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在2013年4月启动了“红细胞”工程。践行国网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为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动力。通过汇聚“细胞”微力量,传递“红色”正能量,奠定了资阳城市“有爱”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力量,“红细胞”已成为城市的精神定位、主体形象和靓丽名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细胞 正能量 企业文化
前沿: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是运输氧气的重要工具,它流向身体的各个部分,使人体正常运转,细胞虽小,却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福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结合实际,在2013年4月启动了“红细胞”工程。对内,通过“红细胞”工程落实央企的社会责任,使员工成为企业道德血液的“红细胞”;对外,延伸“红细胞”工程的范围,在全市发起建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将每个企业(团队)打造成了社会道德血液的“红细胞”。
一、主要做法
(1)构建“红细胞”工程,提升企业卓越服务原动力
1.1 引入“红细胞”概念,深化卓越服务理念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将“红细胞”的生动喻意引入企业管理,构建“红细胞”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企业实际工作,以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心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为出发点,对内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对外优质服务、造福百姓、引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架起企业与城市客户、农村客户及员工的“连心桥”。
1.2设计基于“红细胞”工程的卓越服务管理架构
将“红细胞”工程与企业现有管理机构、职能部门有机结合,改进工作流程、扩充服务渠道、修改完善管理制度,实行一人多责、团队共建的工作模式,打造企业、员工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交互平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帮助员工在优质高效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服务社会体现自己的更多价值,提升企业卓越服务原动力。
(2)建立“红细胞”联动体系,提升工作推进保障力
2.1建立三层联动工作体系,分类专业管理
建立领导、督导、工作网格三层联动、全员参与、贯通到岗的“红细胞”工程组织、工作体系。建立“红细胞”工程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基层工作网格,包括“红细胞”示范岗、“红细胞”责任区、“红细胞”突击队、“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以及不定数量的“微公益”、“爱心书屋”等,具体落实工程的各项要求,使“红细胞”工程深入一线,更广泛覆盖、更紧密嵌入业务。
2.2细化基层网格责任清单,推动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根据不同基层岗位职权及具体工作,分点、线、面制定责任清单,细化工作职责:在“点”上,要求“红细胞”示范岗,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营造赶学先进的浓厚氛围,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线”上,要求“红细胞”(志愿者)服务队以供电所、配网班为单位,实施精准扶贫,积极开展电力延伸服务、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务工人员、心理陪伴、助力高考、帮贫济困等活动,在节假日、迎峰度夏、春耕等特殊情况下开展特殊服务。“红细胞”突击队承担援藏帮扶、迎峰度夏(冬)、重要节日(任务)保电、电力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在“面”上,要求分管不同“红细胞”责任区的各党小组,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党员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主动承担区域内急难险重任务和保障区域的稳定和谐。
2.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综合保障
建立党政融合、动态调整、指导联动、分享学习、舆论宣传控制等制度。将党建工作与“红细胞”工程统筹策划、一体化开展,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双向融合、同频共振。根据工作实际、员工需求动态调整;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党委把关到位、职能部门指导到位、基层单位落实到位的三级指导联动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对工作动态、创新亮点、实际成效以及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红细胞”工程的影响力和辐射面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3)多措并举,提升“红细胞”精神文化内驱力
“红细胞”工程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善小”常为,让广大员工既是“红细胞”工程实施的主体,又是“红细胞”工程之果的享受者,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并自觉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交互融合,激发出员工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成为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力量源泉。
3.1开展心理关爱,架起“连心桥”
持续开展“3•25善爱我”员工心理关爱计划,建立4个心灵驿站,开展初、中级心理辅导员培训、关爱拓展等活动,对3000余名员工定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员工安全心智模式体系并在一线实践应用,培育科学安全理念、营造良好安全氛围。开展为职工送“微盆栽”、工作日“工间操”活动,举办“电力佳缘”青年联谊交友会等,架起员工与公司的“连心桥”。
3.2举办道德讲堂,构筑员工“善小”基石
定期举办“红细胞”道德大讲堂,紧紧围绕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企、形势任务教育、廉洁自律、岗位履责、厉行节约等主题开展“专业讲”、“劳模讲”、“草根讲”等系列宣讲活动,并举办形式多样的心得体会交流沙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员工的潜意识里,最终体现在岗位上、落实到行动中。
3.3选树先进典型,营造积极氛围
建立月度先进评选制度,每月评选2名“红细胞”月度明星,积极开拓先进典型宣传教育的新颖载体,将该项荣誉与经济收入、政治待遇挂钩,作为员工入党、职称晋级、干部选拔和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员工学习模范、创先争优,进一步增强敬业精神、服务精神。
3.4鼓励创新创效,激发员工创造力
组织建立“红细胞”创新工作室,实施新进大学生“两师带一徒”培养方案,组成10个技术创新和10个管理创新团队,给青年员工提供充分展示自我、激发创造力的平台。从服务优化、降本增效、市场拓展等八个方面开展创新研究,注重发挥技术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努力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红细胞”扩散的生产力。
