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吴会晓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吴会晓
[导读]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对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身份证号:13010619781018xxxx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对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数据信息繁杂,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施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工程建设管理创新路径
        1 引言
        由于建设环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使管理信息化成为未来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存在着机制不完善、企业单位认识不深、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程建设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有关人员应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应用效果,如完善信息化框架、加强重视力度、扩大信息化范围、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这样,工程建设才能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为所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服务。
        2 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价值
        现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问题,需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模式,对材料采购、施工安全等进行质量效果控制。伴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是减少工程建设失误,节约资源,实现风险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人员、机制、模式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加速工程管理中信息化应用模式作用效果提升的步伐,相关人员应对其作用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找到最优控制方向和关键节点,从而提高措施运用的针对性。这个关系到推动工程涉及行业快速发展的期望能否实现的大事,业内人士需要把它作为重点来适应科技时代的到来。
        3 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现状
        3.1创新意识淡薄
        尽管现在很多企业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都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小型企业的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工程的顺利实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假以时日,这种状况若不加以改善,将严重影响这类企业的发展进步,最终陷入“一步落后,步履维艰”的恶性循环。
        3.2创新应用不够
        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自觉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许多建设单位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还不够成熟,导致了后期工程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
        3.3缺乏专业人才
        建筑工程管理中之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信息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化知识,难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即使有些管理人员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从事管理工作,也是效率低下的。并且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知识也没有积极更新,很难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


        4信息化时代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之路
        4.1信息一体化
        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也是可以实现系统化的,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将涉及施工项目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包括在内,除必要的固定信息外,还应充分掌握外部动态信息,以便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统供决策参考。信息化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从多个方面实现信息化。如工程预算、成本控制、资金流动等,提高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以一种集成的方式对庞大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整合,将繁杂的信息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改善以往管理模式中的信息隔离,实现资源共享,对提高项目运营的相率和质量大有裨益。而且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减轻施工人员的技术压力。此外,有了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为合理制定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建设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4.2 完善运作机制
        企业的运行机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企业顺利运行的动力。在建筑工程领域,需要进行设计的专业较多,主要是土木工程、房地产施工等,这些内容集中在一起,构成了繁杂的信息资源,使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往往采用依靠人工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并保证其准确性,使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要使建设工程管理系统保持正常运转,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必要的,必须完善建设工程管理体系,制定考核标准,对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为网络技术下建设工程的规范运行提供保障。所以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在运作机制方面加强关注,为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加强施工智慧化建设
        以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原材料的采集,还是现场勘察,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施工企业管理成本难以控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通过收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利用云存储技术,对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直至把有参考价值的数据送到前端。比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互联网技术可以使整个过程模拟化,从而合理地预测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出现的问题,全面地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并且这种智慧管理正在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工程管理程序的简化,将繁杂的工作内容减少了难度,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压力,同时提高了信息资源的配置水平。所以,推进施工现场智慧化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进程,促进经济增长。
        4.4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模型技术是将建筑物模型基于2 D转换成3D立体的一种状态,是现代建筑工程中的一项新技术,也正逐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其作用。建筑物模型技术也是以基础信息为基础,借助基础信息来模拟建筑物。如运用自身的技术,将建筑的平面造型提升为更生动的立体形态,具有直观、易操作、动态等特点。与此同时,建筑模型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例如三维绘图、项目模拟、成本预算等,都是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的消耗,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合理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提高项目人员对项目的认识和工作效率都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37~138.
        [2] 高江海.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5):152~153.
        [3] 王庆,邵康.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216~217.
        [4] 周可航.试析工程管理信息化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J].江西建材,2019(11):224~225.
        [5] 谭学飞.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