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郭朴原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郭朴原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形势越发严峻。
        柳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环境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形势越发严峻。工业生产带来的化工废料流入地下、生活垃圾的大量填埋等给整个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压力。与此同时,人类生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也造成了当地生态的巨大破坏。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试图保护环境,环境监测就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通过环境监测技术我们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检测和分析,判断当地的环境污染程度,并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环境保护
        引言
        相对而言,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虽然符合预期要求,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部分区域环境恶化速度加快,监测工作必须进一步调整,尤其是在技术创新模式上,进行更好优化。为此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工作需求,以及各类环境项目的加强,包括后续技术内涵的丰富等,按照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由此,对于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健全,需要努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环境监测有很多种研究方向,目前比较热门的三种监测方向是研究、监视以及固定监测。研究性环境监测通常用于研究,适用于污染源不明的样本监测,主要的工作是确定样本里的污染源并对污染源进行详细探究,由于污染源的成分复杂,因此这种监测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通过探究得出的监测数据会作为样本数据记录在环境保护法中,供人们参考。监视方向的环境监测的重心在污染源排放和污染源的排放趋势上。污染源控制排放监测是通过监测污染源排放量是否超标来对当地环境做出评估,如果排放超标就控制污染源的排放量,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控制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源排放趋势的监测是通过对某个地区的主要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实时检测,预测该地的未来排放量,推导该地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环境中变化。固定监测一般针对污染源已知且污染源对人类危害极大的情况,通过固定监测来确定污染源日排放量,预防突发状况。
        2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现状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科技的稳步发展与提升,该技术的运用正变得愈发强大起来。在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下,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在现今的环境治理中运用了环境监测技术、3s监测技术以及物理化学检测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均能够帮助环境治理部门提升环境的治理质量。为了更好地促使我国环境环境质量得到提升,使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改善,环境治理工作者往往不能有一刻懈怠,然而针对我国各个领域的环境问题,工作人员却无法全面分析与捕捉到。若此时运用监测技术对各个地域的环境情况进行监测便能够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我国目前出现的主要环境污染类型包含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各类废弃物的污染,环境治理人员通过创新性的监测方法能够有的放矢的完成环境治理任务。另外,我国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是较高的,为了使群众放心环境监测数据并形成维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数据在全国范围内是公开透明的。
        3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3.1多元化发展
        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的安排,都需要从不同的策略和标准来改善,尤其是多元化的理念,比较符合环境监测技术的进步标准,而且整体上能够创造的价值更加显著。首先,环境监测技术的方案设定,必须结合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以及近5年的污染治理情况,包括各类特殊污染物的影响,开展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最大限度的确保环境监测技术的执行,可以在数据和信息的获取过程中,保持足够
        的可靠性、可行性,由此开展工作的好处在于,能够确保相关不足的弥补,得到更多的支持与肯定,规避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从而在地方的发展和建设上,得到更加卓越的成果。

其次,环境监测技术的进行,需要在各类特殊问题的分析、研究力度上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与各类工厂的化工反应,或者是相关的技术漏洞进行试验,从而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内部体系上,得到更加健全的发展成绩。
        3.2自动化发展
        在中国的环境监测和治理过程中,其技术是传统并且单一的。这种技术监测时间较长,不仅数据存在着变量和误差,监测的过程也没有效率,是非常落后并且没有效益的。因此,快速并且准确的监测技术,自动化发展成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完善的必经之路,自动化凭借着其高效性,极大程度地节约了监测成本,通过实时监控、自动监测的方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日渐成为了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3.3加强污染物分析
        当前的环境监测技术执行,正不断的朝着更高的目标来创新,很多工作的研发力度不断提升,而且自身的内部弥补效果得到科学的改善。所以,建议在环境监测技术的污染物分析上,进行有效的转变。(1)环境监测技术的各类污染物分析,需要针对不同条件的影响、时间积累的影响、物质之间的各类反应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掌握。当前的很多污染物,都有可能出现变异的现象,所以在环境监测技术的服务功能上,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对污染物的特点和内部构成,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开展有效的掌握。(2)环境监测技术的污染物分析,需要进一步的观察污染物的特点和发展走向,尤其是考虑当前的社会排放和工业排放,并进行对比分析。
        3.4 信息化发展
        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是任重任道远的,有时候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监测的时效性,监测工作往往要深入恶劣的环境,这种环境通常较为复杂,对监测工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阻碍。因此,能够整合国家网络,切实得到各种环境的监测信息和监测数据的信息化技术,成为了发展的趋势和技术完善的基石。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掌握了监测的信息和数据,还能够优化制定一整套国家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数据库,为实现网络化监测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3.5重视人员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
        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与职业素养。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讲解监测要点及其难点,扫清知识盲区,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精湛的工作技能。除此之外,职业素养决定了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又直接影响工作效率,要注重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使其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构建稳定的结构合理、专业对口的环境监测队伍。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的监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尤为重要的。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已有许多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被应用到了环境治理之中。虽然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初始阶段较发达国家稍晚一些,但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之下,有许多监测技术较往昔均已有了明显的完善与改进。笔者相信,我国的环境治理情况能够愈来愈好,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维护之间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王静.环境监测技术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探索[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75-176.
        [2]刘华辉.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0+133.
        [3]郭丽丹.环境在线监测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2018(34):126.
        [4]伊布提哈尔•加帕尔.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环境与发展,2018,30(10):151-152.
        [5]张芙蕖.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0):153+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