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 骆秋芬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骆秋芬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这也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建筑质量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工程的建设。
        身份证:33062119771115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这也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建筑质量的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建筑工程的建设。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看,其质量以及稳定性是最为关键的,关乎到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而建筑的框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稳定性以及质量,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由此可见建筑的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想要提高框架结构的质量便需要改善其中所使用的技术,技术决定了建筑工程框架的质量,这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手段之一。本文将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具体的阐述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框架结构技术,并且找寻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期望对于建筑行业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引言
        众所周知在时代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但是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各方各面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居住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均是为人所服务,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需要不断的根据人们的需求所改变,建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在建筑行业之中建筑的质量是人们首先关注的,也是最为重点的一个问题,其中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使用与建筑的稳定性有密切关联,因此下文将从这一角度展开具体的分析。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概述
        1.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从高层建筑的角度来看,相比于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对于承载力的要求更高,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工程框架建造技术,这可以帮助建筑物分担一部分承载力,提高其稳定性,良好的工程框架建造技术可以提高工程的效率。高层建筑的建造往往更加复杂,其各部分的受力并不是一致的,对应的应力会随着层高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承载力是极为关键的,承载力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中有住宅需求的人愈来愈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层建筑的建造是十分关键的,建筑高层建筑也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在高层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关注到风力、抗震以及防雷等因素,这均是存在社会上的一些自然灾害,需要保证建筑可以抵挡这些自然灾害。
        1.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建设高层建筑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时代的必然趋势,相比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高层建筑的出现也促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上一个阶层。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最大的区别便是楼层数的不同,普通建筑在七层左右,而高层建筑会达到二十或者一百层。这也就意味着施工的难度以及技术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正因如此高层建筑的构架也会有所不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承载力的大小放在首要位置上,影响建筑承载力的因素众多,包括自然因素,例如雷雨地震天气,也存在一些非自然因素,例如支柱的尺寸、框架结构、模板材质以及墙体材料等等。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我国目前建造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技术手段均不成熟,另外其中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是影响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如今的建设情况来看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建筑的质量,如下将具体的介绍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是钢筋焊接,在完善建筑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使用到钢筋,利用钢筋使得钢结构变得更加稳固,另外使用钢筋也是由于其具备抗震以及稳定性强这两个特点,这对于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另外焊条的质量也是影响构架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焊条的型号以及焊接工艺是需要相互匹配的,对应的焊条需要使用具有针对性的焊接工艺,只有两者匹配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从目前建筑工程的焊接工作来看,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了这个部分,焊接的尺寸以及工艺没有良好的把握,最终导致焊接效果较差;第二钢筋绑扎以及成品保护也是十分关键的,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明确钢筋具体的类型结构,否则将会导致工程无法按时完成,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模板施工也是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来看,缺乏对模板施工的重要性,在施工中模板并没有按照要求制定,与要求数据有一定的差距。实际上模板的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承载力,其对于数据准确性的要求较高,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模板不变形。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材料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其搅拌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实际上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较低,通常并不重视其配比工作,最终导致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分析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使用的材料,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工程是十分巨大的,其所需要的时间也是十分漫长的,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对于工程顺利开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钢筋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钢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是否稳固,其型号以及所需要的数量均需要在开工之前准备完毕,在采购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购买,避免出现差错,另外高空材料还需要做好分类处理,良好的分类可以避免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除了上述讲述的内容之外,焊接的工序以及工作人员的施工技术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从焊接工序的角度来讲,在焊接之前需要先确定焊接的技术,保证焊接技术以及钢筋材料是具有一致性的,另外质量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保证钢筋质量也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焊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影响着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在正式开工之前可以事先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及时水准,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如下将具体的分析钢筋工程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把关的部分:⑴审图把关:审图要严格,若钢筋过密,一定要放样,提前采取措施。