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232319680410XXXX
摘要:在城市化不断深入背景下,土地资源价值日益提升,我国对土地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在土地管理体系、规划与用地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随意开发与资源浪费较为普遍。对此,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完善土地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对工业用地的监控,使土地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进入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新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如何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做好土地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对土地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长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我国土地利用工作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如土地流转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但是,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整体的土地利用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土地利用目标还和实际有所差距。一些地方低效闲置用地、违规违法利用土地的现象还较突出。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城镇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土地利用额的可持续性。城市在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造成了较大规模的土地资源浪费,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当前我国土地的管理现状
较高的土地管理水平能带来诸多好处,比较符合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土地管理工作需要其从全局的各个方面进行管控,所以对土地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十分必要。当前,土地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将其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若不加以完善和改进,就不能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及意义。
1.1土地管理的体系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人们没有意识到土地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度不够带来了管理水平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的问题,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无法满足如今对土地的需求。一方面,相应的规章条例不够详尽,土地资源局还没有更加有效的土地管理体系,这会导致建设项目用地紧张,土地管理的管理过程繁琐复杂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对管理体系的制定应当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目前管理人员对土地管理实际了解和重视不足,土地管理理论没有很好地理解和实施,并且人员安排方面还存在相互重叠和相互交叉的问题,这使得管理模式的实用性较差,并没有将其特有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2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
从目前的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已经制订了很多有关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基本包含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些内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的情况。对于土地法律来说,其相关内容主要是土地管理部门工作的依据和参考,但要真正让土地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然而,对于我国目前较普遍的滥用土地、违规用地的行为,法律的惩处力度和执法水平还不够高。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土地滥用的成本比较低,个别单位和个人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可以让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甚至出现部分执法者和非法的单位、个人沆瀣一气,执法者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甚至野蛮抗法。
1.3土地利用不够均衡
现如今,我国工业飞速发展,工厂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占地面积不断加大,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发生改变,一些厂房被闲置,土地被占用却未产生经济效益;一些工厂受多种因素影响搬离原本场区,将部分土地租赁给企业,剩余部分土地则被闲置。此外,一些基础建设用地量不断增加,且占地面积极广,“面子工程”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土地利用水平与管理质量的提升。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从整体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水平较低,对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达成。对此,主管部门应立足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土地管理措施,完善相关体系,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使土地资源得到高效管理和合理利用。
2.1完善土地管理体系
在土地管理全过程中,制度居于关键地位,对管理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使管理体系得以完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完善土地保护制度,对一些未开发的土地进行保护,如沙地、盐碱地、荒草地等等,使此类土地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以免造成荒漠化;再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工作,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最后,构建土地监管机制,采用日常管理与定期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多方主体间的联系,构建多方联动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土地的科学长效监管。
2.2完善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要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首先就要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要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本身的权威性、震慑性。在实际工作中,要制订更为严格的奖惩措施,建立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对违法乱纪行为,要从制度上进行遏制,在责任的划分上要进一步细化,对责任人的相关刑事和民事责任进行全面研判。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要在工作方法和管理体系上加强改革。新时期,面临社会转型期的新问题,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法律法规的制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此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和专业的法律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了解土地管理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建立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让相关法律法规能够有符合实际、颇具成效的操作方法,使土地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不断走向规范化,推动土地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约束力度,防止执法人员知法违法的现象出现。
2.3制定科学的前期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管理水平的影响扩大到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土资源管理局应该重视土地的前期规划:一方面,要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其全面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所在地区的具体土地利用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合理安排土地资源,将土地资源科学地分配到各用地部门。这就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规范培养,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加大投入,这样才能使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使管理水平进一步发展。另外,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升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水平的开发和管理,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这方面还在起步的阶段,虽然其发展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未来还需要不断努力,进行规范的管理以及把控,主管部门更应做好土地管理工作,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等方式,使土地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土地管理的发展带来更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3):168-169.
[2]徐伟华.土地管理现状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9):208+202.
[3]迟秀娟,朱艳波.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67.
[4]张永新.如何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141.
[5]申娜.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的几点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24(11):4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