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吴章义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吴章义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做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策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发展有所帮助。

        湛江市高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524037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做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策略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设计水平,有必要重视生态水利结构概念的结合,积极开展研究。关于生态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设计质量。描述了生态水利项目的设计原则,并总结了具体的设计方法,旨在通过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来提高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对于设计者来说,有必要提高水利生态工程的综合设计能力,要注意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水利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生态水利的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现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为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加强水利工程的生态模式。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引入生态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控制水利工程的施工环境,分析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因素,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更好地减少水利的影响。此外,通过采取措施,建设生态水利项目可以更好地满足包容性管理的需要,满足园林绿化,休闲和娱乐的需求,并更贴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当地条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经济安全原则。在设计生态水利项目时,我们必须遵循自然并融入自然。建设我们的生态水利项目是为了改变自然,但归根结底,这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设计水利工程时,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应分析水利工程所在地区域的生态和地理环境,然后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设计施工图,最大化将生态和经济利益结合。此外,在具体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必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私下修改以确保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2、系统自我恢复的原则。在设计用于水利的生态项目时,应遵循系统的自我恢复原则。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最大容忍度。在设计生态水利项目时,必须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寻找并减少或避免影响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因素是为了实现系统的自我恢复,保持平衡的关系。物种之间,确保水利与生态环境工程协调发展。
        3、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设计节约用水的生态项目时,有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改变以往的水利工程流域控制特征,建立生态理念为设计生态水利工程,实现水利工程的协调发展。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策略
        1. 确保景观的规模和完整性。在统一设计和管理水利项目时,有必要确保该项目长期持续运行。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对建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实际执行过程时,效率通常很低,效果也不理想。通常,“完整性”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功能开始,阐明了系统中不同条件的相互影响和内部关系,并定义了恢复生态结构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注意的是,设计者不仅应着重研究河流的水文恢复措施,而且应同时关注沿岸的各种生物物种和植被,并努力实现总体规划和实施。由于其动态特性,水流方向等方面具有随机特性,并且河道不断受到各个方面的侵蚀,因此随时会出现变化。上述情况也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区域降雨的影响下,水域将扩大和收缩,生物群也将繁殖或死亡。由于物种的迁移或不同季节的生长特征,生物系统对整个系统的组成具有一定的动态影响。最后,从河流生态修复进展的角度看,短时间内还没有形成河流演化。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河流生态及其相关生物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对历史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准确了解河流和生物变化的过程,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最终确定更科学的工程设计计划。
        2. 改进模块的基本模型。为了保持生态工程与流域特征之间的一致性,在工程项目结束时,技术人员应参考基本工程设计过程以及模块之间的关系。首先,在设计防洪时,有必要基于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确定适当的环境生态协调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生态工程的经济价值,最终建立客观的生态评价体系。以过去建立的生态评估为基础,同时将沿海、湖泊和河流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生物和人类纳入评估指标,并通过建立更广泛的物种来统一相关的生态走廊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在实施水文工程建设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完全进入项目区域,对地质和生态系统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并拥有足够的基本信息,以使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根据该地区洪水的具体体积决定植被的宽度,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和河水的自净。在设计路堤的外观时,还必须根据工程在流量和恢复方面的特定要求,选择原始的光滑斜坡或材料来参与施工,以优化河流连接的效果。在完成岸坡保护部分的模型时,要注意水陆交界部分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这部分不仅为土壤和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繁殖提供了主要场所,而且在恢复生态景观方面也发挥了作用。因此,在防御性边坡的设计与规划中,应加强对该区域结构的设计管理,并以科学的方式完成景观中各种因素的有效协调,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生态水利应着重于使用天然或多孔混凝土及其他原材料来参与项目的实施,从总体上提高项目实施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 水生生态和水文化的规划和总体考虑。在实施水利工程时,有必要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综合考虑节能减排、环境、水源保护、水利文物保护和综合利用。节约用水的人文精神,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法律法规。水资源保护项目是建立在生态、文化和美学特征的综合项目之上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将安全作为关键前提,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充分调动现有自然条件,满足人们的关注。本地在文化生产和需求等方面的关系和谐地融合项目的建设和当地人的生活。例如,当完成水坝部分的设计和规划时,实际上,大多数商店都建在靠近当地居民的地方。因此,除了确保垃圾箱的抗洪能力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建设来建造新的娱乐设施。休闲和其他活动场所促进了当地居民生活环境优化。在不影响防洪措施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清除岸上生长的植物,适当的维护绿化岸。此外,应注意保护自然形成的海滩区,全面改造堤防周围的山脉和空地,以形成方便人们放松和锻炼的场所。尽可能丰富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增加与水利有关的知识、故事、艺术品和法律问题。生态理念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始终把保护水文生态和创建和谐工程作为一个项目。水利工程的最终目标不仅要具有工程本身的特征,而且要有生态文明,进一步增强对当地环境的贡献,真正体现工程的生态理念。
        四、总结
        工程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水利工程设计研究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建设综合性生态水利工程,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开发效率。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公民对人类住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在水利建设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生态设计理念。生态水利设计和施工成果的生态比重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应当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思想意识的培养。特定项目需要与当前项目结合使用,并记住机械地和表面地复制它们,这是不现实的。
        参考文献
        [1]方法国,聂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87+86.
        [2]明开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 2020(19):116-117.
        [3]李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陕西水利, 2018(06):275-276.
        [4]王玉玲.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 2019,39(17):84-85.
        [5]陈育昌.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