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及管控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秀萍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资源的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土地资源,其开发以及利用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身份证号:45212319731125XXXX
        摘要: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更多资源的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土地资源,其开发以及利用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做好土地测量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使土地更加合理的使用,对于城市化建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本文从新时期的土地规划方面进行分析,对土地测量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地测量;土地规划;应用;
        引言
        为土地提供合理的规划及管控是政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照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社会基础、经济条件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制定完成。在过去的土地规划中,通常会采用模型、统计学等传统的手段予以操作,执行起来较为烦琐,同时无法保证结果的精准性。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许多新型技术应用至土地规划中来,其中就包括测量技术。
        1土地测量技术概述
        土地测量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和长期性,通过徐璐其他技术进行土地规划工作、地形和数量等测量,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测量技术本身基于电脑网络和现代化技术,使用遥感位置检测照片和数字等技术测量土地的质量和地形,汇总数据,然后转换为图像信息,使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国家对土地的管理工作已纳入重点管理的目标。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只通过人工模型测量,但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效率低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土地规划也要改变现有模式通过使用新的土地测量技术有效地提高地图规划工作的效率。
        2土地测量技术简述
        2.1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运用空间数据这一形式将现实世界的发展动态和变迁史真实地反映出来。技术人员将GIS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可以对施工空间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实现过程动态分析。GIS构成GIS主要由地理数据库及计算机软件构成。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时间都是由操作人员决定的。在地理信息系统运行中,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是非常大的,要想充分发挥GIS技术的作用和价值,需要各个元件的共同作用。由于GIS是一个动态性的地理模型,所以还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加强各个程序的运行效率。在GIS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证GIS技术的作用能够实现最大化。
        2.2遥感系统技术
        利用遥感系统技术获取地面数据,就是通过人造卫星搭载的摄影装置抓取大批量丰富的影像资源,这些影像资源会被迅速传至土地测量技术工作者的设备之中。接着,技术工作者会依照获取的影像资源,综合所在地域的地理表征,进一步整合分析出土地规划的有关信息。通常来说,遥感系统的技术特征可以归结为如下3点:(1)测量范围甚广。遥感技术的观测范围十分广阔,只要是在卫星摄像装置的观测范围之内的土地状况,都能够显示在图像之中。因为观测土地的范围极广,如此就能够给应用土地测量技术的工作者以及土地规划的工作者带来完备的数据信息。(2)所需费用较少。(3)实时地采集数据。通过该项技术所获取到的信息,都是时效性较高的土地信息,这就有助于后续土地监察及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2.3摄影技术
        摄影技术主要在遥感技术中扩展,拍摄需要测量的土地地形,使必要的数据能够以图像格式传输,然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将图像转换为数据格式。牙齿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土地测量的数据更加准确,参考性也提高,传统测量技术需要大规模专家的现场勘查,但通过摄影技术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也可以避免传统技术的局限性造成的误差。(约翰•f•肯尼迪,美国电视电视剧)牙齿技术的应用不再受地区限制。

测量传统技术不仅有局限性,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问题,因此采用土地测量技术是新时期土地规划工作的优先事项。
        3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及管控中的应用
        3.1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
        为土地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为了更加高效地管控现有的土地资源。在开展土地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处置大批量的土地资料信息,包括所在区域土地的质量、方位、地质情形、规模以及价值等。在正式开展土地规划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对上述信息予以采集及分析,只有在采集完这些数据的前提之下,才可以明确土地该如何使用。在土地规划之中应用测绘技术可以使各个环节获取的数据更加可靠。具体来说,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应用遥感技术可以高效获取土地的影像信息,同时方便其进一步地处置这些影像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加速构建所在区域的空间信息系统,还可以对多方面数据以及土地的利用状况予以解析并构建出土地应用实时状况数据库,为土地规划的后续环节奠定基础。(1)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前期应用。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之中,为土地规划提供信息依据。近几年,可掌握的土地管理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信息,掌握有效信息成为关键,技术人员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空间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GIS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使得GIS土地测绘数据管理也向着更加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2)测量技术在后期管控中的应用。后期的规划管控工作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测绘资料的比较及核验工作。依照我国有关土地规划的政策及条例,要对所在区域的土地、人口资源以及环境特征予以分析及还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因此,使用新型实用的测绘技术可以为后期的管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3.2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动态监测作为一项周期性较长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土地提供动态监测的过程中,要清楚地熟知所在区域的信息,利用测绘技术对土地的使用状况予以动态化地监测。依照当前使用得较多的动态监测手段,可以将土地动态监测的各个流程总结如下:(1)相关测量人员应用遥感技术严格地监察土地使用的实时状况;(2)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对土地变化情形予以详细分析,同时制定土地前后应用状况的比较表;(3)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多方面的数据予以管控,注意时常更新数据库中的信息。相关的测量人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的动态信息予以监测,在开展农耕土地监测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效用,为我国国土资源的检测提供科学实用的参照信息,同时也可以完成前后信息的比较,精准化地掌控所在区域土地的变化的态势,从而明确土地规划预案。
        结束语
        总体来说,积极开展土地规划工作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措施。在新时代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使数据更加准确,保障土地规划工作。(威廉•莎士比亚,北境美国电视剧(Northern Exposure),使土地规划工作更加便利,更好地利用国家土地资源,土地规划也更加彻底。土地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土地进行资源管理。在牙齿工作中,设计成很大的数字,稍有偏差会使整个项目失去参考性,因此使用土地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大大节省人力,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曹玉琴.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及管控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57-258.
        [2]陈洋.土地测量技术在新时期土地规划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83.
        [3]王诗员.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59.
        [4]张勤国.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居舍,2018(19):180.
        [5]马燕.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6):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