPS/DBDS 双模台站选址位于大丰港区,大丰港位于江苏省中部,是国家交通部规划的港口项目和江苏省跨世纪五大战略工程,是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港口所依托的大丰市是我国沿海水运主通道和多条公路主干线、铁路主骨架的重要结点,是水陆联运和洲际海运的重要枢纽,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本文详细论述了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项目建设背景
1.1目前,我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台站有23个。该系统对航行在我国沿海航线及进出港口船舶的准确定位,防止各类事故已经起到很好作用,尤其对港口建设施工、海洋开发、石油工程、航道测量、疏浚、航标布设、救助打捞等工作更为需要。RBN-DGPS系统已成为我国沿海水域准确定位的主要手段,是我国目前海上主要的定位、导航系统。
1.2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力建设的同时,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也在积极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现有的RBN-DGPS系统进行改造以及新建台站,建成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RBN-DGNSS),使系统兼容GPS和BDS,既为GPS用户服务又为BDS用户服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航标专项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具体目标,其中就包括:“AIS覆盖我国沿海水域和西南沙群岛水域及内河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D-GPS/BD覆盖我国所有主权水域,VTS实现重点水域联网。”重点任务中提出:“新建DGPS/DBDS双模台站,在现有的DGPS台站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区域的连续覆盖和部分区域的补点建设,全国沿海共新建DGPS台站5座(北海1座、东海1座、南海3座)。”
“十三五”期间在我国东海拟建的DGPS/DBDS 双模台站选址位于大丰港区,大丰港位于江苏省中部,是国家交通部规划的港口项目和江苏省跨世纪五大战略工程,是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该项目的建设对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应用、促进港区的建设和运营服务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项目必要性
2.1辖区现状及不足
大丰航标管理站辖区范围南至大丰川东闸、北至射阳夸套河,管辖大丰港、射阳港两个航道、南北大通道沉船标以及区域内专用标、陆地(码头、导堤)灯桩、灯塔等;共辖管航标162座,公用标108座,代管标54座。大丰航标站现有员工总数9人,计划外聘浮标保养人员16人。在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指引下,“十三五”期间辖区沿海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态势,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作为沿海经济龙头的沿海港口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港口的发展带动航运、造船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水上活动激增;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水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会使得水上交通安全、水域环境等突出矛盾在短时间内集中显现。从连云港辖区航海保障站点布局、船艇配置现状分析及海上安全通信、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与辖区沿海开发、航运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设施装备数量不足、性能落后,水上安全保障能力薄弱,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2 差分台现状
在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指引下,“十三五”期间辖区沿海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态势,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作为沿海经济龙头的沿海港口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港口的发展带动航运、造船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水上活动激增;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水上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会使得水上交通安全、水域环境等突出矛盾在短时间内集中显现。从连云港辖区航海保障站点布局、船艇配置现状分析及海上安全通信、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看,与辖区沿海开发、航运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设施装备数量不足、性能落后,水上安全保障能力薄弱,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大丰港及附近水域港口建设工程日益增多,这一区域也是我国重要海上通道——北洋航线的必经之路,差分信号不稳定,不能充分覆盖就不能保证这个区域航行船舶和水上工程建设、航标测绘和水上救助的需要。燕尾港至大丰直线距离超过160公里,全部是陆地信号衰减大,蒿枝港至大丰超过200公里,大部分经陆地传播,这两个台的信号在大丰港形成的信号多重覆盖不够。
2.3服务地方战略
江苏沿海开发的深入,沿海航运经济日趋繁荣,港口码头增多,航道拓宽加深,沿海经济带企业如雨后春笋,船舶进出港繁忙,船舶大型化、快速化、专业化日趋明显,导致航海保障能力滞后于航运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苏沿海南、北部DGNSS覆盖区已经形成,江苏中部DGNSS信号服务尚需完善。大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台的建设,增加了江苏沿海的RBN-DGNSS信号覆盖范围,完善了江苏沿海助航空白点,对船舶航行安全和相关高精度测量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丰RBN-DGNSS台站的建立,使用RBN-DGNSS差分信号、船舶的AIS信号位置更准确,信号更稳定,从而能改善AIS的助航与识别效果。
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1 区位优势
该项目位于大丰港区腹地,石材产业园石材一路东侧,石材五大道南侧,占地为34653平方米(约52亩),大丰港位于江苏省盐城大丰市,地处江苏省海岸中部,“西洋深槽”西岸,水路北距连云港120海里,南距上海港280海里,西距大丰市25km,距盐城市75km,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航程不超过500海里。
3.2外部建设条件
3.2.1交通集疏运
拟建工程用地外围是与已建的石材五大道和石材一路相通的环港东路和通港路,进出本工程用地的大门通过与通港路相连即可直接与码头、港区及市区腹地相通。水路、陆路交通便利。
3.2.2供水、供电及其它
该项目外围已建完整的市政给水管网和雨、污水管网。本工程给水水源取自市政给水管网,用地内雨、污水经暗管收集后分别排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接口分别位于地块西侧石材一路。供电电源采用市网10KV单电源供电,电源分界点为10KV进线电缆下桩头。外部电源接口位于地块西侧石材一路。
该项目通信线路可以从后方市话系统接入。外部接口位于地块西侧石材一路。该工程土地为划拨用地,土地使用证已办妥。
场地已实现“五通一平”,具备工程建设的条件。建设该项目在区位优势、外部条件及技术上等都是可行的。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台工程建成后,随着海上用户、航标维护管理部门和军事上的应用,将会为我国科学实验、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提供良好的导航定位平台,为我国近海的海上军、民用户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领域的应用及服务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海事航海保障“十三五”发展规划
[2]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大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差分台建设工程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