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78400
摘要:德昂族是德宏州五种世局少数民族之一,是一个跨境而居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德昂族信仰南传佛教的同时,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的信仰,且对德昂族的生产生活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德昂族;宗教信仰;原始宗教
德昂族是云南德宏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是中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其他地方的德昂族则与景颇、傈僳、阿昌、傣、汉等民族相邻,分寨而居,有少数德昂族族村寨杂居在坝区傣族村寨之间。德昂族先民是我国古代南下濮僚民族系统中的一支,在各个历史时代称呼不同,最早见于唐代史籍称为“朴子蛮”,元称“朴人”明清以来多称为“崩龙”,亦有人认为他们与“芒蛮”、“施蛮”等古代民族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因居住的地区不同又有不同的自称或他称。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绕扩”、“布雷”、“绕买”、“梁”、“汝”、 “昂”等等。傣族多称他们为“滚昂”(居住山洞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统称为崩龙族,1985年根据本民族意愿改称德昂族。
在南传佛教传入之前,德昂族崇尚鬼神信仰、万物有灵,均信仰鬼、寨神和自然神,这些观念在广大民众阶层中深入人心,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各个村寨百姓的祭祀习俗和禁忌中看到原始崇拜的痕迹。
一、德昂族的祖先崇拜
(一)龙阳崇拜
德昂族中流传着《滚思艾•妈勒嘎》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意为太阳父亲,青龙母亲。传说远古的时候,在一片原始森林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师苏畹那碟那和弟子居木德瓦哈那,居木德瓦哈那继承了法师善飞的本领。有一天,他在追逐一只马鹿的途中,远处突然传来了动听的歌声。当他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走到明德瓦读湖畔时,被湖中洗浴的七位龙姑娘迷住了。居木德瓦哈那情不自禁地与一位龙姑娘寒暄起来。俩人依依不舍,便在湖对面的“町卡如那”岩洞里住下。数月后,龙姑娘有了身孕,不小心又露出了青龙的原形。居木德瓦哈那询问了一切,说了一句“我们不能在一起了”,便直向天上的太阳飞去。几个月后,龙姑娘生下三男三女,十几年后便让他们亮亮成婚。并告诫他们永远记住:父亲是太阳,母亲是青龙。从此,德昂族便把太阳称作父亲,表示光照人间;把青龙称作母亲,表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早晨、中午、傍晚这三个时段,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龙”身上就呈现出“红、花、黑”三种不同的颜色,后来,德昂民族也就形成了“红、花、黑”三个支系。分布在现在的德宏三台山、德宏梁河和德宏瑞丽。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九(阳历三月八日),德昂族便举行纪念太阳父亲和青龙母亲的庆典活动,汉语称“龙阳节”。
(二)茶叶兄妹达楞和亚楞
相传,当大地一片混沌时,天上却美丽无比,到处都是茂盛的茶树,“茶树是万物的阿祖,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茶叶的精灵化出。”这些茶叶精灵看到大地上荒凉一片,就问万能之神帕达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到地上生长?”帕达然说:“天下一切黑暗,到处都是灾难,下凡要受尽苦楚,永远也不能再回到天上。”但茶树为了大地长青,愿意到地上受苦。
帕达然也想开创出繁华的世界,见它们都愿下凡,于是万能之神掀起狂风,撕碎小茶树的身子,使一百零两片叶子飘落人间,变成五十一对茶叶兄妹,兄弟们被称为达楞,姐妹们被称为亚楞。后来,大地上出现了四大妖魔,他们横行霸道,涂炭生灵。茶叶与四魔斗争,打了九万年,终于将它们消灭了。茶叶众兄妹割下自己的皮肉,搓碎后使它们变成大地上的树木花草,并把自己仙美的颜色洒给白花,茶叶自己只留下普通的颜色:碧绿的花托,嫩黄的花蕊和洁白的花瓣。从此,茶叶兄妹便在大地上生息,繁衍了人类。
二、鬼神崇拜
(一)祭谷娘。大米是德昂人的主要食物,因此他们对如何得到充足的稻谷是十分关心的,但由于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基本上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就增产,遇灾害就歉收。因为人力难以与天时抗衡,所以德昂族人民把获得丰盛稻谷的愿望寄托在一个女性保护神谷娘身上,德昂族人祭祀谷娘就是认为她能主宰谷物丰收,表达了他们对粮食生产的重视。
(二)祭龙王。目的是祈求龙王保佑,不发生天旱,保证风调雨顺,有水吃。一般在三月份,由佛爷择日举行。祭时,全村老少前往清水池边,佛爷点燃香烛,边念经,边把一张画有龙的纸漂放在水面,群众随之叩拜。然后杀猪杀鸡祭祀,大家在一起饮酒。
(三)祭地鬼。土地是农作物赖以生长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庄稼获得丰收,德昂族在每年播种包谷结束后,便进行祭地鬼的仪式。由全寨按凑钱,买猪一口、鸡一只,每户准备一箩碎石。祭时,在地边栽一根木桩,把碎石倒于桩旁,在地边杀牲设祭。
(四)祭寨神。寨神一般是村寨中间或附近的一棵大树,每年春耕前,全村男女老少停止生产,不出远门,祭祀时,各户将准备祭献用的糯米饼或汤圆摆到神树前,由村寨长老祈祷,祈求寨神保护寨神、保卫村寨不受侵犯的象征。祭后,全村共食汤圆﹐祈求人口平安。
三、自然崇拜
(一)祭天。由各家各户自祭,在7月份进行时,各家成员到自己的地里,拿着一只鸡,一壶酒,鸡头朝天,杀时让鸡血向天喷,然后把鸡向上抛去,并洒酒一盅,然后拣鸡回家烹食。
(二)祭山神。基本上每年一次,日期不定。如寨上有流行疾病就祭,否则不祭。
(三)祭鬼树。在德昂族村寒的四面各有一道“鬼门”,“鬼门”附近的一棵大树被称为鬼树,德昂族群众在泼水节后的第三天,便祭鬼树。祭鬼树通常在夜里五更时分举行。届时,由二十三名成年人把一块画有龙、虎等凶恶猛兽的木板,送到鬼树旁,一边敲锣高声念经,并供上一点饭菜,然后送的人悄然离去,返回家中。送时高声喧哗是让鬼听到后退出鬼门,悄悄回家是不让鬼察觉,而跟随回家。
德昂族先民相信,自然界的演化、五谷收成和人的生老病死、吉凶祸福都受到精灵、鬼魂的主宰,这样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因此,德昂族信奉佛教以后,仍然尊崇原始宗教,并且至今在德昂族生活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俞茹.德昂族文化史 [M].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丁菊英.德昂族的传统文化[M].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熊甜芳(1983——),女,云南德宏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宗教学、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