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宁秋婵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宁秋婵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由于建筑工程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一致性特征,为保障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身份证号码:45072119900822xxxx
        摘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建筑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由于建筑工程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一致性特征,为保障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建筑工程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为促进建筑工程建筑质量的提升,必须从建筑质量入手,整合建筑中的安全要素,依据检测对象和环境的不同,采用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方式,以促进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均与其建设质量存在相关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与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的安全性息息相关,这就需要从建筑物结构入手,合理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将检测内容在建筑工程整个周期之中贯穿,依照检验结果,对建筑物状态进行评估,以保障住房安全,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准则
        (一)异议检测
        建筑工程检测和施工过程中,检测内容必须具备主观性,主观性的存在导致异议构件的发生。抽样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检验过程中,需要依据检验批的容量对其进行确定,在开展抽样检验过程中,必须依照检测批容量对其进行确定,所以异议产生的概率较高。这就需要针对异议开展检测,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检测的组织性进行拓展,可以多组织性进行主题结构检验为主要方式,协同现场责任企业开展检测的工作,由多部门共同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检测任务进行实现。此外,必须对抽样检验的样本数量进行筛选,将总样本容量确定为十分之一的情况下,所抽取检测的样本数量越多则说明样品抽取结果的准确性越高。必须发挥监管机制的职责和作用,第三方委托检测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做出对应的方案,明确管理的缺陷和优势,并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二)常规检测
        常规检测指的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标准化抽样检测缓解,从建筑主体结构出发,将建筑主体结构作为主要依据,以进行全面的抽样调查,依照常规检验的经验,常规检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开展,首先,建筑主体结构,将其作为检测的主要依据,对钢筋混凝土、砌体和钢结构进行有效划分;其次,需要将建筑构件作为检测主要依据,分析其与建筑墙体、柱体和梁体之间的关系;最后,依照建筑材料的材质分析材料质量的优劣,这三个检验内容之间存在关联性和传递性。
        二、建筑主体结构检测方式
        (一)装配式工程检测方式
        建筑主体开展装配式结构检测过程中,需要保障连接节点的位置与施工设计相符合,若是节点与施工存在差异性,将直接诱发建筑主体结构问题的发生。此外,对预制构件进行拆分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荷载力,影响建筑物的自身功能。建筑主体构件组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非受力构件、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三种,非受力构件主要由PCF外墙板、建筑装饰构件和建筑外立面组成,垂直构建主要由预制剪力墙构成,水平构件包括预制阳台空调板、预制楼梯和预制楼板三种,在进行装配式建筑中,检验人员大都应用BIM技术对各个装配式结构的密度等级和抗压力进行检测,对抗折强度进行检测,以保障建筑主体的装配式结构符合标准[1]。
        (二)抗压强度检测方式
        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外观进行检查以后,若是外观良好,则可开展抗压能力测试对内部结构的质量进行检验,在建筑主体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可以通过人为方式从外界施加压力,观察建筑结果的平衡状态。抗压强度检验方式应用过程中的要点就是对施压强度进行控制,需要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整体分析,以此降低压力施加量不合理而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的情况发生[2]。

在开展抗压强度检测的过程中,必须考量突发性的风险因素,并不能完全的依靠重物压力进行干预,可采用起振器进行压力的时间,依照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和钢筋强度,采用不同振幅,对抗压强度进行检测,依据震动频率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抗压能力进行检验。
        (三)混凝土工程检测方式
        混凝土构件属于建筑主体施工的主要材料,混凝土工程结构检验方式主要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分析方式开展。静态检验过程中,检验方式简单,检验数据准确,在混凝土工程结构检验中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动态检测法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钻芯法、回弹法两种,这两种检验方式更适用于建筑主体的检验之中。由于混凝土工程检测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对混凝土检测方式进行创新,从工作人员实际工作经验入手,从建筑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择检测形式,工作人员可以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从监视情况的不同进行检验措施的选择,优化混凝土工程检验结果,降低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四)模板工程检测方式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模板工程,在进行模板拼装之前,必须对其表面进行有效处理,保障模板拼缝的密实程度,以优化模板支撑的效果,保障模板表面的光滑程度。通过发挥模板支架作用,依据建筑施工经验,预埋件的位置会与模板工程建设质量相关,此外,预埋件的界面尺寸和标准高度也会影响模板工程建设质量,若是模板拆除时间不合理或者支拆模板的顺序不合理,极易引发建筑主体结构形状变化[3]。当前,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涨模和爆模两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分析该问题发生原因,大都是由于建筑布设模板位置设计不合理,设计模板过程中对拉螺栓的间距存在检查,模板的刚度和硬度不符合标准,所以,模板工程检测的侧重点应集中在这些内容上,强化检测力度,并认真开展复核工作。
        (五)外观结构检测方式
        外观结构检测属于建筑主体结构检验最基本的内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开展过程中,存在对应的参照标准,只有保障建筑外观结构与建筑设计内容相符合,合理应用轴线、标高及界面尺寸方式等对外观结构件检验,确保上述内容均符合设计图纸设计规定内容。只有外观检测质量合格后,才可开展其他部位的检测工作。我国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检验方式主要选择仪器检验和人工检验,所谓人工检测,指的是由经验丰富的建设和检验人员,利用肉眼,结合以往建筑经验,依照设计方案的模板内容,对建筑主体结构外观进行观察,分析建筑外观是否存在蜂窝状结构、裂缝状结构和主体形状变化等问题。若是在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必须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对建筑物进行修补,以保障建筑物结构符合建设质量标准。对建筑外观结构尺寸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可采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保障建筑结构各个部件的尺寸均符合规定数值,由于建筑主体结构所处环境不同,所以其易受到环境影响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必须重点对结构损坏的位置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做好检验的说明。
        (六)钢筋保护层检测方式
        钢筋保护层属于混凝土结构中主要的受力部位,在进行钢筋保护层检验过程中,必须对其截面位置进行检查,若是混凝土构件的梁板类构件必须严格检测,悬挑的受力构件也必须严格的检验方式进行监测。钢筋保护层检验方式大都采用破损法和非破损法两种方式进行,仪器采用保护层厚度监测仪,若是破损方式检验,需要现场进行开凿,剔除钢筋保护层以后开展检验。
        三、结束语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合理检验措施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检验,以保障建筑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颜璞. 浅谈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2018, No.530(21):9-10.
        [2]陈卫锋.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 低碳世界, 2018, 000(004):161-162.
        [3]陈安彬. 浅谈建筑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J]. 江西建材, 2018, 000(004):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