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工业文明发展中,智能化、自动化技术被渗透在家用空调的生产环节中。多联机家用空调作为新型空调装置,其加工制造的智能化同样影响着家用空调的稳定供应。因此,本文结合多联机家用空调结构设计的优化思路,对智能装配线在多联机家用空调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讨论。同时提出构建智能化、全自动空调装配线的基本思路,借此明确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应用核心。
关键词: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
社会进步的同时,家用空调更新速度不断提升,空调产品种类、用户个性需求愈发多样。但在传统家用空调生产中,却面临着能耗大、改造困难的问题,为进一步突出多联机家用空调的市场优势,本文以多联机家用空调为例,探究新型家用空调装置智能装配的实现价值,从而梳理未来家用空调结构设计、设备生产的优化思路,提高我国空调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一、多联机家用空调相关概述
多联机家用空调是对传统空调结构、安装技术创新改进后的产物,相较于传统空调,多联机空调在家居环境中的应用优势更为明显。智能控制、节能、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是多联机家用空调的主要技术支撑,各类技术在集成应用中,能够使多联机家用空调满足用户对空调控制便捷性、使用舒适性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多联机家用空调相较于传统多台家用空调,整体投资少,并且在单独室外机的作用下,同时启动室内多台空调装置,有助于提高用户对家用空调的控制效率。再者,多联机家用空调控制系统为网络控制、空调辅助安装设备、主机设备占地空间少,整体结构紧凑,若装配超长配管,家用空调内机落差为50~60 m,室内机落差为25~30 m,继而增加多联机家用空调安装的便捷性[1]。
二、多联机家用空调结构设计优化思路
在多联机家用空调的结构设计中,空调系统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中,可灵活控制系统内压缩机、室内换热器所产生的制冷剂循环量,可根据用户冷、热温度调控需求,高效率更改室内冷热负荷。同时在多级压缩机、变频压缩机、卸载压缩机等硬件设施作用下,控制多台家用空调内机的压缩机容量,并通过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布设辅助回路、电子膨胀阀、室内外换热器,调节家用空调内机的换热、制冷剂流量。但在优化多联机家用空调结构设计、完善家用空调使用功能时,相关人员需针对室内冷热负荷、环境温度调节的变化规律,系统的分析各空调装置、空调系统与室内外环境的交互关系,从而在多联机家用空调运行环境、设备状态的改变中,使其同样能够稳定控制家用空调系统内的核心装置,提高用户对多联机家用空调的满意度[2]。
三、智能装配线在多联机家用空调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多联机家用空调在市场中的推广,多联机家用空调需求量明显提升,智能装配线技术在多联机家用空调中的应用,是为优化空调系统装备流程,缩减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周期,突出多联机家用空调在家用空调市场中的基本优势。具体来说,在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环节中,智能装配线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
首先,通过打造空调系统智能装配生产线,多联机家用空调可在智能控制装置、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及技术的运用中,处于全自动、无人操作状态高质量的生产。并且在该类空调的智能装配线中,生产现场内工艺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根据不同用户个性化需求,定制不同规格的空调产品。其次,相关人员能够通过高端设备、输送线的组建,实现多联机家用空调在装配过程中的自动化、流水化,提高装配设备、安装人员的利用率,使空调系统装配任务规范完成。最后,基于智能装配线的多联机家用空调,其生产模块在电子看板的布设下,生产模块具有实时采集空调生产工序的基本数据、各零件制作参数,使多联机空调在零部件制作、产品组装、空调系统装配等环节处于一体化管控模式。同时能够在生产进度、生产目标的实时监测中,确保空调系统生产质量[3]。
四、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实现及应用
(一)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实现
为在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体系中,发挥智能装配线的实践价值,需要通过系统的智能装配线技术方案,打造多联机家用空调的智能装配机制。
1.智能装配线组成结构及环境参数
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在实现时,需要集成应用多种先进设备、安装辅助设施,同时根据家用空调系统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环境。具体来说,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由提升机、柔性起重机、链板线、90°旋转台、RGV 移载设备、氦检房、隧道式全自动套袋机、穿剑式打包机、智能控制系统、电气控制平台、电路系统、生产工装、检测工作站组成,而空调生产期间的环境参数,主要集中在智能装配线内设备运行温湿度、空气压力等方面,如表1所示。
