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进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卓广鹏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卓广鹏
[导读] 摘要:混凝土材料存在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在实际施工时,其制备受外界影响较多,进而使施工质量受到影响。
        山东永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混凝土材料存在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在实际施工时,其制备受外界影响较多,进而使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混凝土施工人员需了解混凝土的特征,并掌握其技术要求,从而在施工时依照标准化技术进行施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性质
        作为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有着一定的使用优势,其在抗压性以及防渗透方面明显高于砖石和木材等材料。通过浇筑后的混凝土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不仅应用于普通的居民住宅中,也更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的建筑物中。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砂石、水泥和水的搅拌形成,当搅拌到可以应用的程度后,混凝土呈现出明显的凝固性。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时,可以通过利用其填补建筑施工中的一些裂缝。同时,混凝土还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将一些特殊的材料或者物质填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还可以根据填入材料的不同实现隔音甚至是隔热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混凝土除了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还具有一定的抗渗性,如果混凝土投入使用后不出现裂缝,就不会产生漏水,很好地提高了建筑房屋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抵抗温度的能力,不论是气温较高还是气温极低,都不会改变建筑结构,不会产生热胀冷缩的问题,使得建筑可以正常维持使用,并且还可以达到夏天抵抗高温、冬季保持室内温度的效果。
        2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因素
        2.1温度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表现主要在于:当温度骤然下降时,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也会随之下降,但是其内部温度下降速率较低,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差距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痕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2.2材料配比的影响
        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具有严格的规范及标准,同时也需要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的计算、施工等能力。材料配比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粗集料的干净、干燥程度,要求粗集料内不应含有杂质。同时,混凝土材料的供应商资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材料,如果供应商资质不足,提供的材料内混有过多杂质,将会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需要经过严密、科学的计算,通过粗细骨料的精准配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硬度。
        2.3混凝土自缩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会在材料中加入硅灰,搅拌后混凝土的结构容易自缩,甚至会断裂,严重降低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同时,当混凝土处于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时,混凝土结构的自缩现象会更加明显,继而引发严重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3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搅拌技术
        (1)混凝土搅拌前,应预先加水空转数分钟,使搅拌筒壁充分湿润,排干净积水后再开始正式搅拌;(2)从技术上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3)按规范要求,严格掌握搅拌时间,不能使用超过搅拌机规定的回转速度来缩短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应确保搅拌时间满足施工作业等需求;(4)搅拌机内混凝土完全放料后,下一盘才能投入,不能边出料边进料。
        3.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在分层浇筑时,应尽量保证浇筑的连贯性,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的高度,控制在混凝土斗出口至浇筑接触面1~2m范围之内,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应借助串筒或溜槽,从而避免出现浇筑过程中出现砂石离析的情况。


        3.3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常用插入式振捣工艺,即:运用不同规格的振捣棒垂直的插入拟振捣混凝土内进行振捣;并根据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强制规定振捣棒的振捣间距,施工间距控制在振捣作用半径1-1.5倍范围内进行布置;而振捣棒的插入深度,则需将振捣棒完全沉入当层混凝土内,振捣至混凝土表面出现气泡或者表面形成浮浆为佳,若是进行分层浇筑的,也能够保证振捣棒进入下层混凝土至少5cm左右,从而确保上下层的混凝土能够充分的融合。
        3.4施工缝留置技术
        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施工缝预留,因该建筑为现代制造实训基地,其建筑空间面积较大,主体结构承重要求相对较高,将预留施工缝位置选择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区域。具体施工过程,对施工缝留置区域先行涂抹一层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并在具体施工前,对该砂浆的实际效果进行试验评估,确保该项施工缝留置技术可行。
        3.5柱梁板施工技术
        柱梁板相对其它大面积浇筑混凝土而言,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存在施工作业空间较小,并且相应的振捣要求较高等特点,故在浇筑柱体前,对柱体内模板适当洒水,确保浇筑过程混凝土能够顺利通过模板,振捣过程循序渐进,紧跟实际浇筑部位分层振捣;柱体浇筑完毕之后,间隔1-2小时,以保证柱体混凝土初步沉实后,再浇筑其上层连接的梁板。
        3.6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能补充混凝土的水分或者降低其失水速率,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在非冬季施工期间,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土工布加塑料布的方式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1)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开始覆盖养护,将一层土工布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且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保证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再将塑料布严实地覆盖在土工布外侧。进行洒水养护时,需掀开塑料布,且不能冲坏混凝土表面,并保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以避免混凝土局部出现开裂等情况(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因暴晒、气温骤降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性状发生改变,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层温度、表面温度与环境大气的温差不宜超过20°C。
        4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建筑过程质量控制的前提,在施工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做好质量控制。(1)在采购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泥的品质和质量,在选取样品进行配比实验时,主要需检验材料的水化热和凝结程度等方面。由于混凝土需要的材质主要是砂料混合物以及石子,对于砂料混合物的选择要控制好合理的比重,对于石子,要选取大小、材质以及品种都符合要求的。在添加外加剂时,要严格注意外加剂的出厂日期以及主要成分,按照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以减少对材料的损害,避免施工后期的麻烦。在进行搅拌时,要注意搅拌的力度以及速度,以免出现机器卡住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施工事故。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的投放顺序,根据实际情况观察是否需要投入适当的外加剂,当需要大量投入外加剂时需要通过电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符合工程量需求后再由人工添加。
        结束语: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整个施工工程中占有重要比重,其混凝土使用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应更加深入地了解混凝土的特性,并在掌握施工技术的同时,加大对施工技术的钻研力度,进而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动建筑工程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99.
        [2]张荣霞.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1):149.
        [3]宋玉龙.浅探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11):182.
        [4]吴小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8(11):145+151.
        [5]普树杭.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