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黄河河务局历城黄河务局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是一种新的形势,这种形势下,黄河的防汛抢险工作也需要进行改进。如果不能很好的符合新形势的要求的话,就会使得黄河的防汛抢险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对黄河防汛抢险技术进行发展成为了很多水利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黄河;防汛抢险;保障措施
黄河下游的河势变化较快,这也使得黄河下游的防汛抢险工作难以展开。尽管我国在对于黄河下游的防汛抢险工作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进行防汛抢险工作的时候,需要提高参与人员的责任心,保证每个环节的正常进行,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防汛抢险工作的完成。
一、防汛抢险保障存在的问题
1规范管理有待提高。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加快,黄河水利系统各单位相继出台一系列制度、办法来规范管理,但各单位不同部门、单位不同年份之间要求往往存在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处,加之对制度、办法掌握不够透彻,应用效果不理想。日常防汛工作,尤其是防汛抢险指挥调度,往往存在一言堂、行政干预技术现象;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具体,处罚不到位,规范管理程度低,依法依规办事意识不强。
2抢险队员实战经验不足。专业抢险队是黄河抗洪抢险的技术骨干力量,主要担负“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按照省黄河防办划分的责任段承担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一岗双责,汛期集中待命抢险,非汛期承担运行观测责任,基层从事运行观测人员相对较少,集中待命与运行观测往往存在矛盾;专业抢险队参加过抢险的队员逐步退休,年轻队员缺少实战经验,虽然每年进行防汛抢险技术培训、实战演练,但受经费限制,培训演练科目、范围有限,很难短期内提高抢险队员的实战能力。
3物资设备保障程度不高。群众备料采用“备而不集、用后付款”原则,秸料、柳料等料源缺乏,备料积极性不高;经济体制下,机关、社会团体备料受到一定限制;国家常备料物采用现有仓储模式,报废不及时、更新速度慢,储备数量与定额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防大汛、抢大险需要。
4专业抢险队机械设备已报废,没有及时更新、补充,抢险保障程度低。租赁社会机械设备,汛前签订租赁意向书,但机械设备不可能闲置在家,租用机械设备还存在价格、调度等问题,紧急集结时,往往不能按时到达,只能催促,临时更换时间无法保证;租赁数量、型号无法把握,租赁时间、到达时间无法控制,不确定因素多,掌控难度大,无法保证防汛抢险急需。
5抢险手段落后。黄河防汛抢险仍沿用柳石枕、铅丝笼、反滤围井、柳石搂厢等传统抢险技术;原有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大型机械参与抢险,抢险位置有一定局限性。上级配备的冲锋舟、应急照明灯、多功能工程管理车等因缺少驾驶员,应用较少。每年黄河部门科技应用型成果较多,但真正用于防汛抢险的极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多,集合群防队伍难度较大;传统抢险技术用人较多,人工费用高,劳动强度大,抢险效率低,难以适应现代防汛抢险需要。
二、提高防汛抢险保障能力的措施
1规范日常管理
查缺补漏,梳理、修订和完善防汛制度体系,补齐制度短板,以制度定责任,规范防汛管理,实现事事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时开展工程普查、河势查勘;编制黄河防洪预案,按照审查权限逐级审查,及时印发。用制度约束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强化日常管理,依法依规办事,提高防汛管理水平。
2多渠道保障物资供应
注重防汛物资替代产品研究,减少秸柳料、石料在防汛抢险中的应用比例;更新防汛物资储备定额,与社会发展接轨,用新产品替代传统工器具、小型机械设备。强化行政首长在防汛抢险中的作用,发挥行政命令在机关团体、群众备料中的优势,促进机关团体、群众备足备齐防汛料物。少量稀缺物资,可按定额数量储存在防汛物资仓库内,保证应急使用;多数国家常备物资可采取社会化储备方式,减少库存,降低仓储费用。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运输能力增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引领作用,与物资储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汛期由厂家代储一定数量的防汛物资;汛期使用,按照储备价格结算,汛期不用,汛后给予厂家一定保管费用。山东黄河已开展国家常备物资代储试点,将逐步推广试点成果并制度化。实行中央防汛物资、地方防汛物资和国家常备物资储备大联网,增加防汛物资供应渠道,减少管理费用,缩短运输距离。多种渠道并用,保障防汛物资及时、足量供应。
3保证机械设备数量
机械设备是专业抢险队参加抢险的必备工具,是确保队伍战斗力的有力武器。及时配备、更新专业抢险队自有机械设备,大中小型合理搭配,适应不同位置、不同类型险情抢护;自有机械设备可随时调用,型号、数量便于掌控,可及时或提前到达抢险现场。针对专业抢险队机械报废、尚未配备现状,对社会机械设备进行调查、统计,按所需数量的3—5倍,与施工企业、市场业主、个体户、租赁公司等达成租赁意向,相对固定机械设备;与大型机械设备生产厂家签订代储协议,汛期代储部分机械设备,确保足量、及时供应。实行自有机械设备与租赁、代储有机结合,增加机械设备保障程度,保证抢险所需数量、型号,为防汛抢险创造条件。
4提高机械抢险比重
机械设备在防汛抢险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大型抢险中,机械设备参与度相当高,尤其是高危行业救援,机械化、智能化程度惊人;各种机械设备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抢险效率更是大大超过人力抢险。注重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度,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巡堤查险工器具,加大机械设备参与黄河防汛抢险比重,提高抢险机械化水平,为防汛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5提高防汛技术,加大科技的投入
只有对黄河防汛工作的足够重视,才能保证防汛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因此相关领导要对防汛技术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提高防汛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为黄河的防汛抗险量身打造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发出更多的科研项目。光是有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抢险工作中来。这个步骤其实更为难得,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更多。但是每一笔资金的投入都是有回报的,它能够促进防汛工程的建设以及黄河防汛抢险工作的效率等。
6完善防汛的落实工作
①要对防汛所用的工具以及物料进行及时的登记,对于那些已经老化或是过期的工具和料物要进行及时的上报报废以及更新,在更新防汛工具以及料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质量是在购买防汛工具和料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障了防汛工具和料物的质量,才能够使得每一个工具和料物都能够在黄河的防汛抢险工作中做到管用、好用。②要对防汛队伍进行落实。保证每个记录在册的防汛人员在黄河防汛抢险时期都能够出现在工作队伍中。在防汛的队伍中,不仅要有经验老道的老同志,同时也要有掌握技术的新同志。这样一来,在黄河的防汛抢险的工作中就能够让他们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将黄河的防汛抢险工作做好。③对于防汛技术的培训不要只局限于集中培训,也可以将防汛技术的培训分散在不同的场地,从而培训防汛人员在面对不同的险情时应该使用哪些防汛的技术进行处理。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为防汛人员直观的讲解如何利用防汛技术保障黄河两岸人民的安全。
结束语
我国的黄河汛情问题一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能够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问题,只有解决好母亲河的问题,才能够保证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促进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兴利。2003年黄河河南段工程抢险的经验与思考[J].人民黄河。2004(05)。
[2]翟家瑞,陈银太。对2003年兰考蔡集工程抢险的几点认识[J].人民黄河。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