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许晓铭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许晓铭
[导读] 摘要:工程设计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更影响了工程成本,若工程前期设计缺乏可行性,在工程具体建设中,容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返工,消耗很多工程成本。
        身份证号码:36250119790317XXXX
        摘要:工程设计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更影响了工程成本,若工程前期设计缺乏可行性,在工程具体建设中,容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工程返工,消耗很多工程成本。在工程设计中应用BIM技术保证了预算质量。本文具体分析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情况。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设计;概预算
        引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入全过程造价管理时期,主要部门正在推进造价管理改革,但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强化概预算管理,严控投资,实行限额设计。BIM技术的出现,真正避免了发生该种问题,通过建立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及三维检测,了解工程设计阶段的信息数据,找出设计隐藏的问题。
        一、BIM技术与概预算
        工程量计算在编制概预算的过程中相当于80%的全概预算。任何项目建设单位不只对设计单位提出相关的要求,还完善了工程方案,提高了对设计质量的要求。在初期设计方案时概预算人员发挥了决策作用,但复杂的计算工程量也影响了概预算人员的工作效率。
        BIM技术体现出智能化特征,在工程设计中以三维技术模型的形式应用,便于参与者交流工程的细节内容,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程决策的水平。据相关统计可知,2018年后建筑行业基本都应用了BIM技术。建筑工程通过BIM技术增强了作业效率,优化企业经济收益,在建筑单位、对接单位间交流数据信息,保证施工各部门共享施工信息,降低了项目耗损。BIM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系统传输与存储工程信息,凭借三维立体平台,在各方主体间有效、迅速交流信息,故在建筑领域内BIM技术的应用广泛。
       
        图1 BIM 三维模型
        BIM设计使概预算人员摆脱了复杂、耗时的工程量计算工作,为概预算人员提供了工程量明细表。与传统计算方法比较,BIM提高了工程量数据计算的准确性。BIM是概预算人员获取套价取费的基础,其协同概预算人员与设计人员对方案科学变更。另外,BIM技术凭借自动化计算功能突破人工操作的限制,帮助工人减轻工作压力,得到准确的工程概预算结果。同时,BIM技术对变更设计方案问题有效解决。在BIM后台运行服务器内存储项目概预算数据,此时若变更设计方案,有关人员应紧密结合变更内容和BIM信息方式,如此简化了计算程序,概预算管理人员结合这部分数据了解概预算的变化特点,为建筑企业增加了收益。
        二、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设计的不同环节,按设计文件的内容与计费要求,对所有工程所需成本事先计算,才能保证工程设计概预算的准确性。概预算的步骤比较复杂,很多因素都对其造成了影响,故容易发生下列问题。
        (一)编制概预算不细致
        建筑工程的概预算过程复杂,很多因素与变量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大量工程粗糙编制概预算的现象。首先,工程项目难以形成完整的概预算,漏算、错算和多算的问题较严重,概预算与现实工程结算存在很多分歧。其次,概预算忽略了工程的细节内容,容易发生抓大放小的现象。工程体量的显著增加,出现了很多经验概预算的行为,威胁了工程概预算的精确性。其中原因是工程设计过于粗糙,勘察工作不严谨,缩短工程设计时间,科学论证阶段性不强,未全面审查概预算等。工程概预算的超算、漏算和错算等都会增加成本。
        (二)招投标不规范
        招投标维护了建设相关方的利益。但目前的招投标过程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编制招投标文件过于随意,双方签订的招投标合同价格不具备竞争力等,这些都影响了概预算。一部分项目故意避免招标及私下招标,或与合同内容不符,造成工程概预算缺少真实的参考数据。
        (三)管理不科学
        设计阶段加强管理工程项目,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但是,一般都是多个公司参与工程设计,导致工程设计管理缺少统一规定,容易出现设计概预算管理分离的现象。比如,部分工程设计过程缺少系统的管理,在未审批和规划的前提下私自改变设计思路,还有部分工程无法及时管理设计环节的工程概预算,轻视了编制概预算文件,难以体现工程概预算的导向功能,甚至有的工程故意省略概预算的细枝末节,只计算若干主要工程量,不利于工程预概算发挥自身的作用。
        (四)缺乏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把设计文件作为重要参考,其为编制工程预概算提供了依据。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质量等通过工程设计有效规范,同时与工程成本发生紧密联系,工程预算取决于工程设计质量。但是,一部分工程项目出现了不少问题,降低了设计的质量。首先,工程为尽快上马缩短设计工期,项目无法系统勘察,忽略了工程项目的环境与隐藏的问题。其次,有的工程不具备完整的设计资料,缺少基础数据,数据的真实性有待检验,造成设计的执行环节出现很多问题,不只浪费了施工时间,还埋下了安全风险。工程由于设计缺陷而降低了施工质量,导致工程的概预算和决策形成较大的差异,编制工程概预算也丧失了价值。
        三、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中的优势
        (一)可视化优势
        建筑工程利用BIM技术直观分析图纸,有利于预算人员对各种信息科学计算,避免平面图纸影响概预算,预防预算人员过度依赖工作经验。预算人员即便不具备丰富的专业建筑知识,也可以高效完成预算工作。尤其是建筑结构的多样化,不断改变了传统预算方式,估计工程成本时仅利用平面图纸是无法实现的,容易出现较大预算误差。BIM技术以3D或5D技术为预算人员立体呈现图纸,有利于预算人员把握建筑的实际结构,模拟工程的预算信息,增强预算的反馈作用。
