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22919870903XXXX 天津 063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对提高建筑工程的基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也具有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工期和进度的停滞,也会对建筑工程质量构成极大威胁。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基础、大型商场、居民小区等建筑迅速增加,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能够提高房屋工程质量,还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1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不但结构厚实,混凝土含量较大,而且工程条件复杂,通常皆是地下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预计会超过25℃。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所具有的特点,对于结构端面的大量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注重增多单次混凝土方面的用量,以此来更具成效的提升混凝土所具有成效、品质跟质量。此外,外界较大的温度差异会对混凝土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比如裂缝等现象的产生。这也表明,混凝土的养护的难度会受到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跟影响,对于温差方面的问题,施工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运用浇筑冷水等方式来起到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目的,进而达成养护的目的。另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其内部通常皆是构造筋作为主要部分,而配筋是作为辅助部分的。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出现的问题
2.1溢水问题
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溢水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式有关,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都是采取分段浇筑,或者是通过分层浇筑等浇筑方式来完成的,在分段或者分层浇筑的过程中每一段或者每一层都会存在相应的间隔时间,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的黏连性和稳定性具有严重的影响。
2.2容易产生裂缝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相对较大,造成裂缝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增高,逐步成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需要严格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加强管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由于混凝土在体积增大之后,会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则内部水化热累积的情况也越发明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进行放热,如果无法有效的进行保湿操作,很容易产生温差效应。相比传统的普通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控制裂缝的过程中要求更高,如果裂缝破坏较为严重,无法有效的对其进行修复,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3质量检查问题
在一般的土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检查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态度,对工作存在敷衍了事等情况,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出现质量不合格的建筑物,此种情况的产生一旦投入使用将会对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甚至是对人们的生命具有严重威胁。其次,在管理人员施工检查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对土木建筑工程中存在不科学的检查内容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中的配合比设计
运用科学、合理以及恰当的混凝土配合比,是有效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得以顺利运用于施工建设的根本与关键。就选配部分具体来讲,主要是由以下材料所购构成的,它们分别是:用量充足的水泥、掺合料、外添剂以及砂骨料等材料。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皆具有较强的水热化效用,因此从水泥用量的角度来看,适当的降低水泥用量会有助于降低水热化。对此,在设计人员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先对混凝土实施为期时长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试配。
在此进程中,其一,需要通过几十组数量、频率的试配之后,方能够对水泥用量实施最终的确定。其二,应当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所拟定、选取的防裂方案跟当前所拥有的施工建设条件,来对混凝土方面的水泥水化热温差值、最高温差值进行记录,之后再以科学计算为基础,估算出最大温度方面的收缩应力值。如若其处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准许的范围之内,那就表明所选取的防裂方式是具有可行性的,能够对今后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作效用;如若其未能处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准许范围之中,对此可以通过运用重新进行计算的方式来对下述内容进行调整,比如减少水化热的温度值上升,对施工作业工艺进行改进,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调节,对抗拉强度予以提升,对混凝土内外部之间所具有的温度差异进行缩减以及对混凝土拌合物所具有的性能进行重新预估等。唯有确保应力未曾超出准许范围,方能够正式开展施工的下一环节。
3.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进行持续的浇筑工作,需要巨大的混凝土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部位的浇筑,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提前的搅拌,提前通知准备做好原料的供应,包括水泥石沙外加剂等各种材料。同时,在生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机械的维修保障,特别是搅拌机与装卸在石砂上料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好检查工作,确保机械使用性能的良好。在水泥石沙外加剂量的计算中,要进行准确的校对,通过连续搅拌供应混凝土具有准确性与稳定性,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
3.3分层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保证不出现较大的问题,可以使用分层浇注的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50厘米,让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概率降低,通常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与实际情况相对合理的进行斜分层、整体分层或者分段分层浇筑。在整体分层时,需要等到上层混凝土初凝结束之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在斜分层操作时,需要严格的控制振捣工艺,浇注操作自上而下进行,在分段分层时需要在下层施工检查结束之后符合浇筑质量,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3.4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裂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绝热升温现象,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热膨胀力,从而影响水泥浆对骨料的填充作用。若不采取采取措施,则会在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形成较大的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对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加入,添加粉煤灰等方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总体的温度上升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绝热升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进而降低裂纹出现的概率。
3.5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在第一遍浇筑收面完成后,应立即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蒸发,减少阳光直射带来的温度升高。在混凝土水化热高峰期过后,如果混凝土底板的内外温差低于25℃,应采取洒水养护,每天至少洒水三次,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满十四天后,可停止洒水养护。如果超过25℃,应采用蓄水保温的方法养护混凝土浇筑面,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而导致的混凝土缝隙。
结语
土木工程作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场所,其安全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施工单位应当从人才引进、混凝土配比、施工过程、养护过程等多方面进行监督,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斌.探析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28-29.
[2]吴殷炜.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砖瓦世界,2020(8):82.
[3]雷珊.探析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453.施工技术[J].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