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1
摘要: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设备状态,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老化等异常现象,则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如果不能检修则要及时报备、更换,因此通过维护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保障变电运行设备状态,使电力输送稳定,可见该项技术的重要性。本文就针对变电站设备维护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维护
1变电站设备维护的特点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必须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逐步的提升其原有的设备维护效率,保证设备的合理运行。对于设施设备的检查记录工作必须要根据变电站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运行状态的维护和管理,找出其中的重点维护工作,将其中的各类设施设备进行运行参数的合理设定以及设备的修整和评估。不仅如此,还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将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管理,创新设备的质检维护水平,将其设备效益进行充分发挥,逐步的应用到技术创新中去,逐步的规范化起到管理效果,提供管理实践途径,提升原有的变电站的维护水平以及技术便利条件。
2加强变电站运行设备维护的意义
变电站在工作进行中,或多或少总会发生一些异常问题,一旦出现异常问题,变电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这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一旦没有做到切实可行的有效维护和维修措施,将会发生不可估计的损失和风险。比如漏电带来的人员伤亡,电力设施接触不良带来的设备损坏、人员的意外触电以及影响企业工作的正常进行,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设备维修带来的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故变电站若不能进行安全的维护维修,人民的安全生活、企业的正常运行、社会的正常发展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1)电力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变电站,变电站的设备维护就成为整个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上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有序运行,运行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避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不至于影响整个电网系统运行。
(2)人力因素,变电运行与设备维护工作非常复杂,在维护过程中工人不可能一直处于专注状态,而且维护过程这么复杂,机器的故障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旦机器出现故障,维护工作又没有做到充分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要求工人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同时各部门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管理,从而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确保整个电网的安全有序运行。故加强变电站运行设备维护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些特殊的变电站还会派有专业人员进行看守,一旦有异常不良情况发生便会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这些需要专业人员看守的变电站毕竟是少数的,大部分变电站都是无人看守,但会进行定期的检测与一定的维护。这些便是变电站的维护现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使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并且不断进步,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但在维护技术上我们还是属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更好地提升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3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改善策略与应用要点
3.1改善策略
维护技术应用模式优化。定期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维护是电力企业必须执行的工作,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定期检测空白期内设备故障的影响,电力企业有必要对原有维护技术应用模式进行优化,旨在降低设备故障概率,精确处理检测空白期设备故障,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
优化方案分为3个部分,即电子定位技术应用、电力监测技术应用、自动预警技术应用,其中电子定位技术可以对辖区内每个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定位,以便于人工与其他技术系统找到故障设备;电力监测技术主要根据电子定位技术成果对所有设备进行电力检测,由此产生设备状态曲线;自动预警技术与电力监测技术对接,如果电力监测技术的设备状态曲线图显示某设备状态接近故障标准,则会激发自动预警技术,随后通知人工前往正确地点来处理故障,此举可以应对空白期内突发性的电力故障。
提升技术应用效率。过长的维护检测时间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去提升技术应用效率。建议电力企业在维护技术应用前先设计检测指标,即针对不同变电运行设备的故障类型设计对应指标,这样在检测当中就能够准确的排查故障,有助于技术应用效率,同时应用模式中提到的技术方案在提升效率方面也有一定帮助,即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设备故障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成果反馈给人工,这时人工就能根据信息初步识别故障类型,随后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技术进行检测、维修。此外,单纯提升技术应用效率并不能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建立电力应急系统,该系统主要在故障发生时将故障设备停止,以免故障扩散。
技术应用方式改进。停电维护在维护技术应用方式中是无可替代的,但可以通过智能技术来降低停电维护需求,由此来改进技术应用方式。智能技术的采用主要以智能识别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主,如大数据技术与电力控制装置,首先电力企业可以将电力故障时的信息输入大数据技术系统中,这样当某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大数据技术就可以识别电力故障类型,并锁定故障设备与相关电力网络,随后向电力控制装置发出调控指令。其次电力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大数据技术系统的指令后会进行对应的运行,并实时将运行成果反馈给大数据技术系统,这时大数据系统将对反馈信息进行识别,如果识别结果显示电力设备状态信息符合正常信息特征,则说明故障已经被消除,无须人工排查。这一条件下,除非电力控制装置无法消除故障,否则就不需要停电维护,由此实现改进目的。
3.2应用要点
在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中,无论是否有故障、采用何种模式或方式,都应确保技术应用的完整性,要做到预防故障因素影响。下文将提出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要点,即常见的故障因素,以便于工作人员在维护技术应用时有明确方向。电源故障因素。在变电运行设备运行中,电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其出现故障则会导致设备停运,因此是维护重点之一。而根据相关案例可知,电源的故障率较高,原因在于电源很容易老化,即电源的运行时间较长,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是全天候运行,因此其损耗率较大,电源老化就会加快。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电源进行维护,定期检测电源状态。
设备故障因素。变电运行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如环境因素、外力因素等,因此设备故障概率也不低,需要引起重视。如某变电工程的变压器在3个月内连续故障了6次,原因在于变压器暴露在户外,与外界雨水频繁接触,导致内部电路故障。针对这一点,维护人员必须在停电状态下拆机检测,确认设备当前状态,如果无法维修需要直接更换。
结语
在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过程中,加强维护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还能提高整体供电水平。技术在发展,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维护将面临新的要求,为了保证整个维护工作的稳定进行,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维护技术,逐步解决目前维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邓艳梅.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中红外诊断技术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9,26(03):162-163.
[2]熊玉佳.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管理分析[J].决策探索(中),20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