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7221989021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也为建筑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来讲,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取决于材料质量的好坏与否,因此,还需要建筑领域工作人员对材料取样接样工作保持高度重视,从根源提升建筑材料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材料取样接样
众所周知,施工材料质量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与建筑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建筑领域工作人员要对建筑材料质量保持高度重视,科学合理的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接样,并加以分析。建筑材料在检测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材料规格与种类的影响,而对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阻碍。此外,若想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还需要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开展材料取样接样等相关工作,将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为建筑行业的长足进步提供协助。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的重要意义
取样接样作为建筑材料检测的基础,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环节。若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全面性,就一定要确保材料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检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开展材料的取样接样工作,确保取样接样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为检测结果质量提供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检测结果来讲,杜绝仅出具单一的来样、取样质量检测报告,追溯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单一的试样质量检测报告,无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精准性与真实性。
2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方式
若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材料取样接样的客观真实性,就一定要确保材料取样接样工作的可行性。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材料取样接样方式普遍可以分为分层随机、简单随机、二次送样、以及系统随机抽样法。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具体要求和特点,选择最合理的材料取样方式,进一步提升检测质量,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要利用两种以上的方式开展材料取样。
3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阶段的常见问题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开展阶段,检测材料的取样接样环节极其容易出现问题,哪怕出现一个细小甚微的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检测的精准性。通过分析材料取样接样检测方面的问题可以发现,如果所选样本不具备代表性,则无法呈现出施工材料整体的实际情况,这也会增加产生问题的概率,降低建筑工程质量后期检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追溯其根源,主要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检测人员自身责任意识不够强烈,可能会在选择检测样本的阶段过于随意。比如,只单一选择表面施工材料。第二、部分施工人员或者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肆意降低工程成本的投入,在施工材料检测时,普遍选择优质样本进行检测,而将劣质或者不达标的材料直接应用在工程,这不仅会降低建筑工程质量,而且也会阻碍到质量检测工作意义的发挥;第三、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取样接样方式也会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代表性造成影响,从而无法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4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的关键方法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检验中最为常见的取样和接样方式为一次性抽样,一次性抽样又主要包含了计数和计量标准型两种,计数标准型主要应用在待检样品的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计数标准型不适宜应用在质量连续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样品在母体范围内的情况下,具体检测方式则普遍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方式,对于检测合格率也不容忽视。如果材料质量在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则需要利用标准型方法开展抽样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针对待检产品来讲,需要利用随机抽取样本的方法,合理进行取样操作,同时在检测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数据和施工要求是否相符。
4.1水泥
首先,要对水泥合理实施批量划分作业,追溯其根源,主要是建筑施工对水泥质量与数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再加上水泥在运输的过程中,无论是水泥品种还是标号,都无法保证其统一性。因此,若想为水泥检测的代表性与真实性提供可靠的保障,还需要对水泥出厂编号与品种进行划分。其次,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提前对袋装水泥进行抽样检测,再结合实际情况利用随机抽样法。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袋装水泥超过20袋的情况下,则要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此外,要确保抽样水泥数量与三辆水泥车内数量保持一致,在对其充分搅拌之后,从中取出12kg水泥进行送检。
4.2混凝土强度
首先,要确保混凝土验收时间、生产标准与强度的统一性,这是施工阶段划分批量的参考依据。当然,也要保证施工日期的合理有效性,如果现浇混凝土取样存在问题,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严格把控样品容量,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协助。其次,采取合理有效的抽样方式,严格按照具体标准和规定,先检查构件和混凝土强度,后开展试件作业,最后对混凝土浇注点实施取样,如此一来,无论是取样操作还是试件操作,都与建筑工程具体标准和要求相符。
4.3骨料划分
首先,若想顺利实施骨料的划分,还需要明确批量的衡量标准。比如:材料产地、规格普遍是相同的,但是在材料运输的过程,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影响,普遍来讲,应按照600t的数量,或者四百平方米实施划分,为验收一致性提供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产地分散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需要借助小型运输工具,为骨料的验收提供协助。其次,在分层取样操作的过程中,要基于划分标准对其进行统一,形成统一的样本。而在石子样本抽样阶段,要结合部位特点明确对其进行划分,在获取十五份样本的同时,也要确保重量的相同。除此之外,所有环节都要满足具体要求和标准。
4.4焊接试件
针对焊接试件的检测来讲,要明确施工阶段所需焊接件,并严格按照钢筋焊接及相关验收标准开展检测操作,当然,也要确保所有焊接人员持有上岗证明。除此之外,要对焊接人员的焊接工艺、以及整个过程进行检测,只有所有焊接件满足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从根源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无论建筑工程哪一部位的焊接件检测,都要确保检测方式与检测标准的统一性,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总结
若想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科学合理的开展相关工作,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的有效性,为检测的客观性与精准性提供保障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未来的长足进步。综上,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的重要意义,其次讲解了现阶段材料取样接样方式,然后又总结了材料取样接样阶段的常见问题,最后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接样的关键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龙.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问题[J]. 居舍,2019(02):26.
[2]石金成,唐海峰.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问题[J]. 建材与装饰,2019(09):43-44.
[3]刘立新. 基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检验取样问题研究[J]. 门窗,2015(06):218.
[4]邬雪锋.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取样问题浅谈[J]. 中国住宅设施,2017(10):120-121.
[5]杨义.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材料检验的取样问题构建[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