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领域桥梁隧道施工管控措施研究 隋志岗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隋志岗
[导读] 摘要: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在交通建设工程中桥梁隧道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则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身份证:37050219710111xxxx
        摘要: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在交通建设工程中桥梁隧道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则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软土地基含水量高、空隙大,在建设上可以说存在很大复杂性,为了能够安全、稳定、科学地建设施工,要结合软土地基的相关特性来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桥梁隧道的工程质量。本文就交通工程领域桥梁隧道施工管控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对策
        引言
        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在交通建设工程中桥梁隧道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则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桥梁隧道工程中遇到软土地基是常有的事,其给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故而在重点分析软土基地带来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相应解决软土地基问题的技术方法,以此提高桥梁隧道工程的质量便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在进行桥梁隧道施工时施工质量容易受到各种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上桥梁隧道内部结构并不简单,施工难度较高,桥梁隧道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阻碍和问题,例如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这一施工难点,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同时还会影响整个桥梁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性。为了更好地完善软土地基的使用和选择,本文结合当前的建设特点和需求来满足桥梁隧道施工的需求,提出合理的对策和措施,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桥梁施工的弊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因此就会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软土地基作为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想能够确保施工不受其影响,投入精力对此予以解决则刻不容缓。如此,当软土地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后施工工程才有可能得以高质量的如期竣工。
        1软土地基的危害
        1.1软土地基容易造成路面侵蚀
        对于桥梁隧道建设来说,地基的稳定性是不可忽视的,这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人们的安全,因此,从结构上分析,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不足,容易造成路面的侵蚀现象,在桥梁建设中会采用一些水泥和碎石作为材料,两者在结合过程中易导致软土的质量不稳定,然而在桥梁隧道中有大量的雨水侵蚀,整体的结构就会出现松散,从而影响了稳定性。
        1.2软土地基容易引起路面裂缝
        软土地基在进行桥梁隧道施工中,从软土的性能上来说,容易引起路面的硬化问题,在进行建设上混凝土是不可忽视的原材料之一,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出现裂缝,很多施工人员没有利用足够的时间从性能上来分析软土地基的问题和关键性,导致质量不过关。
        1.3软土地基容易产生路面沉降
        路面沉降是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关键因素,这样不仅直接影响软土地基,而且会导致整体路面下沉,软土在整个结构上,会因为地质因素的冲刷而造成路面下沉,在隧道设计上,缺乏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和后期使用的分析,从而导致路面的沉降问题,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2处理桥梁隧道软土地基的方式
        2.1预支护法
        预支护法就是提前装好各个隧道的钢管,在钢管排列上,需要通过灌浆工作完成,使得整个支架和钢管具有协调性和系统性,地基承载周边所带来的压力,从而保障周边各个梁的效果,这样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保护土体。在桥梁隧道软土上,还根据建设的范围进行分析,对于比较松散的土层来说通过顺时针来进行砂浆排列,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而在混凝土的封闭方法上,需要选择一些含水量高的岩土来加固,这样既能保证各个面的密封性,又能降低风化和裂缝的坍塌。
        2.2预加固法
        在桥梁设计上对于地表和地质条件来说,是需要合理的分析。地质环境直接关系着建设的稳定性,在进行岩土加固时,需要放置钢管,且钢管需要紧密排列,还要进行灌注,保证钢管和加固液体的粘结性,从而提高岩土的承载力。当然在加固时还要控制好钻孔注浆法,主要结合一些浆液填充物来进行加固,对于浆液的性质是粘结性强,且降低地面渗水的控制,从而增加周边地质的稳定性。


        2.3通过挤密压实法来稳定软土地基
        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以反复压实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地基内部的裂缝,稳定路面的坚实度。对于挤密压实度来说,在适合的位置上以浅层软土地基使用更好,以石灰填充应用是最广泛的,这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石灰吸水性好,可以稳定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能控制好软土地基的水分。
        2.4换填法
        换填施工的方法也是近些年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换填来清除一些不利于使用的软土,在操作上需要选择一些比较好的材料来进行,最常见的是粉煤灰和碎石,这样可以有效地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稳定,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从本质上改变的原来土质的性能。
        3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的存在给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带来的危害性是不可小觑的,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效率和安全性,注重软土地基问题的解决应成为施工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目前处理软土地基的技术也不在少数,而为了能够高效利用这些技术对软土基地带来的问题进行解决,施工企业在对其进行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3.1预支护法
        桥梁隧道施工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特别是支护结构,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起到加固的作用,首先,对建设的结构框架进行分析,通过管棚和导管的方法来确定各个孔径的标准和设计原理,按照设计的需求,在隧道的结构上进行加固,钢管中注入混凝土,从而起到了预支护的作用,从而促进地基的稳定;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桥梁隧道的方向来实施外部建设,内部的支护重要,外部的隧道支护也需要通过注浆来稳定,从根本上提高地基的稳定作用,保证施工的安全。
        3.2超前加固法
        在加固处理技术上,主要是采用灌浆法和注浆法。所谓的注浆法主要是通过地基的钢管来不断注入适当的混凝土,让各个管道之间从最下面的地基开始稳定,然而对于一些地基过于松软的地质而言,需要了解该地段的地质条件,结合土质的情况来加固软土地基,选择比较好的土质来稳定。同时,在地基加固过程中,还要不断钻孔,钻孔的目的主要是结合一些容易发生侵蚀的地段,需要通过固化的物质来填筑,以混合凝胶的填充物来注入到地基上,使得不稳定的土质快速凝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稳定性。
        3.3挤密压实法
        挤密压实法是结合外在物质来强化软土地基的方法,软土地基具有吸水性强的特点,在整个过程中要通过石灰来进行填筑,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土质状况,稳定土质的强韧度。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机械压实法来对软土进行不断压实,使得各个软土之间挤压紧密,从而稳定地基。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稳定软土地基。
        3.4垫层法
        在进行桥梁隧道施工的时候,软土地质上可以采用一些地质比较硬的垫层,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地基的承载力,还可以降低长时间使用导致的沉降。垫层法主要是结合修建时所需要考虑的地质情况及周边排水情况,选择比较厚的垫层,使得软土地基强度随之提高,在进行排水的过程中避免因为水分过多而导致冲刷的现象,从而稳定地基。另外一种垫层法就是通过一些硬质的材料,例如砂子,来稳定地基,在砂子铺设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将砂子中的杂质进行清理,然后结合地层的高度进行铺设,同时做好后期的保养,从而延长桥梁隧道的寿命。
        4总结
        本文针对桥梁隧道软土地基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先对桥梁软土施工中的弊端进行分析,结合弊端,进一步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些方法,结合方法找到对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提高桥梁隧道的质量,从而保证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淮南,周佳琪.关于市政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74-75.
        [2]刘楠,孟东喜.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6(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