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 张文艳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文艳
[导读] 摘要:由于土地测绘多在野外进行,测绘工作难度大、风险大,传统的水位测绘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双城分局
        摘要:由于土地测绘多在野外进行,测绘工作难度大、风险大,传统的水位测绘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应用到土地测绘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极大限度的改善土地测绘的工作环境,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精准化。
        关键词:实时动态RTK;土地测绘;应用;
        RTK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一、RTK技术的优点
        RTK定位技术具有工作效率高、数据可靠、精度高、自动化高与不受通视限制等优点。在通常地势状况中,应用RTK定位技术,一次能完成4km的半径测量,其测区范围比较大,与普通测量仪器无法比拟的。在电磁环境中,短时间内就可得到坐标,作业速度非常快,强度低,能有效节省作业费用,增强劳动效率。应用RTK定位技术,没有误差积累,仪器搬站次数减少,测量精度比较高,通常情况下,RTK技术高程与平面精度可达厘米级。RTK技术在自动化程度与通视条件方面也具有很大优势,流动站运用软件控制系统,在无人工控制下,能自动实现测绘功能,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人为误差减少,确保作业精度,并且不受通视条件、季度与气候限制,在地形复杂状况下,因地物障碍难以通视区域,仅需满足RTK定位基本条件,即可快速精准定位。
        二、实时动态(RTK)定位测量系统的构成
        首先,卫星信号接收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传输的信号进行接收,因此,为了保证信号接收的全覆盖性,在设置这一系统时,至少要配备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这两台接收机一台要安装在基准站中,另一台要安装在流动站中,通过两台接收机之间的相互配合,最终有效的保证信号的接收质量。当为用户提供服务时,两台接收机要同时使用,以保证信号接收的质量。软件解算系统的应用主要是用来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的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可以确保测量的结果更为精确,并且保证其能够更加可靠的应用。这一系统的基础是载波相位,当载波相位发生变化时,就能够开展实时定位的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了该系统的几项基本的功能。其一是进行快速计算的功能,其二是进行定位的功能,其三是通过已知地坐标的定位而进行参数的转换,最后的功能是对相应的坐标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价,从而保证测量的质量。通过这一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在测绘工程中开展绘图的工作,尤其是在土地测绘的工作中,这一效果更为显著。该系统的出现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因此还处于一种发展的阶段,其中的许多功能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但是为这并不影响该系统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只有充分的应用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不足之处,进行不断的改善,将其应用在更多的领域之中。
        三、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运用
        1.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权属界限中的应用。土地权属界线不仅关系到民生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土地权属界线的测绘中,由于土地类型的复杂多样,仅靠地图中呈现的土地原貌无法准确的划分土地权属界线,只能到实地去进行土地测绘。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土地权属界线测绘中,不仅能够克服沼泽、湿地带来的测绘困难,还能准确的测量出土地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以及经济意义。

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土地权属界线的测量中,测量人员只需在土地界限位置设置放样线,然后将放样线与流动站连接起来,测量人员就能够根据放样线的距离以及方位,准确的将土地距离显示在电子系统中,在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性,而且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精确,降低了一些土地纠纷问题的发生概率。
        2.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建筑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建筑用地的合理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度也越来越强,建设用地的勘测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最为重要的一个工作,建设用地的合理勘测能够提高建设工程的竞争力。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建筑用地的勘测中,具有勘测时间短、勘测范围广,勘测数据准确等特点。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与全站测量相比,卫星实时跟踪监测只需要短短的十几秒,就能将全站仪的换站地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卫星定位系统还让多个流动站在统一时间内一起工作。在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流动站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倍,而且测量的结果也更加的准确。将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应用到建筑用地的测量中还需要保持接收机信号的稳定,在一些树木较多的地区,定位系统就无法对换站地进行准确的定位,只能增加卫星的数量来保证信号的稳定。
        3.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在平面控制测量中,地籍控制网的面积较大,由于地籍控制点在地面,土地测绘人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监督,控制点会被人为的破坏,从而影响测绘工作的测量结果和测量进度。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准度,定位技术可以根据地籍的不同情况,灵活布置控制点,然后将布设好的控制点以数据的方式记录到定位系统中,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测量区,即使控制点受到破坏,测量的结果和进度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尤其适合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使用,动态的测绘系统与静态的测绘系统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静态GPS测量与动态RTK技术结合使用,也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如在某油田的地籍测绘中,就是利用了GPS测量与动态RTK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GPS作为信号和点位的接受器,然后在测量区的三角点上设置一个基准架,即使交通不便,也能够进行地籍测绘工作。
        四、RTK定位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RTK定位技术的失锁与稳定性。在林区、山区及密集区进行作业时,RTK定位技术所遇到的信号阻挡机会增大,因信号发射塔与高压线等相关信号影响干扰,应用RTK技术作业,很容易出现失锁状况,要有效解决失锁状况,应购买初始化功能强,需要时间较短的RTK定位机型。在土地测绘中,RTK定位技术测量精度容易受到卫星与数据链传输等状况影响,RTK定位机型的品质不同,其稳定性与精度差别是比较大的,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应用稳定性与精度均比较好的RTK品质机型,布设控制点的时候,多布置一些RTK定位机型,以提高RTK技术的测量成果。
        2.注意参数转换及联测等问题。在土地测绘中,应用RTK定位技术,控制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距离在20 km以内,地方坐标参数转换点的图形应该较为均匀,整个测区要处在换算点的连线图形中,将基准站安设于地势高的区域,增加通视性,防止障碍物阻挡卫星信号,并应用实时动态的RTK定位技术,对控制点进行合理控制测量,并将控制点间进行通视,便于其他仪器联测,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避免噪音及磁场等干扰,促进RTK动态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性。
        总之,在实际应用高的过程中,实时动态定位系统确实具有显著的功效,尤其是在土地测绘的工作中,这一技术的应用无疑是最多并且是最重要的,不仅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能确保传输数据的稳定性,这些功能都是在抗干扰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相信该技术的发展还将提升到另一个崭新的层次上,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RTK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2019.
        [2]王光明.浅谈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