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843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对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土建工程施工质量联系紧密,实际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高度重视,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和分析,详细把控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各要点,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认识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顾名思义,是指针对混凝土材料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混凝土材料,达到对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的目的。混凝土又叫“人工石”,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要配合钢筋使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构受力支撑效果。混凝土是通过向砂石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和外加剂,并经过一系列的搅拌而形成的一种混合物。由于工程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其施工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相关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施工。
2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配合的比例,如果混凝土的比例配合恰当,则可以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为了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掌握以下方面的技术要点:(1)将建筑工程中以往的有价值性的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的性质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应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然后再投入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2)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关键要点要及时掌握,在配比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现场的施工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3)在每次对混凝土配比过后,都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将应用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后来的利用和分析。在混凝土的配置中,较为关键的是水质的好坏、水的多少以及使用胶的比例和水泥的强度等。
除了以上准备工作,要得到正确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还应做到以下内容:(1)要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根据对之前的数据分析以及当前的应用环境,对混凝土的每一个原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查。(2)在质量检查之后,要分析水和胶对于混凝土配比的影响,可以通过3组不同的配比进行实验,最后计算出合适的比例,但是这3组比例之间的差距要控制在0.05。(3)对这3组混凝土进行对比,从防水性、聚合性、紧硬度、保水性、粘聚性、流动性这些方面选取出较为合适的比例,然后与客户的实际需要匹配,如果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要,则选出来的混凝土配置比例是最好的。通过这样的方法,选取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置比例,继而投入使用。
2.2混凝土搅拌与运输
在配置好混凝土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应该是在浇筑之前的1.5h左右进行。在搅拌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材料的用量,对于水泥以及水、外加剂这些材料的用量应该在正确的范围之内,如果出现误差,不应超过±2%的范围;如果应用到骨料,则粗、细骨料的误差不应超过±3%。在投料时,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目前多按照石子、水泥、外加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的顺序来进行。当材料投入之后,需要进行均匀地搅拌,达到均匀搅拌的前提是对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更好地对时间进行控制,在全部的材料都投入之后一直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使用的都是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一般为90s以上,并且不使用任何外加剂。如果掺加了一定的外加剂,搅拌时间需要延长,不低于120s。如果在应用中使用的是自落式搅拌机,则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增加30s的搅拌时间。
为了使搅拌后的混凝土进一步适应施工的需要,还需要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鉴定,通过混凝土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试配单位等共同鉴定,保证混凝土搅拌后的可用性。
在混凝土的运输方面,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2h。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应该再随意加水,如果混凝土在运输以后出现了离析,可以再一次进行搅拌;如果混凝土在运输到之后已经出现了初凝,则不可以再次使用。同时,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防水的措施,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或者是在南方,需要特别做好防水准备。
2.3浇筑振捣施工技术
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振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需要保证混凝土的优质均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浇筑和振捣主要是作用于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墙体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梁柱混凝土浇筑、楼梯混凝土浇筑这几个部分。由于在浇筑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且直接影响到浇筑的好坏,因此对这一技术的使用需要格外重视。通常,在浇筑中的箱形基础底板较厚,施工工程量较大,并且导致了混凝土散热困难的问题,当混凝土不能正常散热时,就会产生裂缝,因此在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连续浇筑的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操作主要是要重视对底部的均匀浇筑,选择的浇筑材料应该与墙体所使用的混凝土相同,在浇筑中采取铁锹均匀下料的方式,一般浇筑的厚度为5cm。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分层,以40cm左右分层连续浇筑振捣最为合适,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最好保持在2h以内,以避免混凝土初凝。通过这样的连续浇筑的技术,不仅控制住了混凝土的温度,也避免了墙体裂缝的产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墙体洞口是较难浇筑的地方,在浇筑时,应该增加振捣技术。在保持洞口两侧浇筑均匀的情况下,从洞口两侧使用振捣棒同时进行振捣,为实现最好的效果,振捣棒应该距离洞边30cm以上。振捣技术的使用很好地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在应用振捣技术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漏振以及碰撞钢筋、模板等问题,如果出现了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找有关部门解决。在振捣技术完成之后,对于墙面以及顶板这些部位,要利用木抹子进行找平处理。
2.4养护施工技术
在振捣技术完成之后,需要在12h之内对浇筑结束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并做好浇水养护工作。为了做好养护,需要对相关的养护技术进行探讨。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养护技术主要有浸水养护法、围水养护法、覆盖浇水养护法、塑料薄膜养护法、喷膜养护法等。通常选择的方法为塑料薄膜养护法和喷膜养护法,以保持混凝土的温度。当养护结束时需要注意拆模工作,常温下的拆模强度应>1.2MPa。拆模时,要注意维持混凝土的整体性,做到不产生裂缝、不粘模,当出现缺损时要及时修整。
3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建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性技术,在优化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早日竣工、处理工程施工中的突发问题等方面体现出很大价值,因此,该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只有更加深入地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让其在土建工程施工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彰显土建工程施工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概念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土建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以实现该技术的快速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申利娟.试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17(9):315.
[2] 王伟正,陈四良.试析土建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56.
[3]王紫钰.分析清水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