        (二)自动化计算功能与准确性
        概预算工作引用BIM技术解决了人工操作的不足,为人工减轻了工作压力,进而得到准确的概预算结果,同时BIM还可以应对变更设计方案的问题,比如在BIM后台服务器存储关于项目概预算的数据,若改变设计方案,仅要求工作人员联系变更内容与BIM信息,立即呈现现实工程量,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概预算人员结合信息了解概预算的变化特点,为建筑企业创造丰厚的收益。在建立数据模型时应用BIM技术,最大程度体现技术的可视化特性,根据工程的各项费用,准确估算投资总量,编制可行性的概预算。
        (三)优化性
        BIM技术凭借较好的设计算方法,直观的呈现建筑工程,搭建存储工程信息的数据库,有利于设计人员完善选择。BIM技术可以解决工程概预算的成本超支问题,设计人员利用该项技术修改与规划施工流程,预防工程支出较大的施工成本。BIM技术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周期,从而得到准确的预算数据。
        四、BIM技术在工程设计预概算管理中的应用
        (一)在工程设计前期成本控制中应用
        BIM技术有机融合工程造价系统,在工程造价软件中录入有关工程建设的数据,密切联系造价系统和各个部门的数据。以四维BIM模型信息化处理造价,在不同时间内精细化处理项目。因此,BIM技术应用在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前期,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与设计者交流估算的成本,在设计中强化成本控制。工程设计基于传统设计方式的影响,延长了设计所需时间,不断反复修改,工程概预算要根据设计方案得到结果,多次改变方案降低了计算工程量的准确性。基于此,不少工程项目尝试利用BIM技术开展工作,结合设计方案的不同环节实现限额设计,避免增加计算量。工程概预算应联系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当改变方案时相应替换数据,得到真实、可靠的概预算数据。
        (二)在控制工程概预算工作量中应用
        工程建设内容复杂多样,在这个过程,形成的数据信息量庞大,并且传统的工程设计环节由人工手工计算概预算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加之一部分人员不了解计算标准,提高了工作的失误率,难以对数据的可靠性实现控制。有效联系BIM技术和BIM技术的自动化算量软件,简化工程概预算的过程,获得准确的概预算结果,不只减轻了管理人员的概预算工作压力,还保证了概预算的质量。
        编制工程概预算时应用BIM技术,不仅明确了设计方案,还保证了计算和统计工程量的效率。此外,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数字化和协同化特性,提高概预算审计水平,更好控制工程在设计环节的造价成本。
        BIM算量软件的功能对工程概预算管理数据实现存储,使计算程序更简单,避免产生大规模的计算量。概预算管理人员在工程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对工程概预算实现动态管控,保证向工程建设单位和造价审批单位传输准确的概预算结果,为参建方提供全新的工程数据,高效管理工程的概预算,便于开展后续工作。
        五、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一)提高了概预算管理的详细度
        在建筑工程建设初期,设计人员利用各项勘测数据设计工程,科学应用BIM技术,基于勘测数据构建模型,系统引入各种建筑项目数据,预防工程设计出现不足。为保证工程设计的完整,有关人员要细致管理概预算,提升概预算的效率。
        (二)提高了概预算的协调
        各个部门如建设部门、投资部门、设计部门等密切合作,彼此共享信息,才能做好概预算工作。各个部门合作完成设计图纸交底工作,充分保证了工程施工效率,最大程度避免消耗概预算之外的成本。比如,我国一般被动开展传统的工程概预算工作,与目前的专业计算不同,若某一设计程序发生改变,则不能有效调整概预算,不准确的概预算结果降低了管理效率,增加了控制成本的难度。概预算人员应用BIM技术快速得到变动数据,且对其有效调整,协调开展各项工作。
        (三)提高了概预算管理性能
        BIM技术直观展示工程模型的基础是科学应用3D技术,概预算人员计算工程各项信息时可利用模型,弥补传统设计平面图纸方式的不足,使工程设计更规范,得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图纸。并且,即便是工程概预算人员缺少丰富且专业的知识,也不会影响计算工程量和成本的准确性。概预算管理通过各项数据和步骤,得到准确的工程前期成本的预算结果,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此外,概预算人员通过BIM技术的自动化运算,观察工程整体与各个分工程的结构,为工程概预算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
        结束语:
        我国目前应用BIM技术尚在初级阶段,其为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编制概预算提供了基础,是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式。BIM技术有独立的数据库,汇总了各种专业信息,BIM对这部分信息多维统计、拆分和对比,在数据平台实现共享,提升了编制预概算的水平。相关方增强应用BIM技术的力度,顺利传输BIM数据。工程建筑业通过信息技术对产业链资源实现调整,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行业特点建立信息模型,共享产业链信息。
        参考文献:
        [1]缐磊,张超英杰.BIM应用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2):182-183.
        [2]戴伶.浅谈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12):00331-00331.
        [3]杨谈武.装饰实施过程中BIM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1):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