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潍坊市 261325
摘要: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还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且使乡村振兴战略得以有效实现。但是,随着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需要将传统的文件传输变成图像和声音相结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传播与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信息技术下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层农技推广;措施和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各行各业都埋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农业作为我国基础产业,更需要站在科学的角度分析如何增强产业的产量与可延续性,并如何将先进的农业理念渗透至基层内,才能使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质量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最基础的技术与政策宣传渠道,也更应该认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并明确可能对农技推广造成影响的因素,才能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水准得以持续保障。
1基层农技推广行为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体系水平是决定我国其他资产体系是否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在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开展期间,通常推广都是以县市级为核心主题,并将具备一定农业知识与农技素质的人员作为基础,指派至各地乡村,以便将先进的农业知识灌输入各家各户,以便农民满足增收致富的需求。在此期间,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需时刻关注新技术、种子、肥料与农药的信息,明确适宜的种植环境与前提,再将各种先进产品推荐给当地农户,以便为后续农业产品的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过程中还需定期以广播、技术讲座、现代媒体微信、QQ等方式将科学的种植方法提供给农户,以确保农民在农产品栽种过程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怎样施肥预防病虫害。
由此可见,基层农技推广行为的落实,不但能够为农民提供增收的管控平台,以便使产品生产质量得以保障,使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同时凭借科学化的推广渠道,更能够为农业科学研究提供适宜的实践纽带,以便逐渐将科学理论渗透至农业生产体系内,使我国农业综合产能水准得以显著提升。
2信息化在基层的推广情况
现今,农业部门和各地方农技推广部门都通过建立门户网站这一方式来进行基层农技推广。2005年,农业部科教司指导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建立了首个中国农技推广管理网站,并主要承担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管理。根据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省级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四大系统共有门户网站132个,其中,全国大约86%的地市级农技部门设立有专门的地方农技推广网站。在2011年,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又开发了“基于3G的基层农技推广信息化实验示范平台”,该平台主要在江苏兴化、北京密云、大兴以及吐鲁番等地进行推广实验,截止到2014年底,该平台的农技推广服务更加详细,并升级为2.0版本的“基层农技推广云平台”,并在10多个省份投入使用。就农业技术服务而言,我国农业部门和相应的科技部门也进行了许多信息化项目。农业部在全国实施的“三电合一”项目就是通过把网站、呼叫中心以及广播电视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该项目的实施为全国超过2/3的农民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获取农业信息手段,尤其是现今各级农业部门以“12316”农业公益服务号码为纽带,设立了网络平台、信息、电视为一体的农技信息服务系统。
3信息技术下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措施
3.1针对种植者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
就我国的目前情况来说,大部分种植者的思想都较为传统与落后,并且文化水平仍旧处于较低的状态,种植者普遍无法通过熟练地操作信息技术来进行种植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因此,需要农业技术工作方面的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对农户思想与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通过建立相关的培训班以及教育机构,加强对农户的计算机培训来促进农民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不断让农户们了解到计算机技术的便利与优点,学习先进的带动学习落后的,学习落后的以学习先进的为榜样,互相带动来使其逐步了解与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农户们的计算机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使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在信息技术下能够顺利进行。
3.2借势聚力建平台,科技扶贫强产业
主动对接农学院,结合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按照做优基地、做强加工、做活市场、做响品牌的思路全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拓展产业发展视野,搭借各科技大学与“校县扶贫合作”桥梁,争取特色农技推广服务建设项目,建立产学研基地,引进新品种,建立示范点,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指导种植业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行,把科技示范点打造成反映农技推广助推产业扶贫的最新成果,提高农业科技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达到科技助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目的。
3.3大力开展能力提升活动,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进行的好坏。因此,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应注重对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对其进行农业技术信息化应用的培训,通过分级分类培训、农闲集中办班、关键农事现场教学等手段来提升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另外,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员应选拔其去参加省部级信息化培训,创建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农技人员通过农技推广APP来自主学习,提升农技人员素养。
3.4开阔农技推广新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提高为农户提供服务的速度和适量,以更优质的服务滿足农户需求。推广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新型特色服务,关注有特殊要求的服务对象。例如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品种的需求,特色需求主要是对农业种植中的优良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后期收割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技术服务。农技推广工作要适应现在形势的发展需求。
4补助主要做法
4.1 强化组织领导
项目承担以来,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政府分管旗长任组长,农牧业局、财政局、发改局、文体广电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和乡(镇)政府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会,研究解决补助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牧局,负责项目实施和日常工作开展。
4.2 强化技术指导
成立项目技术专家组,负责拟定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员的管理,重点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技术指导服务小组,组长由乡镇农服中心主任、畜牧站长担任。每个技术指导服务小组有1个技术指导单位和1名专家,负责指导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建立工作手册、信息报送等工作。
4.3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玉米、大豆等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单位、龙头企业对接,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内蒙古土肥站等创建试验示范基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基地,建设5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其中种植业2个、农机1个、畜牧业1个、渔业1个。根据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求,每个示范基地都安排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展示试验4~5项。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需要通过对种植者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不断培训、建设全面的农村网络和开拓新的空间等多种措施,来使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在信息技术下得到有效推广。
参考文献:
[1]董俊玲,柴向阳.信息化在农技推广过程中的应用探究[J].河南农业,2017,(2):19-20.
[2]高礼先.信息技术下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8(23):224.
[3]于跃.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J].吉林农业,2018(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