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提升的思考 杨敏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敏
[导读] 摘要:中国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在民主协商、立法协商、网域协商、提质增效等不同角度和维度进行了许多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中共汉寿县委党校  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中国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在民主协商、立法协商、网域协商、提质增效等不同角度和维度进行了许多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当继续坚持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深度运用数据技术,建设多元协商智库,优化协商制度,以实现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再提升。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新时代;质量管理;提质增效
        自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级人民政协的协商议政质量也与日俱增。而纵观人民政协协商议政70年的发展,提质、增效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发展的基本方向。而围绕提质、增效,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理论不断丰富,也在实践中做出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再提升、再增效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和方向指导。
        一、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七十载理论硕果
        (一)协商议政的根本基础——民主协商制
        民主协商制来源已久,但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是在中共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时刻,也是协商议政民主协商制发展的新阶段。随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则进一步对民主协商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协商什么、与谁协商、怎样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运用都有了具体要求[1]。许多基层政协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民主协商制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协商民主的“三化”建设,广泛搭建协商平台,努力完善协商形式,切实提升协商质量,对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做出了许多积极探索[2]。可以说,民主协商制是人民政协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重要理论探索,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
        (二)协商议政的基本准则——立法协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3]。随后,立法协商不断发展,所谓立法协商是指地方人大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立法计划或规划制定过程中或审议出台前,本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就其全部或部分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立法计划或规划,通过地方政协开展协商讨论活动,充分听取广大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制定出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和公众利益的法规规章的过程或工作方式。[4]
        人民政协作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专家云集,具有人才库和智囊团的优势,有助于保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作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途经,立法协商意味着人民政协协商议政不再停留于工作基层或具体工作,而是上升到了立法层面,其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提升的重要里程碑。而据初步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区、市)政协中有21个开展了立法协商工作,占省(区、市)政协总数的67.7%,立法协商已成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组成。
        (三)协商议政的网络新思维——互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探索网络议政工作”。所谓网络议政是指各级人民政协通过互联网,对时事政治、民生热点等问题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过程,其倡导的是人民政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和民生热点,运用所学知识或所有技能特长,参政议政,为当地政府提高决策咨询和信息咨询。当前“互联网+”的协商议政主要体现在政务公开和各类政协APP的互动上,如湖南省政协在“互联网+”方面的“政协云平台”,实现了民生热点“微提案”,人民政协“微监督”的无缝对接,推动解决了许多了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提质效果。
        (四)协商议政的发展方向——提质增效
        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不断发展,但整体上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提质增效。无论是优化民主协商制度,健全民主协商机制,还是积极践行立法协商,建设人才智库,提高协商议政的专业性和层次度,抑或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互联网+”的协商议政新思维,所有这些都是人民政协探索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重要理论尝试,并且许多尝试已在实践中取得成效。而可以肯定的是,人民政协作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协商议政质量的再提升、协商议政效果再加强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何在新时代运用好信息技术、大数据以及人才智库更好的提高协商议政质量是当前各级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过程中高度关注的。
        二、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殊途同归的成功经验
        纵观人民政协发展的七十周年,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特点。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尽管殊途,但目的都是为了提质增效,本质上还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以提质为方向,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高质量主要表现在提案提出的高质量,问题解决的高水平和政治协商的高境界,而这“三高”首先就在于人才队伍的高质量。纵观人民政协发展的七十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各类专业人才层出不穷,所直接反映的在于提案提出的针对性、科学性大幅提升,从过往的泛泛而谈到现在的言之有物、一针见血,彰显的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占比不断提升,从曾经的寥寥可数到当前的高尖新人才汇聚,充分说明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深度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参政议政领域不断拓展,从曾经的政治、教育领域到当前政治、经济、医疗、教育、产业等多领域全方位的覆盖,充分说明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广度大幅提升。究其原因在于,人民政协七十载中始终坚持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为方向,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二)以网络为平台,创新协商议政方式