⑵锚固、接头长度正确。⑶注意检查接头质量。⑷钢筋安装、绑扎位置正确:我们要求所有钢筋必须绑扎到位。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从放线开始检查,从审图放样就开始算计,有时图纸上梁(主、次)板、柱分别画图,如果综合交叉,加上接头都赶到一起,钢筋就无法按图绑扎到位了。此时,首先保证柱立筋位置再安排梁主筋,相应箍筋也要作一定调整,才能保证钢筋到位,箍筋贴牢受力筋)。⑸钢筋定位措施:我们靠钢筋定距框,可以保证所有墙柱主筋全部到位,保证保护层完全正确。

另外,采用梯子凳,双十字撑(头上沾防锈漆)等都是对钢筋定位的措施。⑹钢筋保护层:①必须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定做塑料垫块。②要配定距框,定距框是根据保护层厚度制作。卡在大模板内。靠立筋内的活动筋与定距框漂紧使全部立筋都贴上定距框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无误。⑺拐点接头位置控制接头离开拐≥10D。⑻不到位钢筋处理、钢筋弯钩朝向: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上人强度后。第一应尽快弹线,墙体最好5条线(一轴、2墙皮、2模板控制线),然后立即根据位置线检查钢筋位置,对所有不到位钢筋按1:6调整到正确位置,才允许钢筋绑扎(所有竖向钢筋接头未检验合格、未做上标记前也不得开始绑扎)。要求所有受力筋与箍筋或水平筋贴牢;柱子   角部主筋更要在角部贴紧;I级光园钢筋角部立筋弯钩要呈45        °向内,其它部位立筋均要使弯钩垂直箍筋。另外,楼板上负筋该立钩向下就必须向下,不得平躺,板下铁向上弯钩必须上弯,也不得平躺。总之一切带弯钩钢筋朝向从绑扎时起就要保证方向。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多层模板支架体系的工程施工中,由于楼层数较高,多数楼板处于养护期,其承压能力有限。在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先由模板定型,放线设置高,这就需要控制模板技术。在安装基础模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误差问题,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误差应小于3毫米。并检查模板接缝的气密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漏浆等现象。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1)支撑要牢固、稳定。(2)保证模板不变形、不跑位、不涨模。(3)要特别注意阴、阳角、上下层墙、板、柱的错台问题,特别是阳角不用整模最易漏浆,而且不保方,因此阳角用整模。(4)在上下层加过渡接头解决错台问题。(5)排气孔的留置:主要在窗台上两侧对称浇混凝土,造成两边混凝土在中间挤出一个气囊,如无排气孔,就会产生窝气后果。(6)施工缝的留置:规范对施工缝的留置有严格规定,施工中要严格按规范执行。(7)模板脱膜剂:一定不要影响结构、装修。楼板模严禁刷油性脱模剂,要刷水性脱模剂(墙模也尽量不刷油性脱模剂)。而且刷脱模剂前必须把模板上水泥浆块清干净(给工人配长把有刃扁铲和戗刀、干拖把,必要时还要配手提砂轮),没有清干净前不准刷脱模剂。另外,注意大模板堆放安全:①有安全围护区;②对面放、不能顺排放;③角度≤80°;④堆放区要符合总平面图。(8)模扳清扫口的留置:施工中难免会在模板中留下杂物,为了有效地清除,就必须考虑在适当的地方留置清扫口。(9)考虑与钢筋、混凝土等其它工序的交叉配合:模板工程是为下道工序服务,各工序的共同目的是最终拿出高质量的结构,而绝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本道工序。木工、电工、钢筋工、如需点焊什么东西,必须另绑附加筋,焊在附加筋上,不准焊在结构配筋上。(10)起拱:对于跨度大于4.0m的梁、板,应按规范适当考虑按2‰起拱。(11)楼梯装饰的预留:由于楼梯踏步面层、楼地面面层、休息平台面层等厚度有可能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由于不考虑装饰预留,而把踏步模支得都一样高,做出面层后,造成相邻踏步高相差很大,严重影响使用功能,依次,应当预先考虑这个问题。(12)拆摸与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板底模何时拆必须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按规范在平面图上注明哪些模是50%拆,哪些是75%、100%拆,只有达到要求及监理同意后这部分模板才可拆。(13)通线:全长、全高要拉通线。注意通线拉好后不要撤,随打混凝土,随观察摸板有无变形走位,以便及时调整模板。注意这些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工程的        观感水平。而且大大减少装饰层厚度,减免装饰层脱落伤人的威胁。(14)防止混凝土烂根:立大模前模板下应抄平、抹找平砂浆。砂浆内边要用靠尺比着墙皮黑线抹直。这样打混凝土时不会因模底不平,有空隙而漏浆。混凝土打完,拆模后把砂浆层铲掉即可,不用再修补剔凿混凝土根部了。
        3.3混凝土工程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对于建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用混凝土一般用水泥和各种规格的砂石进行配比制成。所以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进行配比实验,确定工程需要的合理的比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的过程中除了要控制配合比,还要注意搅拌和振捣工作,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排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以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如下部分:⑴入模前取样。标养和同条件试块的留置。按照规范要求混凝土试块必须入模前取样,不允许在泵车前取样。拆模强度(50%;75%;100%分别装订成册)的试块按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配合平面图指导现场拆模。⑵分层厚度的交底:测量振动棒有效长度。要求振动棒实际有效长度Ø50的有效长度37.5×1.25倍为最大分层厚度,做好标尺竿,分层厚度用不同油漆刷出来,作为工人分层下混凝土的检查控制手段,另外还必须配上低压安全手把灯。⑶认真计算分层混凝土量:估算初凝之前必须完成的混凝土量,据此提出均匀供应混凝土速度要求,并周密考虑现场布料杆能不能有效送到各个部位,保证均匀浇筑混凝土,不出施工缝。⑷施工缝的处理:清理浮浆、清理松散混凝土及石子;冲洗、湿润;不得有明水;达到1.2Mpa,才允许接槎;立面结构浇筑同配比砂浆5—10CM厚。⑸浇筑混凝土方案要严谨:基础分两个头浇筑,分班如何交接,吃饭、休息,混凝土最长许可间歇时间,   如何分配混凝土都要求现场工长提前做好安排;要保证分层均匀同步施工,各段接槎责任要清楚,出问题可追追溯,墙上要有标识。⑹养护措施:楼板混凝土养护注意不要过早,防止混凝土顶面被睬烂。⑺振捣人员分工,岗位责任要清楚:如振捣人员什么时间在作业面的什么位置要非常清楚,责任追溯也容易。另外要注意、混凝土工人不要过于疲劳,这就要求在方案交底中交代每班工作多长时间、多少工作量、什么时间交班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在高层建筑愈来愈多的今天,建筑的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钢筋以及混凝土是提高工程稳定性的关键,在施工过程应该对此格外重视,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宁平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01.
        [2]罗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阐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8(27):127.
        [3]时晋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21-22.
        [4]张晴.探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2):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