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领域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综合管控措施研究 张建红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建红 隋海洲 周小春
[导读] 摘要: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不仅是巩固多年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亿万农村居民出行条件甚至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小康建设的全局
        身份证:37050219751116xxxx;身份证:37050219700210xxxx;身份证:37050219700219xxxx
        摘要: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不仅是巩固多年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亿万农村居民出行条件甚至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小康建设的全局。本文就交通工程领域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综合管控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农村公路不是一个专有的概念,而是指国道、省道、城市公路,是特定地区公路的总称,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地区,包括乡镇地区、行政村、自然村,而公路是政府机关和公路行政管理部门经检查可以使用的公共道路。我国农村遍布非常广泛,占地面积很大很大,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分布广泛且数量多。俯瞰地面,构成绝大多数的区域网络就是乡村道路,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称得上非常巨大。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一般来说,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公路通行能力也不强,农村地区县乡公路技术水平持续下降,许多公路为三级或四级公路,技术水平较低。此外,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不仅影响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发展,而且对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1.农村公路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如果想要有效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和交通条件甚至提高农村生产发展效率,实现农民就业率和收入增长,提高农民综合生活水平,农村公路建设绝对是不可缺少,需要加紧进行的。同时,农村公路建设可以加速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一些农村相对落后,思想和消息不可避免的闭塞。农村公路的建设可以使传统的农村发展思想和生产生活方式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促进落后的农村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1.2农村公路建设可以保证农民的部分经济来源,比如沿着公路依靠劳动力投入和土地供给等各种方式。同时,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促进农产品流通,使之跟紧步伐。此外,农村公路的使用可以导致乡镇企业的合理集中,从而改善城镇的功能,同时加强区域经济,提高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
        2.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存在的问题
        2.1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和土地利用的限制,因为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农田、河流和村庄的影响,因此,许多农村公路是在过去存在的土路或砾石路基础上修建的,在选择施工方案和技术指标时难以达到公路建设基本规范的要求。(2)因为农村的技术水平不高,所以仍有陡坡和危桥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3)由于技术资金依靠各级政府按照标准提供补贴,但具体标准各地不同,造成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2.2建设和养护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补贴,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些资金在许多农村地区往往只够支付公路经营者的工资,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则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展,特别是在养护方面,大部分农村公路由于资金短缺而长期处于“失养”状态。
        2.3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公路养护水平低下,表现为路面修复、危桥改造等公路养护工作被无限期搁置,部分需要定期养护的农村公路成为季节性甚至年度性养护,人们基础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营。


        3.改善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的措施
        3.1树立发展理念,重视公路建设和养护
        在确立发展观念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从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注重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发展地方公路基础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应树立养护管理的观念,只有实现养护管理与养护管理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改善和完善公路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降低养护成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养护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养护转向路面养护、排水、抗灾、防护等养护,以提高公路养护的水平和质量。
        3.2建立建设和养护管理制度
        保育的责任应该在各个层面落实。在建立责任机制过程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按照效率和精简的原则,采取承包、委托或使用的方式,合理配置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有关管理人员和设施,确保管理职责的落实;按区域将本地区农村公路整体养护分配到各村,由当地领导全面负责,具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由人民负责,实现层层落实的责任;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有关成果归属绩效考核,根据考核内容定期进行奖惩。在县级交通局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办公室,制定全县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计划,并对具体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加大设立公路养护办公室的力度,确保有具体责任机构。农村公路沿线单位和机构是农村公路的主要受益者,有义务和责任支持农村公路的养护。要注意充分调动农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保证公路沿线单位和农民投资养路,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形成积极建设和养护公路的社会风气。建立建设和养护管理激励机制地方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发展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公路建设和养护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养护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在签订养护责任合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每条公路的养护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对地方公路进行了委托养护、强制分段养护、流体养护、季节性养护、定约养护等多种形式的养护,并根据这些养护方法的具体特点,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3.3加强建设和养护工作的资金管理
        在财政资金方面,增加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在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农村公路资金,一定要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有持久稳定的资金来源,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公益事业经费应当纳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支出主体应该理所应当的将农村公路经费纳入,并且给予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合理的经费发展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在社会资金方面,村民委员会要积极呼吁村民投入劳动力,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村民自愿参与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让村民意识到农村公路的重要性,且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实。实现农村公路的市场化和融资。对于交通流量大、经济效益好的农村公路项目,政府可以申请贷款或者招商引资兴建公路、通过公路收取费用、桥费等政策,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滚动发展。降低养护成本,节约资金,尽量利用当地农民工,进行道路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还可以降低养护成本。政府或者村领导需要做的是培养一些农村公路建设的知识人员,大部分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人员对公路知识只是了解片面,且对公路技术、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的需要了解甚少,尤其是面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公路时,根本无从下手。所以通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避免事前维修不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降低养护成本。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不仅是巩固多年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亿万农村居民出行条件甚至提高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小康建设的全局。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各地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的不断完善。让农村公路更好地为农村的紧密交通优质服务,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元珍.论农村公路的现状及养护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599.
        [2]李晓华.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9,(2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