表2 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环境参数
.png)
2.智能装配技术方案布局
具体布置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时,相关人员应基于空调系统生产工位、质量要求,灵活运用板链线、滚筒线,但对于灌注、检测、抽真空、插线等质量等级要求较高的特殊生产工位,应根据现场空间结构,应用“多层平台”的作业模式,每层作业平台可在滚筒线、RGV移载装置、复式提升机等装置的协调、配合使用中,高精度的生产多联机家用空调。此种智能装配技术方法,在多联机家用空调的应用中,具有生产线运行效率高、各设备性能稳定、人员投入少、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满足我国家用空调生产优化的基本需求。
3.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具体实现
其一,空调冷凝机的智能装配。基于智能装配线技术的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线,可实现冷凝机的智能装配目标。在多联机家用空调内部结构中,冷凝机整体重量较大,其在装配时对螺纹孔位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智能装配线中,可采用国际范围内的智能提升装置,该装置起重量为350 kg,并且为同轴滑动式手柄、内部设有传感器,可在提起冷凝机够借助传感器自动检测、平衡设备的荷载重量,从而避免人工装配时产生的操作误差。除此之外,在该提升装置应用中,生产工人可凭借设备的人手到位识别功能,智能开启冷凝机装配任务。
其二,工业机器人的自动锁紧。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流程中,包含大量固定任务,需要安装大量、规格不同的螺母,在智能装配线中,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电动螺钉枪、工业机器人、视觉监测设备、定位系统的运用中,可建立柔性自动锁紧工作台。在视觉监测设备获取空调零件、组合装置在位置后,可将位置信息输送至六轴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内,随后机器人可自行使用电动螺钉枪装配螺母,并在视觉监测设备指导下自动安装、锁紧螺母。工作结束后,视觉监测设备会全面扫描生产零件或装置,若存在遗漏情况,该设备可自动给出报警信息,使机器人智能补充所缺螺母[3]。
其三,空调安全性能测试。性能检测是多联机家用空调的核心生产环节,在智能装配线实现后,空调系统装配任务结束后,该智能生产线控制系统可根据家用空调安全等级要求,运用安全测试仪器,检测家用多联机家用空调接地、耐压、开启、绝缘、功率、短路等安全参数。同时利用扫描枪、工控机自动扫描、存储家用空调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数据。
其四,全自动套袋机。多联机家用空调的智能装配线中,相关人员可在空调生产优化中,将材料为卷装HDPE的防尘袋,并且在专用矫型设备作用下,将其自动套装在空调机上。随后在防尘袋在空调机身成型后对切断口热封。
其五。全自动套箱。空调机套袋后,可进入智能装配线的自动套箱工作台,该工作台由纸箱规整、分离、储料小车、机器人套箱等机构组成,是智能生产线的最终环节,在空调机套袋结束后,可在该工作台进行智能套箱,套箱结束后可投入市场。
(二)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应用
在多联机家用空调的智能装配线中,智能装配线在实际应用时还需借助各类先进工作站集成技术、智能技术,以及相关智能设备,支撑智能装配线的实现与运用。首先,结合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优化思路,相关企业在应用智能装配线技术时,需要结合家用空调装配工艺,合理设计装配线。同时根据家用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质量要求,科学选择板链线、倍速线、滚筒线等装配模式。其次,应用工业机器人时,可选用六轴工业机器人,并建立3D视觉监测平台,为空调机生产打造自动化平台。最后,为满足空调机智能化、数字化生产、装配要求,智能装配线在应用时,可通过布设电子看板,建立MES操作系统,实时监控空调生产车间的基本情况,实现生产作业的全流程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家用空调成为家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多联机家用空调智能装配线的实现与应用,对家用空调生产量、生产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但是为发挥智能装配线的实践价值,相关企业在优化多联机家用空调生产线时,仍需结合家用空调生产标准,持续完善空调机生产流程,改进多联机家用空调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周叶.杰西.空调智能检测控制系统设计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8(016):2-2.
[2]纵浩.智能控制系统在工厂空调系统项目上的应用[J]. 电子制作,2018(017):38-39.
[3]罗睿.重庆市区办公建筑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J].砖瓦世界,2019(12):121-122.
[4]高纪.浅析空调系统节能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8(0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