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李丽芳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李丽芳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较为广泛,该种结构体系不仅应用方便,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威海职业学院  2642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用较为广泛,该种结构体系不仅应用方便,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就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控,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标准化以及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环境倒逼,在国内建筑业发展进程中装配式建筑具有浓厚一笔。尤其是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以自身的应用优势和特点,在现代建筑行业得以广泛的应用。
        一、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一)工况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其1#~5#以及9#和12#楼的高度均为16层,其余楼为15层。该工程项目的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1831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49360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总面积约为83920平方米,地上部分的建筑总面积约为34380平方米。综合考虑本工程特点,最终决定选择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同时外墙部分为叠合墙板,而阳台以及凸窗和装饰柱等部分采用预制构件。每一个楼栋底部位置的加强区,也采用了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PC为面砖反打,施工现场进行内保温作业,外墙窗框为预埋式。
        (二)施工技术要点
        1、PC构件
        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输时,选择低跑平板车,其中叠合楼板以及阳台板等应当平放运输,外墙板进行竖直翻转运输,在构件养护后再将其安置在运输架上。一般而言,每一个运输架上安置两块预制构件(如下图所示),斜放但堆放角至少30°,插筋保持向内。为避免运输中构件受损,装车时依靠运输架运输,上部接触面采用橡胶进行保护,下端要垫上枕木,底部位置铺设适量的黄沙用于减震。
 
        图1  预制构件示意图
        2、楼面处理
        第一,浇筑完混凝土以后,进行楼面放线,梁底墨线应当清楚地弹出来,对于对距墙柱边以及梁边的弹线进行控制,保持在30mm左右,复核后控制线转角交接位置以红油漆进行标注,以便于控制线的后期恢复;放线以及标高调整后,按照楼面外围墨线安装PC板。
        第二,利用水准仪等设备,在基层面上布设用于预制构件标高调节的硬垫块,便于后续进行优化调整。
        第三,楼层的外围部分安装PC板,其与楼面之间的缝隙,应当封赌PE条,使其保持牢固。
        3、吊装操作
        对于PC板吊装操作而言,其基本原则为以各单元平面端头首块凸窗作为起始点,沿着水平顺序进行连接,依次进行PCF、凸窗板块吊装。在上述吊装操作完成后,流水加固作业;土建楼层施工模板排架搭设以后,即可对其进行施工安装作业。
        4、安装就位与校正
        首先,进行上下墙板之间的相互连接。在板墙底部位置,按照控制标高要求,放置厚度适当的垫块,再进行吊装、校正以及预制墙板固定。对于PC墙板而言,其底部位置应当预埋规格为C25的定位钢筋,并且将其与下层板位置的上皮钢筋,采用点焊方式进行固定。
        其次,临时支撑。对于装配式墙板而言,临时支撑体系由两组斜向的、可调的螺杆构成,如果质量过重,或者悬挑构件,则建议增设一组可调节螺杆。
        最后,调整垂直度。利用靠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垂直度进行检测,尤其是墙板垂直度调整过程中,板内斜撑杆以一根调整垂直度,待校正后再紧固另一根,切忌两根同时进行紧固。对于相邻墙板而言,临时加固过程中,利用槽钢加固连接,分上、中、下三道进行。
        5、板缝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板竖向连接过程中水平缝内侧位置,利用自粘性胶皮进行处理,现场墙根位置的钢筋预留,应当高于结构面,否则会导致粘贴胶皮不便。对于下层位置的PCF板内侧而言,在浇筑混凝土以后,应当确保其表面的平整度以及整洁性,同时确保自粘性胶皮、PC板之间的牢靠粘贴。综合考量,在板水平缝中粘贴PE条,以免其出现漏浆问题。PCF板及其竖向连接时,有三道防水材料,确保其防水效果。自外而内,依次是自粘性橡胶皮以及PE棒和耐候胶。在防水处理过程中,外墙板施工安装完成后对楼层浇筑混凝土,然后再讲橡胶条贴于外墙板上口处,利用外墙板的自重压实之,以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在完成主体结构以后,在自粘橡胶条的外侧,以密封胶为材料进行施工作业。
        二、加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质量管控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其施工技术质量管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构件质检
        在装配施工开始之前,应当严格检查各组件质量及其表面结构质量。上述组件质量检测,符合标准以后再进行安装操作。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类型,对所有满足条件的装配式结构进行保存。同时,根据规格保存垂直以及水平版本,以确保存储设备安全稳定性。装配墙以及装配层压板,二者形成特定的粘结结构,利用铝合金模板点浇灌成型,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模具自身的抵变形能力。模板与装配件之间的交叉位置,利用柔性密封胶带进行粘贴,有利于防止泥浆泄漏以及影响配件质量。
        (二)构件与叠合板施工安装质量管控
        基于装配墙体结构图,先对墙体施工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然后确定控制线内外墙的间距。同时,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水平放置,同表面控制线应当特别注意,保持在同一个水平方向上。在此过程中,应当采用预定义孔对墙体高度进行确定,这有利于保持墙高精度。在钢筋位置管控过程中,在钢环定位杆上安装垂直环,以确保钢筋与水平面之间的垂直度。装配墙壁安装并利用提升装置将其升高至特定位置,再对其垂直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墙壁结构稳定性。在叠合板施工安装过程中,首先应当对其支撑结构进行确定。支撑结构固定好以后,不可再进行层压板提升。层压板厚度控制在6cm左右,厚度应当适宜。在提升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问题,因此提升时应当特别注意;在提升到一定的位置以后,环形载体就会在装配结构中进行连接,避免提升时出现碰撞。面板安装完毕后,需保证配置安装点准确性,然后再进行施工安装。同时,吊索长度应当合适,安装以及拆除楼梯时,上、下部分的休息区以及预制楼梯间隙,应当反复进行检查。值得一提的是,装配悬臂式施工安装技术收到,应用在安装悬臂板施工中,有利于确定其具体的位置,采用反向电路的方法可对臂板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确保施工安装质量和效率。
        (三)套筒灌浆
        钢筋连接套筒灌浆过程中,主要是讲适合的墙壁插入到套筒之中,然后利用高强度砂浆,密封套管与顶板钢筋,然后将其滑至墙板
        以下约2cm位置。同时,对橡胶塑料表面进行转换,使其成为塑料条,然后对装配外墙板外部位置进行密封。对浇注至各壁层部件进行清理,以此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对于现浇组件而言,可采用异形铝合金模具,这有利于单一混凝土浇铸的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并且进行了细致策划,施工管理中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施工质量管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少伦.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48.
        [2]蔡峰,陆萌梅,李召召.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J]. 浙江建筑,2018(1):34-38.
        [3]高义民,丁建军,李文华.试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门窗,2018(1):159.
        [4]赵秋萍,胡延红,刘涛,张海松,陈杭.某工程全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04):52-55.
        [5]胡波.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关键技术及抗震性能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