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铁路客运段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社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各企业更应该充分运用法治思维与方式,实现企业的深化改革,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依法治企,其次分析了企业开展法治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企业依法治企与法律文化的培育路径,希望能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我国企业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依法治企;企业法律文化;培育研究
前言:唯奉法者强,唯明法者进。党在十八大就曾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在十九大又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执政兴国,需要法治思维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法治思维。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将发挥更加基础性的作用。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企业必须重视依法治企与法律文化的培育,这样才能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1什么是依法治企
什么是依法治企呢?依法治企就是一种运用法治观念来思考和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是法治理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并用此方法来指导人们行为的思想和理论。简单点说,法治思维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作决策都必须要遵守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坚守住国家法律底线。近年来我国党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全面阐述了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这是我国党第一次在纲领性文件中明确的法治思维。另外《决定》中也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属于法治经济范畴。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主体,必须要科学把握党建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做到依法治企,重视对企业法律文化的培育,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2企业开展法治工作的重要性
2.1弘扬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
现代法治社会就是一个需要靠良好的规则系统来维系的社会。一旦离开了对规则的遵循,也就没有社会秩序可言。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通过法治工作可以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为企业市场活动提供有利的法治土壤。
2.2普及法律知识和常识
法治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单位和职工对基本法律常识的了解,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普法目的在于干部职工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养成人人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秩序,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
2.3预防职务犯罪风险
以法治教育为先导,完善廉洁机制,强化监督,通过法律的提醒和教育,使警钟长鸣,减少和减低违反法律的行为。
2.4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法治工作的开展,规范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行为,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有效调整企业和个人的不良行为,推动企业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
3企业依法治企与法律文化的培育路径
3.1组建法规项目团队,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业务培训
法治企业建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养硬、业务能力强、职业水准高的法律人才队伍。因此,在全面推进公司依法治企中,应大力加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把各起草部门精通法律法规的人员配置到规章制度制定团队中,明确各个部门的主要责任人,确保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作用有效。二是要充分发挥法律事务处的作用,对规章制度充分发表法律意见,确保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关规章制度协调、衔接。三是要发挥总法律顾问的作用,协调企业各部门在依法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权责关系,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后续3-5年的发展规划,确保制定的规章制度符合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组建好法规项目团队后,企业法务机构需要通过对法规项目团队进行专项的法律业务培训,从源头上做好依法治企的准备,同时要求法规项目团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学习《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劳动法》、《招标投标法》等规范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从而为企业依法治企提供高水准的人员保障。
3.2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夯实依法治企基础保障
企业应该认真整理国家和地方的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依法治理企业有法可依。与经营企业管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上级规章制度和各项政策,繁杂并且零散,在管理企业过程当中,难以避免会出现一些纰漏,甚至遗漏很多,因此要将这些政策系统的归纳起来指引企业进行工作,约束企业的行为,显得并不容易。要解决这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各级主管单位的规章制度和要求,认真整理,系统性的归纳,转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将法律法规要求融入企业的各项业务工作之中,要确保企业构建的规章制度和体系不仅合法,而且还科学跟高效,使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形成依法治企的根本。这样才可以确保企业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一致性,从根本上避免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3.3 发挥领导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企业领导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思维,加强组织和协调能力,从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同时,在依法治企中,要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法律顾问审查、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等内容融入其中,以推动经营工作的合法有序进行。
3.4创新法治宣传模式,强化法治工作效果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法治宣传工作。设置法治宣传网络专栏,将重要法律法规置于其中,便于职工翻阅和查找。管理人员可通过点击率的高低来掌握职工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宣传模式。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多媒体宣传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宣传教育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员工眼前,加深员工的记忆和理解。要大力倡导利用多媒体、观看法治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最后,利用文艺表演的方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重要节日的文艺汇演中,把法治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做到寓教于乐。
3.5加强法律文化建设
建设企业的法律文化,可以促进企业员工以合法、守法而自豪,因此他们的行为将主动建立在合法和守法的基础上,使法律文化的建设与员工尊法守法形成良性循环。为了更好的建设企业法律文化,企业还应积极营造法治环境,形成具有公司自身特点的法律文化,如积极参与上级单位组织的“法治在我心中”、“我与企业共成长”、“法治征文”、“法律讲堂”等主题活动外,企业还可自行开展法律演讲比赛、法律讲堂、法律展览等活动,切实把合同管理、安全生产、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劳动合同管理等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营造依法治企的浓厚氛围。
总结: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法治建设与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全面融合、统筹规划,努力实现法治工作全流程、全覆盖,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提高企业法治建设水平,才能不断的做强做优,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骆彬.企业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2):142-143.
[2]卞传山.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路径寻踪[J].法人,2018,(06):66-67.
[3]王敏.建设法治企业保障基业长青[J].国家电网,2017(08):18-20.
[4]徐芳玲.强化法治保障,推进依法治企[J].中国有色金属,2018,630(18)
[5]陈华准.对改进和提高国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水平的思考[J].海峡科学,2017(3).
[6]秦瑞丰.国企如何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