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常亮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常亮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数量与日剧增。在工程建设期间,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
        身份证号:23010519850704xxx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数量与日剧增。在工程建设期间,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重要,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个别单位以及工作人员的疏忽,所以导致各类问题仍旧频繁出现,从而影响了导流施工技术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管理
        引言
        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水利水电工程逐渐运用科学的现代化技术,其中导流施工技术和围堰技术在水利工程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它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工期也能够缩短。改进和完善这两项技术的施工工艺,从而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对水的利用。
        1导流技术的定义
        导流技术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周围环境对水利产生的影响,继而采用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推动施工条件的改善,可以借助围堰的方式来维护基坑,通过暂时性地更改水流渠道,则能够将河流的水引入到围堰的西方,继而降低施工区域的含水量,减少施工的难度,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进度的提升。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法,要综合考虑河流的水量、汛期、地势、施工难度、建筑、生态环境等要素,在确定了对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之后,提升河道水流处理的效率,继而提升导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2.1在分段围堰法中的应用
        分段围堰有两种不同的解释:①按照空间进行划分;②按照时间进行划分,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施工工作。在应用分段围堰法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减少对水中建筑物的损害。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发现水利工程的施工时间较长,并且施工区域内的水流量很大,就需要选择此方法。在进行导流的过程中,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前期导流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束窄河道,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下泄的目的。其次是后期导流阶段,在此阶段施工人员已经建成了泄水建筑,所以便能够利用此建筑来完成泄水工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在修建泄水建筑时,一定要留好缺口,只有这样才能够便利后续的导流工作。在分段导流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主要采用两种导流方式,第一种是利用缺口进行导流,第二种是利用底孔进行导流。具体使用哪种方式主要是由泄水建筑决定的,如果泄水建筑预留了缺口,就使用缺口导流。如果预留的是底孔,就使用底孔进行导流。
        2.2全段围堰法
        1)明渠导流。为减少水流流入基坑情况的发生,可以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围堰,并挖设一定的渠道,从河岸中将水流引出,绕过基坑,进而完成导流工作,这就是明渠导流施工技术。使用明渠导流方法,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进行详细勘查,一般情况下明渠导流技术只能够应用在较大探底亦或者平缓的河道中。如果是在老河道中,可以不必挖掘渠道,直接利用老河道完成渠道导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成本费用,在规定的时间完工。在较为特殊的位置,其中包含河床较窄亦或者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导流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如果想要明渠导流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进行综合性考虑。比如,对于不常用且拥有台地的河道而言,在引入大量的水源过程中,则需要详细了解水利工程现场是否满足隧洞开挖;在施工过程中排水等是否与施工要求相适应;在较短工期内,是否能够合理布置挖洞装置。2)隧洞导流。适用范围:对于此类导流工程,当两岸地形非常陡峭或导流流量不大时,更适合使用。为了节约资金,最好将隧道导流与永久性隧道结合起来。确定方位:具体安排按下列规定执行。首先,要借助地形,顺直线布置。需要转弯时,前后两侧应设直线,转弯半径应大于隧道宽度的5倍,转弯角度应小于60°;其次,隧道轴线应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

隧道轴线不应与断层、岩层、破碎带平行。隧道轴线与岩层的倾角应大于45°,夹角应大于45°。然后,隧道进出口与河床主流方向夹角不宜过大。最后,隧道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坡脚的距离应大于50m。3)坝体缺口导流。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是遇到水位上涨时,为了避免水流对工程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利用混凝土坝体预留的缺口进行泄洪,合理地降低河道水位,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收尾阶段,需要对混凝土坝体的缺口进行修补,确保坝体的整体性与可靠性。修补的混凝土结构与原本的混凝土结构存在微小的性能差异,因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水利工程后续运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混凝土坝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修补的混凝土坝体质量安全,防患于未然,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
        要想实现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将这项施工技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这是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期间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的科学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目前,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还存在一些不足,要结合具体施工需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监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3.2创新导流施工技术
        导流施工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满足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政策为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氛围,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经验,则能够促进导流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提升。通过培育优秀的水利人才,增强水利工程人才的专业素质,也能够加快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继而通过体制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3.3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
        导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施工导流设计工作,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科学的施工导流设计,同时实现导流方案的合理选择,有利于导流施工的科学开展。首先要对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特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对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等进行全面勘察,根据施工需要对导流时段进行科学划分,并根据获得的相关资料对导流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导流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确保能够在工期内完成施工。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的重视度。我国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阶段,需要招聘导流施工技术工作人员,保障能够熟练造作该技术,并且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管理经验,从而可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对施工团队进行培训,促使整个施工团队水平有所提升,进而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完工,使得导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合理的应用。
        结语
        总而言之,导流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十分重要,只有积极应用此技术才能够确保水利施工顺利。就目前导流技术的应用现状而言,不少单位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日后应用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针对常见问题进行积极的解决,从而确保建成的水利工程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敬鑫.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水能经济,2017,000(005):P.310-310.
        [2]戴永旺.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安全应用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04):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