(4)拓展“红细胞”志愿联盟,提升正能量传播影响力
“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转变传统的公益理念,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转变,将更多的企业和部门的公益之心联在了一起。提倡合作共赢、资源整合、透明运营,将更多受助人的诉求联在一起,建立互相信任的利益共同体。
4.1统筹设计、建章立制,成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
2015年12月,资阳市文明办与国网资阳供电公司以“红细胞”志愿服务体系为起点和基础,整合资阳市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公益资源,联合全市其他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资阳市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简称“红细胞”联盟),针对文明城市创建、精准扶贫、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4.2集中活动、协同推进,加强联盟单位适时互动。
“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坚持“一联盟一核心”“一队一品牌”,以“有爱之城•志愿同行”红细胞志愿服务行动为总揽,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采用季度集中行动与每月分散行动相结合的模式,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度有亮点、节点有高潮、全年不断线的工作格局,聚成一呼百应的社会力量。
4.3自主创新,突出亮点,打造城市“道德名片”。
积极与联盟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红细胞”联盟互动写入合作协议条款,列出互动计划及落实举措,强力推进联盟形成常态。各成员单位策划其他需要联盟单位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形式,突出亮点特色,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以项目品牌化、专业化助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利用与联盟单位的合作项目、共用平台、战略关系,围绕城市重点项目、工程、时下热点,运用“红细胞”功能,积极策划实施互动活动。
4.4“互联网+”、共创共享,建志愿服务联盟新模式。
建立“红细胞”微公益、“红细胞”爱心书屋、“红细胞”服务站,开展扶贫帮困、助力新农村、志愿服务等活动,架起正能量“互联网”。建立志愿者微信群,由联盟单位指派专人组建微公益团队,进行合作管理。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村小圆梦”活动、“五点钟课堂”志愿服务、“我们都来学雷锋”网络主题实践活动、义务献血志愿服务、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重要节日主题志愿服务、我为“成资一体化”建言献策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新模式,实现共建微公益团队、共创信息共享平台、共同传递温暖力量、共促联盟互动合作“四共一体,携手前行”的生动局面。
(5)弘扬“红色”正能量,提升文化自信力
5.1全息传播、立体宣传,弘扬“红色”正能量。
除了开展如敬老院、福利院全覆盖精准扶贫行动、“大手牵小手、电亮连心桥”关爱未成年人行动、新春送文化下乡等系列活动,把温暖实实在在送到百姓手中,还面向社会开通微信公众号,以“红细胞”品牌价值为中心,搭建起通讯、小说、漫画、歌曲、网络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传播的“1+N”宣传框架,精心策划“‘红细胞’零公里志愿精准关爱行动”、“红细胞”志愿服务进校园关爱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定期举办“红细胞”沟通日,邀请政府、合作伙伴、客户和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及时披露“红细胞”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立标实践,内外互动营造全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5.2资源整合、文化共享,树立联盟文化“风向标”
作为志愿联盟的发起者与领头者,国网资阳供电公司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榜样。2017年开展基于志愿服务联盟建设的企业文化“走出去”卓越实践,让国网公司优秀企业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共享、资源整合、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贯通“价值链”,启动“孵化器”,在联盟“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广”、“推得开”。2018年开展“红细胞”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带头传播党内政治文化、优秀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社会文化,在资阳市成为一道文化志愿服务的新风景。探索了国企企业文化共享模式,发挥了央企脊梁作用。
二、实施效果
(1)成为有爱之城的“城市名片”
在“红细胞”工程的推动下,增强了企业发展实力,效益不断提升。培养了一支攻坚克难、服务社会的优秀队伍,企业内部活力大大增强,完成了多次急难险重任务。锻炼了一支服务优质、行为规范、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供电队伍,公司连续4年取得资阳市公共服务业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第一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2020年1月,国网资阳供电公司荣获“四川慈善爱心捐赠单位”称号。
(2)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的新载体
“红细胞”坚持走“善小而为”的公益之路,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带动了社会广泛志愿服务潮流,满足了美好生活需要。从企业到社会,“红细胞”的感人义举在接力,美德的强大能量在传递。德不孤,必有邻。从一个企业的实践行动发展为一座城市的建设方向,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勇于探索和大胆实践,创造了企业公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范例。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了“传统美德永不过时,人间大爱无处不在”的温暖启示。“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已经证明而且还将证明,国有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以点带面、榜样示范、机制保障、全面推进,影响社会风尚,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动力、增强文化自信行之有效的重要载体。
结语:
国网资阳供电公司通过实施“红细胞”工程,主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使员工成为企业道德血液的“红细胞”;同时,延伸“红细胞”工程的范围,在全市发起建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将每个企业(团队)打造成了社会道德血液的“红细胞”,传播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