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广西柳州市 54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也与日俱增。各种资源,尤其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为此,国家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以更好地节约和利用水资源。同时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给排水技术,以降低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当前,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何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节约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已经成为人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利用率入手,并且改善人们日常用水习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从而合理化地利用水资源。
关键词:节能技术;市政;给排水工程;应用
引言
新时期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逐渐扩大了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规模。在这类工程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对给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就需要对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加以思考,将相应的设计工作落实到位,促使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效果更加显著。基于此,文章将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1给排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给排水系统在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虽然不是耗费能源最大的项目,但是仍然有必要降低给排水系统的耗能量,使能源使用效率达到最高,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无论对环境还是资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大大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所以市政建设过程中应用节能给排水技术是符合当前我国发展规划的,在能够确保城市用水科学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市政机关要带头推动这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节能给排水技术的作用。
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2.1与城市实际情况不符
当前,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也不断推陈出新,人口数量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给排水问题也逐渐显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设计时,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过去的管道设计图纸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应取缔老旧的给排水方式,更换为效率高的给排水方式。
2.2给排水管道铺设不合理
在过去的给排水工程建设中,通常将管道深埋于地下,特别是污水管道,位于较深的地下,不仅增加了后续管道维修的难度,也无法及时高效地将污水排放出去。同时,管道铺设前应做好相关的前期工作,如考察在地下土层中是否受到其他管道的影响或阻碍,地下土层的条件是否适宜铺设管道。只有将这些因素都全面地考虑,才能合理地铺设好排水管道。
3节能技术在给排水应用对策
3.1合理分配给水管线压力
对城市建筑群给水普遍采用二次供水模式,但供水满足率低,必须充分利用市政管网提供的压力,同时根据建筑密度、建筑物高低采用不同的供水规模,高层建筑给水方式一般由几种给水方式相互组合而成,例如高位水箱给水、变频泵给水、气压罐给水、管网叠压给水,且选用的组合模式因建筑结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超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最为复杂,因高层建筑涵盖功能多样,结构十分复杂,且水资源消耗量大,必须采用泵组加压供给,因此给水方式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节能效果。市政给水时会对给水管路系统产生压力,逐渐导致给水系统老化损坏,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前期,必须计算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并采用减压节能技术,将给水管线压力设计在一定范围之内,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水资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常建筑给水水压0.5MPa即可。
高层建筑给水设计时,采用高位水箱供水方式以适应市政供水压力周期性不足的问题,生活用水先被输送至建筑高层生活水箱中,再依靠水的重力作用向下供给到用户,该方法即可保证正常稳定供水,也可实现高效节能利用水资源,但是必须合理设计水箱深度,以免受到外界污染时,水箱中水体不容易排出和净化。
3.2应用集中供热水系统
当前,采用集中供应的热水大部分都存在被浪费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热水装置安装之后,人们在使用时往往不能马上获得所需的热水,需要提前排出一部分冷水。在这种情况下,被排出的冷水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这种情况主要是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不合理造成的。例如,系统设计的时候没有顾及热水循环系统的多回路平衡问题,或热水管网设计不合理。如果冷水压力比较大,往往就会导致冷水太多而需要排出才能使用热水的状况。因此,在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细致考虑系统所使用的循环方式和节水效能,再按照施工标准加以整体分析,确定合理的循环方式,如把采暖水管与其他水管进行连接,在无用冷水排出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管道进行输送,在其他供水地点得到利用。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冷水的排放,达到节能的效果。
3.3综合考虑节水节能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个人都应该珍惜爱护水资源。在一些地区,水资源极其稀少,居民用水严重不足,农田灌溉也是难题。还有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当地居民在用水时毫无节制,浪费水资源已经成为习惯,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无疑是不可取的。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并积极宣传,让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作为市政给排水部门,更应从根本上控制好家家户户的水量,国家已经为此制定出一系列文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落实。对于一些浪费水资源严重的地区,应该对水价做调整,使用量越多,缴纳费用就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市政部门应该多多宣传,多为居民提供一些节水常识,例如,平时日常用水的节约窍门,水的再利用优点等,让民众更多了解水的重要性,这也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度。
3.4合理使用太阳能资源
节能给排技术不仅仅要对水资源进行研究与利用,还要摆脱水资源本身的利用框架,挖掘出其它一些相关绿色且环保的自然资源。现阶段,太阳能已经被公认为是绿色清洁能源之一,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给排工程能量的损耗,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运用太阳能将生活用水进行加热处理,这样不仅保护了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以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使用太阳能时,一定要依据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太阳能运用规律,选择对应的科学太阳能设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太阳能的作用。例如楼层比较低的建筑物,太阳能设备在布置过程中可以选择分散式,经过在公共楼梯间安排对应的管道井,将每个单元的井出水管道编排在管道井中,把集热板与热水箱安放在屋面上。另外对于高层建筑物,应该选择集中太阳能供热模式,直接或者间接的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比如说可以将集热的太阳能聚热板进行串联,在楼顶处的热水箱内部设置与电辅助相关的加热设施,或者是在地下室的设备房间内安放换热器与热水箱等。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利用率还不是很高,但是要意识到,累积的重要性,积水成渊,也将会是一笔非常大的节约,也为那些因水而影响生活的地区带去更多的水营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进一步研究出更好更高效的节能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节约水资源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应合理科学地设计方案,严格地监督实际节约情况,不能将技术弃之不用,要采取综合节约的办法,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志远.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16).
[2]沈鸿.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0).
[3]洪庆建.市政建筑中的给排水节能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节能,2019(5).