        人民政协协商议政七十载的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在于以网络为平台,创新了协商议政的方式,如政协云、网络监督、网络举报、视频会议等等都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和发布所需的协商议政信息,既包括了时事政治、政策解读和会议精神,也包括民生热点缘起、发展和走向,为协商议政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互动和交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政务公开、政协“互联网+”运动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拓宽了渠道,为提高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畅通了途径,既有助于民主协商制的发展,更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三)以民主为基准,落实民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在于人民民主。人民政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无不以民主为基准,不断优化和健全民主协商制度。如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人民政协民主协商制的许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予以具体安排和制度保障,不断完善通报制度,畅通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形式,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既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创造有利条件,也督促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民主发展。
        (四)以专业为工具,建造协商议政智库
        建造协商议政智库,对发挥好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职能,提高人民协商议政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造协商议政智库本质上就是将高素质人才队伍进行凝聚,进行优化组合和配置,从而实现智力资源的整合和拓展。智库的重要作用在于,能使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作用进一步细化、专业化,从而使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更具说服力、科学力,从而让人民政协协商议政产生“乘数效应”,强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对于智库的建设,如绍兴市政协成立了浙江省第一个协商智库,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调查研究、决策咨询为主攻方向,成为绍兴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和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5]。
        三、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提升的新探索
        新时代新挑战,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如何让“乘法效应”进一步释放,如何让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红利进一步释放是当前人民政协关注的焦点。而据人民政协七十年的发展和成功经验,唯有继续坚持实效、深度运用数据技术、丰富智库建设,并不断优化协商议政制度才能在新时代进一步提高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
        (一)继续坚持提质增效,提升成果转换
        尽管人民政协七十年的发展始终坚持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基层政协的发展过程中,提质增效面临着人才困境、技术困境和质量困境。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就是要继续坚持提质增效,提升成果转换。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基层政协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鼓励省、市一级的政协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入基层进行技术指导和教育培养,既为省市政协提升成果转换奠定实践基础,也为基础政协送去新的技术和理论。另一方面,则是要优化基层政协协商议政绩效考核,要进一步将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落实到基层政协每一个成员,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凿却,更要一针见血,显出高度和技术。
        (二)深度运用数据技术,提高信息反馈
        在广泛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数据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交流和反馈。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实效的提升,而实效既于与专业化有关,也与信息的传递速度、反馈的及时程度有关。要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和政协云等网络平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根据行业和属性划分,细化信息交流窗口,丰富信息交流内容,加快信息交流与互通,提高人民政协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做到及时准确;要通过数据技术的深化运用,进一步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培养一批具有大数据运用技术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提供服务,提高人民政协对时事政治和民生热点信息的反馈质量,做到的全面、有效。
        (三)建设多元专业智库,提振议政质量
        政协智库的作用不断彰显,其在协商议政过程中所具有的凝聚整合高素质人人力资源、提供专业化的咨询参谋、统一前瞻理论与深度实践等多功能作用是简单的人才培养所无法媲美的。因此,新时代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的提升要在建设专业智库的基础进一步推动多元智库建设,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行业和社会属性,建立横向更具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智库群,为不同的方向的协商议政提供咨询和理论指导;要根据纵向管理幅度,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层次传递和衔接的多元智库体系,为不同层次、不同方位的协商议政提供完整的理论实践研究。通过建设纵横交织的智库体系,从而在各级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过程中进一步凝聚和整合高素质人力资源,提振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
        (四)优化协商议政制度,强化议政保障
        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中所暴露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尖锐,健全完善协商议政制度,强化人民政协的协商议政保障的时代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继续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重要作用,要将提高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质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要进一步优化人民政协内部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明晰人民政协协商议政的职责权限;要进一步集思广益,优化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法制建设,提高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法治水平,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协商议政规范化、法制化发展,为人民政协协商议政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珊.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创新的原则与路径[J].团结,2018(03):44 -46.
        [2]戴震.努力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新发展——以四川省内江市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实践为例[J].中国政协,2018(18):43-44.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J].共产党员(河北),2014(22):4-6.
        [4]汪立坤.立法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地方政协开展立法协商工作的探讨[J].党政干部学刊,2015(12):26-29立坤
        [5]罗新阳.政协协商智库:动因、案例与实现路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151-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