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提金污泥返氰化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韩冬未
[导读]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湿法提金工艺产生的污泥方法,利用选厂已有的氰化设备即可实现。
        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山东莱州  26144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湿法提金工艺产生的污泥方法,利用选厂已有的氰化设备即可实现。该方法操作方便,无需新增设备,价格便宜。经过工业化运行后效果良好。
        关键词:含金污泥;氰化处理;回收
        一、引言
        黄金提纯行业生产主要的技术为电解法和湿法,其中湿法提金会产生大量废水,通常的处理废水方法为碱沉淀法,该方法会产生大量含有金属离子的污泥。这些污泥中通常含有氰和少量未回收的贵金属,无法作为普通废弃物处理。此类污泥处理需要专门增加设备,因此通常只能进行外售,不但需要占用场地进行堆放,而且效益较低。近几年随着环保要求日益提高,污泥外售难度增大,污泥的堆放和处理问题逐渐突出,因此需要一种投资少,处理量大的方法处理湿法提金污泥。
        二、试验主要试剂及设备
        试剂:氰化贫液、氰化钠溶液(工业级)。
        仪器设备:小型浸出搅拌槽、取样器、加药管、真空抽滤设备。
        试验所用污泥主要成分为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成分主要为铜铅锌,另外还含有少量金银成分;氰化贫液为经过锌粉置换过的浸出贵液,具有较高的氰化钠浓度和铜离子含量。
        三、污泥氰化浸出试验
        试验模拟氰化浸出的过程,设计了两组平行试验,两组试验污泥加入量不同,其余条件相同。试验将污泥用贫液调浆后,放入搅拌槽内开启搅拌,分批加入氰化钠,维持氰化钠浓度36小时后洗涤过滤;将滤渣再次调浆,提高氰化钠浓度进行二次浸出,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多级浸出的过程。
        试验结束后对贵金属进行金属平衡分析,金、银平衡出现负差,主要原因为:实验过程中固体浸出较多,实验渣固体量较少,计算时总金属量时体量较小,并且氰化钠滴定取样过程中会有部分固体液体损失,导致金属平衡出现负差。
        试验根据金属量计算浸出率。
        实验1各元素浸出率计算
       
        实验2各元素浸出率计算
       
        根据计算,两次试验的金银浸出率均在98.8%以上,铜浸出率均在96%以上,达到了回收贵金属的目的。将得到的浸出贵液进行模拟还原实验,发现对正常的置换无影响,可以进行工业试验。
        经过工业试验,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湿法提金污泥,但处理量过大可能导致氰渣品位上升。
        四、效益计算
        经过计算,使用氰化浸出处理污泥,每吨污泥需要消耗氰化钠成本约3400元,金银铜等金属进入贵液后再置换流程中还会消耗锌粉,总消耗成本约为每年13.5万元。即使不考虑占地及管理成本,仅计算污泥外售时的折价,外售污泥每年也会损失约16万元,因此返回氰化工艺流程更为有利。
        五、结语
        (1)新工艺可直接使用氰化浸出现有设备进行,投资少。
        (2)通过浸出,金、银、铜的浸出率较高,均可达到95%以上。
        (3)浸出过程氰化钠消耗量较大,其中铜浸出率高为主要原因。
        (4)处理量大,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月处理量可达十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