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的策略简述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姚学军
[导读] 摘要:用电需求的增加,使电力工程无论是在规模、数量或质量上都应做出一定改善,但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局限在设备环境等较为普遍的方面。
        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宿迁供电分公司
        摘要:用电需求的增加,使电力工程无论是在规模、数量或质量上都应做出一定改善,但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局限在设备环境等较为普遍的方面。除此之外,本身特有的行业性质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如果因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引发出现故障,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策略
        1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具有的特殊性质
        1.1 施工五要素
        第一点是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由技术工人完成,部分由工器具实施,使用的机具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否则严重影响着整个施工的质量。电力工程施工较为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在专业技能上满足工作的需要,除此之外也要有强大的责任感,出现事故或其他故障时可以及时地对故障源头进行分析,并顺利地解决问题。除了要把握施工技巧之外,也要有基础的电工专业知识储备。
        第二点是工作环境的要求。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原因在于电力工程对施工的部分电气设备安装环境有十分高的要求。一方面会对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造成干扰,使仪器在工作时出现障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设备安装本身需求的无尘环境要求高。避免大风大雨的天气,可能造成电力线路出现故障,或者粉尘等进入设备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第三点是运行设备对质量管理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设备的运行速度以及质量好坏,对施工的收益有很大的影响。工作过程中需要各项设备紧密地配合,因此每项设备都要保证质量是过关的,任何一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对整体产生干扰。
        第四点是施工方式的选择。施工过程中可以有多种施工方法进行选择,但最合适的施工方法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施工条件来决定的,最好是按照建筑、电力行业的要求进行选择。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质量得到保证,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个过程中,使用到的施工方法、方案等提前进行设计,选择最佳合适的设计方案。
        1.2 施工管理的独特性
        第一点是指施工过程中可能有突发性事故。由于无法对天气等各种外界因素进行准确预判,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的天气变化,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对天气十分敏感,因此一旦达到不可控的状态,就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以及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例如碰到雨水、潮湿天气时电力设备受到雨水的影响,很容易被烧坏。如果遇到台风天气,线路有被刮断的可能,除了对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造成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
        第二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可控的变化。电力工程施工的部分工序属于一鼓作气完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各个环节都没有问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整个施工造成影响,导致整个施工项目不得不发生变动。
        第三点是指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施工过程中有不同的零件以及设备需要安装,因此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在安装以及距离测量方面不出差错,任何一项小小的差错,都可能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巨大的隐患。
        2 电力工程建设总提升质量管理效率的策略
        2.1 做好项目决策和方案设计
        (1)首先是国家会对施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批,这个过程中要对项目进行地址的选择,施工过程中,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所处的环境和利用的设备都会对项目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地址进行选择时,要根据需求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各方面都达标的地址。

地址选定后将所有的具体信息,都描述在立项报告里,有利于审批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整个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每一种材料在使用之前,都要对其性能有详细地理解,并对原材料做好调研和数据分析,在撰写报告文书时将其填写在内。
        (2)进行到方案设计阶段时,设计的主要人员为专业层次高素质人员。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设计一个大概的施工方案,其次是在该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与总结,最后得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设计。涉及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设计人员应该有技术上的要求,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流程图以及施工流程的设计,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一定要精准到每一个点,包括每一种需要使用到的线的直径和长度等。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的设计角度,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分析与研讨,最后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除了要做到准确无误以外,可以良好的应对环境中各种突发的改变也至关重要。
        2.2 严格的落实监管工作
        (1)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具体的管理权力下放到管理人员手中。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办事,每项工作需要有严格区域划分,避免工作盲目、错乱。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对任务进行精准划分,并分配给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任务完成之后,管理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及时地填写现场记录。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有材料或仪器发生问题,要及时地上报给上级组织,直到问题被解决。
        (2)工程完成之后,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工程完成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程一旦投入使用之后,施工单位可定期调派工作人员,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并不断地与使用方和用户进行交流,解决相关方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积累相应的经验,有利于后期在其他工程设计、施工时,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完善。
        2.3 建立领导责任负责制,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使得在施工过程有更加良好的工作状态,首先要保证在责任所属方面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将责任准确地落实在部门或个人上,避免发生出现质量问题后部门至今相互推诿的情况。除此之外,要保证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部门之间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发现工程上存在的不足,及时地采取方法进行解决,也有利于任务的疏通与责任的归属。在责任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更有利于在后期的责任制完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其次再对其进行质量要求,使监察过程更加严谨,电力工程的施工要在规定的质量要求范围内,如果达不到标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发生时需要相应的部门或个人承担责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责任追究。
        2.4 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质量达到标准,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包括质量技术知识普及以及相应的技能培训,来加强具有关联性的管理部门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除此之外,在培训过程中应更多地联系实际,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技能和质量通病防止与预防方面的讲座。危险性较强、技术难度系数较大工种,在上岗之前需要考取与岗位相关的证书,持证上岗是保证工程质量以及人员安全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对于电力部门的管理人员也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使其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动态地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状况进行监督。同时,也可以确保工程实施时有更高的作业效率,这样更加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保证电力工程的质量。
        3 结束语
        电力工程是否在施工完成后,可以给予用户完美的体验与使用,需要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失误进行控制,尤其是质量管理,实现“零缺陷”移交的目标。电力工程施工与其他的工程相比更加复杂,且可控性较不强,因此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细微的差错对整个工程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淑红.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2):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